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期三

 小赵作文 2021-12-22

                    ——我的这个班(18)

我们班的孩子对星期三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一种,觉得非常快乐。因为这一天,下午的课辅最后一节是段老师的。一种,觉得非常不快乐,因为这一天,下午的课辅最后一节是段老师的。

快乐和不快乐都在这一天汇聚。快乐的是那些每天努力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的同学。作业能够按时完成 ,在该回家的时候回家。快乐还来源于比较,因为有一些同学是不能准时回家的。

不快乐的,自然就是那种每天作业都拖拖沓沓,态度不端正的同学。因为,今天要对前面的作业进行过关清零。

我带这个班,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帮助孩子们养成目标意识,力求实现学生能够自主管理好自己的学习习惯。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知道自己该怎么学习。所以,每天我会给出必过项目和选过项目。当然选过的项目是会在后面的时间变成必过项目。

经过这两三个月的实践,班上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已经养成了目标意识,有空时间就会先用来完成今日必过项目。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是在这中间摇摇摆摆。有些天,会主动找时间完成必过项目;有些天,又会玩得忘乎所以。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是看老师下菜了。

根据学校的整体时间安排,星期一星期二,我是抽不出时间慢慢和他们磨的。孩子们心里很清楚。所以,星期一星期二,后面三分之一的孩子就是可劲儿玩,有时候甚至连作业都没有好好做。

星期三就这么成了快乐星期三,黑色星期三。

即便是孩子们形成了这样的印象,即便是有的孩子星期三确实经历过,其他同学都离开了,只有他还陪着老师。可是照样不长记性,老师没空看他的时候,他玩。反正老师留也只留一会儿,就会让他走的。其中宇晨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

据宇晨妈妈讲,这学期的宇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拖沓,贪玩,无责任心,作业经常都是没做完,甚至根本就没有做。为此,宇晨家里用了好多方法。谈话法、停课法、运动法,甚至一直废除了棍棒的爸爸妈妈都实在没忍住,锤了他一顿。他依然是该玩玩,不该玩的时候,还是在玩。

我使用的方法,也不算少。批评、表扬、帮助培育成功感、今日事今日毕练习,收效都不大。他依旧需要一节课点名好多次;依旧是一下课,人就不见了踪影;依旧作业完成登记表上长长的一行空格。

今天下午有作业过关清零,是我从上周四就开始打预防针:请每天花十分钟左右把作业改错清零,不要都累积到星期三。不然你会很难受。

其实和他们一起难受的还有我自己。星期一,我提醒了宇晨;眨个眼,人就不见了。星期二,我又提醒了宇晨,眨个眼,人又不见 了。今天,为了不让我自己被留的太晚,中午就把他挂在身边,就差用绳子把我俩拴在一起了。

课辅时间,做得还算认真。奈何欠账太多,还是在其余同学都离开了,依然没能清零。今天,我就要坚持到底了。和他爸爸妈妈联系之后,我俩就开始慢慢磨。开始,他依然还是有侥幸心理,想要缺斤少两。这一点,根本行不通,本子上一次一次记得好好的。然后,以为我快放他回去;看了半天,没有那意思。终于开始老老实实地静心完成作业了。

静下心来,没用多久就把作业做完了。那也不能就这么爽快地就走。写回顾,想一想今天从早上起床都做了些什么,时间都是怎么没有的?一次两次,来来回回,我目的只有一个:知道今日事今日毕。把作业放在优先的位置。

我问孩子:以后知道怎么做了吗?

孩子说:“知道,每天要主动把作业改好。”

“每天欠一点,每天欠一点,会怎么样呢?”

“星期三会你被留下来。”

“到底你是被谁留下来的?”

孩子想了半天:“是被我自己留下来的。”

哎!星期三,我希望你们都是快乐的。

(准备发的时候,突然想起,我整篇都是事,没得理。这样做或者不这样做,理在哪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