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921季【湿地淮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输入及语言表达输出

 傻丫头oq9h5f23 2021-12-21

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输入及语言表达输出

凤台县第五中学 姜梦玮

语文究竟要教会孩子什么呢?寻觅近二十载,我想无非是学习语言进而运用语言,即语言输入再经过逻辑思维输出的过程。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让孩子学会说话而已。

初中三年六册课文涵盖了各种各样的文体,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从内容上来说,有科技、人文、历史、自然与环境等。从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来说,家国情怀、自然情怀、培养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审美情趣等。从语言文字运用上来说有文言文、白话文及现代文等。六册共一百多篇课文,篇篇都是“大家”之作,是我们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文本,是语言表达训练最好的脚本。

一、重视文本输入,培养学生语感

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的水平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的构建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怎样培养语感重视文本输入呢?一是大声朗读,字字响亮,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读时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多读几遍,多读几遍自然就朗朗上口,不会忘记。二是大量阅读。现在的学生都是题做的太多,书读的太少,读整本书的学生更少,“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养气,诗书改变的是心境,是内在气质。三是重要的文章要背诵。背诵的好处很多,首先,能增强语感提升表达能力。其次,能加深记忆,背诵过的文章印象会深刻。再次,能够加深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多了,就会有自己深刻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体悟感受也是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不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所期待的吗?最后,有助于积累和输出。每一篇文章后面的“读读写写”这一栏目对于字词的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它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前提;掌握它,是大脑输出的来源。万丈大楼平地起,而词语无疑是一砖一瓦。语文教师需对文章出现的四字词语要重视,《纪念白求恩》文本中就出现了很多四字成语,比如说写白求恩的精神,用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精益求精等成语。写白求恩逝世,用了以身殉职等成语。批评那些自私自利思想的人,用了拈轻怕重、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成语。批评不安心工作的人用了见异思迁等成语。成语的运用使文章做到了言简意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此外,还能让学生们感受到作者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二、引导语言品析,循序渐进深入文本

文本语言品析可以从几个方面做抓手,抓住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

好词可以寻觅文本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如文本《秋天的怀念》中: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扑”“抓”等动词的运用及母亲的语言描写说明母亲非常在意我的内心感受,害怕儿子经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勇气。写出了母亲尽管十分悲痛,却抑制悲伤鼓励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断与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信心,增强儿子生活下去的勇气。再又如文本《纪念白求恩》第四段中有这样几句话,“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把句中“只”和“仅”去掉之后再读一读,感受一下这些字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比如以第一句为例,我和白求恩同志见过一面,去掉“只”之后就大不相同了。“只”和“仅”二字表达了无限的惋惜和遗憾的心情。这样一个强调句式,表达了毛泽东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赏析语言可以帮学生很好的解读文本,把握作者的情感。

找寻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文本《纪念白求恩》中作者用这样一段话来表达了自己对白求恩精神的理解,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的排比句式分别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和人生意义五个角度,再次肯定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突出了纪念的重要意义。可以说羽翼丰满,五彩缤纷,热情洋溢又气势磅礴,如同赞美诗一般,给人以巨大的鼓舞。读到这里,我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深深地被白求恩的精神感染了。

感知文本中特殊的段落。1、首尾呼应的段落。如文本《猫》结尾段,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单独成段的句子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首先,它在内容上是对全文一个总结,因为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之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自责,良心不安。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收尾是对全文内容的一个总结。再看文章的第一段,说我家养了好几只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开头就抛出一个线索,而且用这一句来总领下文。结尾又说我家永不养猫,在结构上是和开头形成了一种首尾呼应的特点。2、突出文章主旨的段落。如文本《狼》最后一段的议论,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作者以诙谐风趣的议论点明中心。对狼口吻是充满嘲笑的,狼是狡猾和愚蠢的,它的结局只不过是顷刻两毙,它耍的花招只不过是给人增加笑料罢了。文章是以狼来叙述故事的,又是以狼灭亡的角度来归纳故事主旨的。3、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段落。例如文本《安塞腰鼓》中的“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了四次,很自然的把文章分为五层。内容一层比一层具体,感情一层比一层升华,安塞腰鼓所蕴含的内涵也不断加深。这样单独成段的句子重复使用突出了文章磅礴的气势及震撼人心的力量,而且使文章层次清晰,一目了然,把中心不断的深化和升华。诸如此类的段落赏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谋篇布局,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图片

   三、划分层次概括情节,培养复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出口能成章,下笔能成文,阅读策略的运用,一是表现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理解文本构建的意义,有效提取信息,做到了自觉和灵活。在概括情节时,快速阅读,抓住关键要素,简洁概括。例如:在教学文本《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可以做以下引导,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来复述这个故事?如何复述故事?老师给你们几个提示,第一个提示,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二个提示,我在爬山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第三个提示,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认真的研读课文,思考一下。教师给学生一个复述思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什么事因为什么而冒险,其次我为什么遇险及遇险后的内心表现,最后我如何脱险。有了这样一个逻辑思路以后,同学们读过课文以一定会发现故事实际是这样的:我八岁那年跟小伙伴爬上了半山腰的一块石阶后却不敢再动了,陷入了险境。后来在爸爸的鼓励下我一步一步地走下了石架,终于脱离了险境。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中,有针对性,不仅有效提取信息,还能从文字间读出文字背后的深意,不仅有信息的输入,还有阅读之后的输出性表达。学生把阅读中理解到的、感受到的、体验到的都表达出来,可以说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思维的。在阅读中概括情节,在阅读中赏析人物,在阅读中理解情境,在阅读中感受力量。

分析文章层次结构不仅是明白写作思路的过程,同时也是对逻辑思维的一个培养过程。在分析文章层次结构时能迅速的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并分析概括,如文本《纪念白求恩》,文章的写作目的是纪念白求恩,号召人们向白求恩学习。作者根据这一目的也根据白求恩精神的不同方面,自然的将文章分成了4个自然段,可以先让学生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句,并概括各段的要点。简单分析完之后,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白求恩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作者分别对这三种精神在三个自然段里进行了具体的论证和阐述。最后以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这五个方面来对白求恩精神进行了总结。条理清晰,学生很快能抓住文本,不至于陷入思维的泥潭。学习文章,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更深入的阅读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感悟鉴赏能力。

四、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多仿写促输出

审美鉴赏能力是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的优秀品质。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而获得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审美想象力的。把感受到的文本思想魅力及领悟到的深刻的人生哲理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现出来的。创造美的语言,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课堂中利用仿写促成语言的输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能力。在执教文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个句式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原文较长,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句式的特点学会输出,我给出一个例句:

例:不必说明媚妍丽的漓江,惟妙惟肖的象鼻山,变幻莫测的银子岩,风姿卓越的大榕树,也不必说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流光溢彩的两江四湖。单是满城的桂花飘香就值得你到桂林游览一番了。

学生写作示例:

示例一:不必说映入眼帘的花坛,高大挺拔的银杏树,随风而飘的小草,风姿百态的花朵,也不必说干净美丽的走廊,形状不一的教学楼,单是香气四溢的桂花香就值得你到五中游览一番了。(七年级五班·许梦茹)

示例二:不必说蔚蓝的海水,明媚的阳光,金黄的沙滩,嬉戏的人群,也不必说海浪拍打岩石的哗啦声,日光沐浴的惬意,海浪拍上岸的快感,单是沙滩上抓螃蟹就有着无穷的乐趣。(七年级五班·许思敏)

示例三:不必说那桂花飘香的桂林,水光潋滟的西湖,风景秀丽的黄山,也不必说荡气回肠的诗篇,秀气的山水画,单是满庄的桃花就值得你到桃花庄游赏一番了。(七年级五班·孙梦茹)

优美的句子和段落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模仿写作逐步到有创意的写作,最后的语感输出。语文就是这样,能够写够一定量,自然就实现了语文的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要发展学生言语思维的重点是发展言语想象力,此外还有理性思维与逻辑思维。老师的审美观及鉴赏能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通过诵读引领学生观察与触摸文本的形象美,体悟语言的形式美,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激发言语的创造美。

语文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语言的输入及语言的输出过程,“输入”和“输出”中间要有个媒介,那就是“逻辑思维的整合”,输入后的语言在大脑中通过逻辑思维整合再次输出,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学习并掌握了语言。每个文本都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有它需要加以言说的意图和目的。语言文字最深层的背后则是流淌了几千年的文化,文化能滋养灵魂。语文教师应当有这样的使命和担当,扎母语之根,育华夏之魂,培学生之能,让学生学会说话学会表达。

图片

作者简介:姜梦玮,中学高级教师,淮南市骨干教师。现任教于凤台县第五中学。在教育教学中追求大道至简,风趣幽默的课堂教学风格,简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