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最怵老小区,因为老小区往往既没电梯也没快递柜,他们跑上跑下费时费力不说,若是居民不在家,还得二次配送。 东三环边老小区连片的团结湖,就曾是快递员望而生畏的地方。小哥流失率非常高,入职刚满月就辞职的不在少数,能干满一年的,都算是凤毛麟角。“我为了留人,曾经给大伙儿提高了配送费,可还是不管用。”团结湖某快递站点的负责人无奈地说。 可今年,该站点的人员流失率整整下降了50%。 原来街道工作人员走遍几个老小区,一寸一寸腾挪空间,在一二条、三四条、中路北三个社区,总共腾出5处空间用于开辟快递暂存点。 团结湖一二条的暂存点从前是一处闲置的自行车棚,面积约200平方米。重新装修后,这里被一分为二,南侧改建为智能存车点,免费交给第三方运营;北侧则是快递暂存点,也由第三方派人值守,快递员征求客户同意后,就能把包裹放在这儿暂存。目前,社区三分之一以上的快递暂存在这儿,快递员不用再白跑腿儿。 无心插柳,这处暂存点在今年“双11”期间还成了临时前置仓。“附近的快递站点已经'爆仓’了,快件没地儿搁。我们就在夜间把暂存点开放给他们,进行货物的二次分拣,解决了站点的燃眉之急。”团结湖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爱和善意从来都是双向的。在街道的带动下,居民和新就业群体之间如同街坊般友爱。 团结湖的很多居民都认识快递员小刘。这个热心的小伙子成天小跑着送件,总不忘顺带手帮社区做点事,比如为残疾人扔垃圾、给楼道清杂物,见到谁家的独居老人不舒服,还主动报告居委会。大家感谢他,但小刘总是摇摇头,“是团结湖的居民温暖了我。” 半年前,小刘刚到团结湖工作时,曾忙中出错:把一个快件错送给了另一栋楼的住户杨先生。杨先生当时正要出差,因此签收后没有拆封查看。当晚小刘才知道,那是一支价值千余元的网球拍。他急得直冒汗,那可是好几天的工资啊! 居委会赶紧联络上已在外地的杨先生,请他的家人驱车赶回来开门取件。整个过程中,不论是杨先生、居委会还是收件人,都没有埋怨小刘。这份宽容,让小刘温暖,他希望用努力工作来回报可亲可敬的“家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