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读原著 2021-12-27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先跟大家讲一根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李广的名气很大,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李广曾随从皇帝出行,常有冲锋陷阵、抵御敌人,以及格杀猛兽的事,汉文帝对曾对李广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意思是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那还在话下吗!”

   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侯,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中国古代,东方朔作《答客难》,董仲舒作《士不遇赋》,司马迁作《悲士不遇赋》,韩愈的《马说》等等,他们都曾在都在文章中抒发过他们不被重用的愤懑之情、不平之气。

  生不逢时,或是不遇明主,这固然是一件憾事,只不过,话反过来说,把一生全赌在时机上也是愚蠢。真正生命强悍的人,无论生在何时,都能绽放出他最闪耀的光芒,深彻历史的司马迁就曾对他之前的伟大历史人物有过这样的总结:“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时机不对,或是挫折磨难,终究不是困住一个人的理由,真正困得住一个人的,除去那个人的自我设限,自我止步不前,自甘堕落外,再没有其他。

   孔子虽然也曾感叹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不怎么好,但感叹归感叹,他终究是没有被时代环境所束缚,大多数时候还是于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了无限。他整理中华古代经典文献,办私校,广收弟子,作《春秋》,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贡献。

  在山谷中行走的时候,看见几只野鸡在空中飞,孔子神色一动,看着它们,野鸡盘旋了一阵后,随即又集中落在了一处。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母野鸡,得其时啊!得其时啊!”子路向它们拱拱手,野鸡长叫了几声,便张开双翅飞走了。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