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有味是清欢

 夫复何言 2021-12-24
1084年三月,经历在黄州四年的困顿生活,由苏轼淬炼而来的东坡先生终于要离开了。圣旨:将他调职汝州团练副使,依旧不得参与公事。从刚到黄州时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到沙湖道中的“何妨吟啸且徐行”,东坡对于风雨已是清明淡然。

那便动身出发罢。

出发时,江南父老、山野众友,备下鸡豚社酒送行。惜别之际,东坡写下一首《满庭芳》。当中有一句: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今日这一别去,人生还能有什么事情呢?无非只是岁月来往如梭。我到新地方之后,有空就会去看看,秋风中洛水荡漾的清波。

洛水,其实有两条。

一条是河南的洛水,入黄河。大名鼎鼎的洛阳就是因地处洛水之北而得名,从地图上看汝州和这条洛水相距不远。

另一条是安徽的洛水,又名洛涧,入淮河。淝水大战前,东晋军队在此突袭数倍于己的秦军,大获全胜,给秦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才有了大战前的草木皆兵。这条洛水,距离东坡迁任的目的地还有千里之遥。

现在看起来,很可能出发前他已经想好了不去汝州。当年三月朝廷任命下来,四月出发,先去庐山,七月到金陵,年底才走到泗州,不久便上书请求免职回常州养老。所以,汝州根本就没等到这位团练副使,河南那条洛水的秋天也早已如梭穿过了。

不过这一年的12月24日,东坡还是想起了洛水。

这一天,他和朋友刘倩叔一大早就去游泗州的南山。出发时细雨蒙蒙,寒意侵袭。但景色宜人,两人兴致盎然,到中午时分吃了顿山间野餐,尝了许多初春的菜式,清恬而又欢愉。远处那注入淮河的洛水,想必也如人的喜悦一般,漫开在天际。

于是,东坡给我们留下了一首《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结尾一句便是广为流传的“人间有味是清欢”。

今天我误打误撞得知有商场举行以它为主题的活动,不惜塞在路上,也要拉着瑄前往。

虽然实际上并没什么内容,我们也没能吃上想象中的东坡美食,但是借此机会再次温习东坡当年的行程,何尝不是丰盛的收获。

他写下这首词的那天正值腊月小年,北方的冬依旧严酷,他所面临的局面也依旧严酷。他上书写道:举家重病,一子丧亡,...,二十余口,不知所归。再想想他又一次无厘头的团练副使之任,我完全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
可是他偏偏就看到了百里外入淮的洛水,偏偏就看到了寒雨中新柳与阳光装点的河滩,还有那茶盏餐盘中无尽的春意,以及人间最值得享受的清欢。

回到家,继续想着他这首词,忽然起意,在院子里乱拍一通,挑出几张照片来,每一帧配上一句词,我也乐享一日清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回望黄州,那定惠院的长夜孤灯,那安国寺的焚香默坐,每一分,每一刻,原来都在为他积蓄着人间清欢。而他,又将这份领悟还赠给人间,千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