分享

陆芷青医案(一)

 一个大树 2021-12-21

陆芷青,生于1918年,浙江温州入,曾为浙江中医学院教授。出身中医世家,其父为浙南名医。陆氏幼承庭训,长侍诊侧,得以面授薪传。1934年父归道山,乃赴沪入中国医学院深造,得聆海内诸名家陆渊雷、陆士谔、徐小圃、沈琢如、丁仲英等教益,毕业返里复被聘于普安医药局,继任温州市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1958年调入浙江中医学院,先后任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院学术及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医学会浙江分会理事、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会副主任。历任浙江省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1982年被浙江省列为名老中医,1991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国家级名老中医。

陆老业医近60载,娴熟岐黄仲景之学,精于中医内科,善治时病及内科疑难杂证。著作及参编的书目有《王孟英医案点校评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白话解》、《医宗金鉴·杂病心法白话解》、《温病条辨白话解》等,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近年来对心胆病研究卓有成效,"陆芷青诊治胆病电脑程序""舒心室治疗心气虚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两项科研成果分别于19871990年通过省级鉴定,其中一项获奖。

一、疏肝化、养阴清热法治愈痛黄疸一例

颜某,男,41岁。

初诊1991522日。

主诉及病史∶右胁疼痛2年,伴寒热往来,目黄2个月余。患者因胁痛黄疸反复发作被诊断为"胆结石""阻塞性黄疸",而于三个月前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右胁时有隐痛带针刺感,近两个月来时有形寒发热,伴有目黄,经输液后今寒热已退,目黄依然。

诊查∶精神萎靡,两目黄染,形寒,手足心热,右胁隐隐刺痛牵引腰背,大便日解。舌红苔薄黄,舌下静脉瘀紫;脉弦涩。B超复查右肝内胆管结石1.4cm×0.9cm,并见慢性胰腺炎。

辨证∶湿热久蕴,肝胆失疏,肝阴亏虚,瘀热内结。

治法∶疏肝化瘀,益阴清热。

处方∶金钱草30g制大黄12g柴胡9g黄芩9g茵陈24g炙鳖甲30g炮山甲9g地鳖虫9g蓬术5g制元胡12g五灵脂9g赤芍12g银花15g鸡内金12g7

二诊1991626日。上方服后寒热渐退,自行复方连服一个月后胁痛、寒热、目黄悉瘥,惟感腹胀。苔黄腻,脉弦。湿热内壅,肝气阻滞,治拟原法佐以化湿理气。

原方去制元胡、五灵脂、银花,加藿香9g、枳壳9g、绞股蓝12g

三诊199173日。药后腹胀减轻,黄腻苔退。继拟原法出入,一个月后2B超复查,肝内胆管结石减小至0.4cm×0.9cm,再拟原法服药三个月后,第2B超复查肝内胆管结石消失,诸症均瘥,至今未发。

【按语】对肝内胆管结石,陆老认为辨证应注意两方面;一是肝胆湿热久蕴易于耗伤肝阴;二是久病入络,多兼瘀血阻滞,故治疗时应注意疏肝化瘀、养阴清热,标本兼顾,虚实并治。本案胁痛日久、痛如针刺,下瘀紫,脉弦涩,瘀血阻滞之象显露;手足心热,舌红,右胁隐痛,肝阴亏虚已露端倪;目黄,苔薄黄,湿热内蕴肝胆之征,故方取柴胡散肝胆之热邪;黄芩味苦主降,与柴胡同用既清肝胆之火,又制柴胡升散太过;茵陈清热利湿,主热结黄疸;蓬术行气,破血消积,柴胡引之,通肝经聚血;制军通腑利胆化瘀破积,更以鳖甲味咸性平,为益阴除热散结要药,《本经》谓其"主心腹瘤痕疲坚积去息肉";炮山甲性走窜,主通经络,消肿排毒;地,鳖虫味咸性寒。化瘀散结。陆老常以三甲同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取异类灵动之品养阴软坚、化瘀散结,非草木石类药力所能达到。然需注意随证化裁。如本案二诊,因有苔黄腻、腹胀等湿阻之征,故加藿香、木香、枳壳等化湿理气之品,其主治仍不离疏肝养阴、化瘀软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