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塘寻古||扁舟载明月,悠悠过含山。

 含山唐 2021-12-23

八百七十多年前的一个夏日的傍晚,太阳在西边只露出一半红脸,一会儿就没了踪影;而东边天际之处一轮淡淡的圆月却徐徐升起。微风徐吹,山塘里也微微漾起波纹,轻抚着停在寺院河里一叶小舟。

小舟被帷幔遮着,一船夫坐在船头,抽着一管烟,似很悠闲。此时,从含山上下来两个人,一人着青色衣衫,一人穿白色长衣,有说有笑地从含山上下来。手里的那把折扇时不时地扇着,脸上的汗汁在晚霞的映照下也显得红扑扑的。

这两个人是谁呀?不是别人,正是南宋有名的词人韩元吉和他的好朋友翁子功。那个穿青色衣衫的便是韩元吉。

韩元吉,南宋著名词人。他家可是有名望的官宦之家,他爷爷的爷爷,曾做过北宋的参政知事。只是北土被金兵占领,全家随高宗皇帝及文武百官南迁,到了福建才安顿下来。
1146年,也就是绍兴14年,韩元吉28岁,这年他首次离开福建参加考试,那是考进士,就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可惜没考取。名落孙山了。看来这韩元吉是诗文了得,但官场文章还是有区别的嘛。他虽有学问,但考试是不一样。现如今的高考也一样,平时复习得很好,结果考砸了;或学科不平衡,再怎么考也没好成绩。

这韩元吉没考取进士,心中不悦,又愤愤不平。怎么滴,我这水平竟中不了进士。他心情郁闷,想出去散散心。到哪里散心去呀?有了,韩元吉的哥哥韩元龙这年在余杭做主薄,可到他那里玩玩。说走就走,他就来到哥哥元龙那里。可哥哥政务繁忙,就把弟弟元吉安排在德清的慈相寺暂住。慈相寺在今天的德清城关镇,寺中有一泉,名“半月泉”。苏东坡曾留下一首诗:“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可惜的是,慈相寺在抗战时期被日本鬼子拆了造碉堡,跟含山上的净慈寺同样的命运。
韩元吉在慈相寺住了几天,结识了一位朋友,便是翁子功。两人相仿年纪,兴趣颇同。然这乡间古寺,锁不住两颗年轻的心。他们决定坐一小舟,沿大运河顺流而下,到平江,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去游玩游玩,顺便看看大运河两岸的美景,领略吴地的风土人情。

一天早晨,这韩元吉和好朋友雇了一只小船,在船夫的驾驶下进入大运河,开始了他们的水上之旅。
船在大运河上缓缓前进,南风微吹,顺风顺水。两岸碧草连连,河水清澈无比。河上,不时有大船逆流而上,有时纤夫拉着纤绳奋力前行。逆水行舟,又是逆风,可见行船的辛苦。俗话说:天下有三苦,摇船打铁磨豆腐。摇船是天下第一苦。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还是需要一点奋力前行的精神的。
两个时辰后来到新市,稍作停留,便又继续前进。离开新市,拐弯向北而行。一个多时辰,远远看见一座小山,矗立在运河之旁。两人喜出望外。在这平畴之上,竟有一座小山。山上有浮屠一座。浮屠前后,有寺庙数处,真是个绝妙佳境。
等船到了含山脚下,便停船到山上小憩。两人下得船去,在南山脚下沿山路拾阶而上,一会儿便到了山顶。站在山顶,平旷之下,乡间景物尽收眼底。山下村落星星点点,虽无序,也有致。田陌葱荣,小河纵横交错。西山脚下的那条运河,犹如一白练,也似绸带,飘逸而去。真是人间仙境。
看着美景,放眼四周,韩元吉不禁心花怒放,喜不自胜。心中的郁闷竟也荡然无存,烟消云散。两人进得净慈寺,寺中主持见施主到来,竟不是平常所见之人。看着穿着打扮,一定是贵客到来,连忙招呼进入内室。相互寒暄后,主持知道客人身份,吩咐用茶。宾主之间,谈风土人情,谈天下大事,谈人间趣事。韩元吉有住慈相寺的经历,大家谈得那是眉飞色舞,甚是投缘。不知不觉,太阳西垂,晚风吹拂。主持招待斋饭,两人饭后谢过主持,下山而去。

韩元吉下到船中,回头看着这不高的山,似有一股灵气在山间回荡。夕阳的余晖笼罩着这山,这塔,这山上山下的花草树木,及这运河的水,金波粼粼。船夫已在船上,拎水清洗着船。韩元吉一抬头,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东边的天空,而几缕染上色彩的云飘飘悠悠,是玉皇大帝的玉座么?此时,一阵风掠过水面,吹在韩元吉脸上,一股凉爽浸入心脾。此情此景,韩元吉诗兴大发,竟吟出一首诗来:
蘋花吹尽藕花香,
日落风生水面凉。
净洗扁舟载明月,
共君长啸饮湖光。
吟罢,船夫撑开小船,在明月晚风中向北向东而去。不久便消失在夜幕之中,而耳边传来的,是蝉儿的叫声及净慈慈寺的钟声。

【感谢嘉兴鸳鸯湖诗社高贤先生提供南宋韩元吉描写含山的诗。】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如侵权可删除。)

注:1、本文根据南宋词人韩元吉的诗《同翁子功之平江午憩涵山净慈寺》而写。从诗题上看。这“涵山”就是含山,“平江”,就是现在的苏州。在含山午憩,从“日落风生水面凉”来看,太阳已落山。可见,他们在山上呆的时间也比较长。

2、又,德清慈相寺现在正在重修当中,写有苏东坡的那首诗的石碑也找到。而韩元吉是否在慈相寺留下墨宝,仍不见记载。
3、韩元吉继那年四年之后又参加了考试,可惜仍是不中,但宋朝有个规定,考试不中但祖上有人在朝中做过官的可以进入仕途。叫“门荫入仕”。据《四朝见闻录》卷二记载,“韩元吉,虽袭门荫而学问远过于进士。”可见韩元吉的才华。
4、韩元吉跟辛弃疾是忘年之交,且两人都是主战派。两人生日只差一天。生日那天,两人不接见任何客人,就在韩元吉在江西上饶的住处饮酒作词。
4、附诗人原诗:
《同翁子功之平江午憩涵山净慈寺》
[宋] 韩元吉
蘋花吹尽藕花香,
日落风生水面凉。
净洗扁舟载明月,
共君长啸饮湖光。
5、韩元吉还有一首跟含山有关的诗,也是高贤先生提供,一并附上:
《梵隆大师乞诗隆能琴阮为鼓数行》
[宋] 韩元吉
扁舟望涵山,
一塔白云里。
东西互迎送,
目尽三十里。
下有布金园,
轩窗面流水。
上人富愿力,
物物尽经始。
庄严万人缘,
功就只弹指。
空斋了无事,
鸣琴对清泚。
游鱼应朱弦,
万籁入流徵。
我来不忍去,
一听赏幽耳。
雨余新月上,
云物纷可喜。
莫作箕山吟,
秋风坐中起。
(梵隆禅师是南宋著名高僧,是南宋早期禅逸画风的代表人物;字茂宗,号无往,浙江吴兴人。宋高宗(1127—1162年在位)极其喜爱他的作品,每见辄品题之。而梵隆禅师何时与韩元吉认识及什么时候路过含山,未见记载。)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可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