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读原著 2021-12-27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公元前563年,晋国的荀罃、荀偃、士匄带着诸侯联军进攻偪阳城,也就是郙国。四月初九,联军包围郙国,不能攻克。孟孙氏的家臣秦堇父用人力拉着装备车到达战地,郙国人设下计谋,打开城门,诸侯的将士乘机进攻。当他们进到一半时,郙国内城的人此时突然把闸门放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原本是宋国君主的后代,人品出众,博学多才,能文善武,曾做过陬邑大夫的叔梁纥双手撑住了落下来的城门,把已经攻入城里的将士第一时间救出来,为部队的撤出争取了时间。孟献子睹此一幕后,称赞说:“这真的就是《诗经》里所说的'像老虎一样有力气’的人。”叔梁纥后来与鲁国名将狄虒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为“鲁国三虎将”。

   这是叔梁纥力举城门的故事。

  臧武仲早年在宫中长大,深得鲁宣公夫人喜爱,并被立为臧氏的继承人,曾任司寇,是鲁国的大夫。公元前556年秋季,齐灵公攻打鲁国边境,高厚把臧武仲围困在防地,叔梁纥与臧畴、臧贾率领三百名甲士夜袭齐军,把臧武仲送到旅松后返回防地。齐国不久即退兵。

   这是叔梁纥护送鲁国大夫臧纥的故事。

   最后讲一讲叔梁纥成家的经历。

  叔梁纥与正妻施氏有九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妾生了个儿子叫孟皮,却因为有足疾,不能做继承人。叔梁纥便向鲁国颜氏求婚。颜氏有三个女儿,最小的叫颜征在。颜父对三个女儿问道:“陬大夫叔梁纥的父祖辈六代积德必出圣贤。虽然现在他年纪大且性情急躁,但这只是小的瑕疵,你们三个谁愿意嫁给他,做他的妻子?”大女儿和二女儿都没有回答,小女儿颜征在上前对父亲说:“听从父亲您的决断,我没什么好问的了。”颜父说:“好,就是你嫁给他了。”颜征在就这样嫁给了叔梁纥。 

    这个叫颜征在的女子为叔梁纥生了一个孩子,足以让她彪炳千古,因为她生的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三岁时,其父亲叔梁纥死了,埋葬于防。孔子当时年幼,长大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不知道父亲的埋葬处。孔子几乎是他母亲颜征在一手带大的,母亲的良好修养对孔子的成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是历史上没有具体的资料留下来,否则的话,像孟母三迁这样的事,我想,颜母肯定也做过不少。孔子14岁时,他32岁的母亲颜征在去世。在颜母死后,已很早独立的孔子先浅葬母亲于五父之衢。然后,四处询问父亲的墓址,直到郰曼父的母亲告诉了他,孔子才依照礼的规定,将父母合葬于防,并为之造坟,坟高四尺。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以博学知礼闻名于当时,那个时候能有资格跟鲁国官员一起祭祀周公庙,也就是入太庙参祭的人少之又少,但孔子却被选上了。孔子进入到周公庙里面后,并没有高傲自大,而是对祭事中礼乐仪式,对庙里面的每一个事物,每一种礼器,他都会仔细了解,向人虚心请教。

   清朝阎若璩先生在他的《四书释地》里考据道,当时祭祀的时候,一定是非常肃穆,本不允许“每事问”的,以此推断孔子入周公庙“每事问”肯定不是在助祭的时候,而应该是在太庙演礼的时候,演习礼仪期间,孔子入太庙观礼,这个时候是可以每事问的。

  然而,此时竟也有人想借此来讥讽孔子,说“他怎么进到太庙里面,每一事都要问人,谁说鄹人'鲁国三虎将”之一的叔梁纥的儿子孔丘知礼?”孔子自小博学知礼,当世之人有目共睹,这个人偏偏就心生嫉妒,想找孔子的茬儿,说:“你既然知礼,怎么还'每事问’?”没想到孔子听后,直接回他道:“'每事问’本身就是礼。”

  后来的孔子第十世孙,——孔安国,对他祖先孔子的这个行为如此解释道:“虽知之,当复问,慎之至也。”孔子尽管知礼,但是他入了太庙还是会问很多人很多东西的,这体现的正是他谨慎,恭敬的为人处世态度,谨慎,恭敬本身就是礼。

  程颐弟子宋儒尹彦明说:“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其为敬莫大于此。谓之不知礼者,岂足以知孔子哉?”他强调礼本来就是“敬而已矣”,这“敬而已矣”是《孝经》里的原话。恭敬是礼的核心精神。孟子也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礼记·曲礼》的开篇也讲,——曲礼曰:毋不敬。“毋不敬”是《礼经》的总纲,足以见得“敬”在礼中的核心地位。孔子虽知礼,但也许他对礼的认知还停留在典章文献上,对礼,特别是礼的很多表现形式并不清楚,以此他要去实践中观礼,学礼。他严谨,一丝不苟,他甚至可能不耻下问的去向人细致咨询礼,无非都是源于他那份待人接物的恭敬之心,以及自小养成的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

  孔子是一个真诚到极处,不做作,不自欺,不虚伪,也丝毫不掩饰自己,不隐藏自己的人,这从他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对待知识的态度上完全可以看出来。他的每事问不是明知故问,而是他真诚直心的想要查漏补缺,敬人敬己,想要进一步深度求证真理,深度完善自己,这种精神,本身也是礼的精神。

  另外,孔子每事问还带有一种委婉而又极深刻的批判和抗议味道,他批判抗议的是有些礼并不是该在太庙举行的,以此他每事问,也是希望那些僭礼之人见了后有所反省,有所改正。

  孔子进了太庙,每遇到一件事都细细地询问。有人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知礼呀?他进了太庙,什么事都要问。”孔子听后,说:“这就是礼呀!”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