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上了年纪,烦恼就多。愁工作,愁子女,更愁健康。老张上年纪后注重养生,吃啥都得反复斟酌,就这样,上个月体检还查出了糖尿病。 吃糖太多会得糖尿病?降糖就得少吃主食?糖尿病到底是怎么来的,需要注意什么?老张赶忙来延生堂咨询医生。 问 请问医生我为什么会得糖尿病?有什么征兆知道自己的糖尿病吗? 答 缺乏运动、久坐、“三高”饮食、吸烟、喝酒、熬夜……随着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侵袭,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我国更是全球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大于等于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升)。 问 答 问 非常感谢您!医生您是专门看这个的吗?我该去哪里找您看诊呢? 包永辉 主治中医师 系海派中医伤寒名家包识生学术包氏医宗国内传承人。研究方向为中医气血精痰饮五字(物质)辨治一体多病(证)和络病学五字(物质)辨证论治及运用。著有《中医气血精痰饮五字(物质)辨证论治学》一书,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包氏医宗经方五字(物质)辨治糖尿病探析》获业界好评。擅长纯中医综合调理2型糖尿病。包氏医宗始于清代同治年间,宗仲景,尚经方,治学严谨,颇享盛誉。 新田园国医馆坐诊时间:周二、六全天。 治疗成功案例 武某,男,65岁,籍贯,哈尔滨,务工。2017年12月9日初诊。主诉口干舌燥,晚上口渴多饮近一月,加重一周,近三天早上连续在社区医院化验空腹血糖均超过12mmol/L,尿糖,诊为2型糖尿病,因拒绝西药治疗,故来诊。 1.诊断和中医病机 刻下见:口干口渴喜饮温水,后半夜重,形体微胖,平素饮食油腻厚重,伴有胸闷脘痞,全身困倦乏力,小便稍多味重,大便软不成形,有失眠多梦易早醒等症状。 诊断:西医为2型糖尿病,中医消渴病。该患者从一系列的症状分析有郁热,气虚,血热,阴虚,燥热,湿困,瘀浊,心、肝、肺、胃有热,脾肾阳虚兼阴虚等,属于一体多病,症状多而复杂,很难用一个简单的传统中医辨证分型去概况和用一个时方或经方去加减,临床辨证用药难免顾此失彼。此时用“气、血、精、痰、饮”五字辨治的话思路就会显得非常清晰,我们按症辨证,系统组方,随症加减。 2.治疗方案 使用柴胡,炒枳壳,桑叶,丹参,生地,麦冬,黄连,天花粉,葛根等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另交替配用食疗如苦瓜干片泡茶、炒蚕蛹、炖猪胰子等,汤剂中期有加减连服3个月后诸症基本消失,空腹血糖在7mmol/L左右,至今有1年多,未服药,仅配合食疗运动,血糖维持满意。 HEALTH 包氏医宗经方辨治Ⅱ型糖尿病创新 为更好的辨治现代糖尿病,包氏医宗历经百年对经方辨治糖尿病进行了深度创新,提出了“气血精痰饮”五字(物质)辨治糖尿病的新概念。 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糖尿病分册》中仝小林教授提出:传统消渴病的阴虚燥热病机已不是现代糖尿病初期的主要病机,糖尿病的演变过程可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初期以郁、热为主,继之为气、阴两虚,最后阴阳两虚,兼夹杂痰浊瘀血,以本虚为主。痰浊是瘀血形成的病理基础,二者互损,瘀血成为贯穿糖尿病始终,是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终损脏腑气血,使病变更为错综复杂。 所以提出了从“气血精痰饮”整体入手,抓主症辨五性,深入浅出的进行辨治糖尿病,要抛开传统中医糖尿病的辨治思维,不能局限于阴虚燥热,要开阔思路辨治,按糖尿病中医演变病程特点灵活组方,忌用所谓的专病专方。五字辨治组方总为“五和汤”,抓主症辨五病,有一症辨一证,有一性辨一病,整体组方用药。 (选自《中华中医药学会2019首届全国中青年中医糖尿病论坛论文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