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山西大学 阎凤梧 骆宾王 «在狱咏蝉»: 白头玄鬓两心伤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题“在狱咏蝉”,前二字交代赋诗的地点,后二字点明所咏的对象。据傅璇琼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和骆祥发笺《骆宾王传》说, 本诗的写作时间,当在唐高宗永隆元年(380)秋。当时,诗人因在侍御史任 上“频贡章疏”,得罪武则天皇后,被诬下狱,已近一年。诗前有一篇序言, 说明写这首诗的时间、地点和目的。当时作者在监狱里,十分苦闷无聊。监狱的院子里有一棵古老的槐树,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树上的秋蝉常常 发出声嘶力竭的哀鸣,引起作者无限感慨。“古槐”是即将干枯的树,“秋 蝉”是临近死亡的蝉,而夕阳西下时,光线又是昏暗苍茫的。这些景象都意味着衰飒、悲凉和无可奈何,作者会由此联想到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不幸处 境,形于笔墨,诉诸于诗。诗题是“咏蝉”,蝉就是引起他写诗冲动的主要动因。作者在序言里认为,蝉有两只常不闭合的大眼,可以观察一切;蝉的翅 膀单薄透明,身体非常干净;蝉爱在高大的“乔木”上吟叫,声音高亢清脆; 蝉不吃别的东西,只饮天上的清露;蝉又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生而死,与世 俗社会没有任何利害冲突。蝉完全是“君子达人”的典型形象。作者爱蝉, 认为自己具有像蝉那样高洁的品德,却不被人了解,反被诬陷下狱,因而写 了这首《在狱咏蝉》,寄给知己朋友,希望得到援救。 首联“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破题写出了四层意思:一层交代写诗的时节“西陆”即秋季)二层点明自己身陷囹圄,南冠楚囚的处境,三层写狱中秋蝉的大声鸣噪,四层述狱中自己的烦心、伤心和“客思”。次句以“思侵”二字落结,以“思”字作为全篇立意的中心,显得非常凝重有力,不同凡响。一边是“蝉声唱”,一边是“客思侵”,诗人的“客思”由蝉声所触发(侵), 思路围绕秋蝉的形象来展开,通过一个“思”字,很自然由蝉及己,把所咏之物与自己紧密联系起来。这就避免了对“物”的单纯咏写,从而变咏物为抒怀,把诗的意境引向一个更深的层次。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当夕阳沉落、暮 色降临的时候,垂死的秋蝉在树上高声吟叫,在作者听来自然是很凄凉很 悲哀的。凄厉、急切的蝉鸣像是有什么冤屈向人申诉,又像是遇到什么灾 难乞求解救。作者从蝉声里感受到的这种“意义”,正与他的处境和心情相 吻合。作者当时也是急切地希望有人能了解他,解救他,所以蝉与作者 (客)发生了强烈的共鸣,引起了作者的深沉思索。“西陆蝉声唱,难冠客思侵”用了起句对。一般说来,律诗首联并不要求对仗。这里用了对仗,是为 了首先从外部形象上区别“蝉”与“客”,不致混淆不清;同时又用“蝉声”引 发“客思”,说明二者在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形象上有区别,意义上有联系, 这是这首诗描写“蝉”与“客”双方关系的基本手法。 这里再指出一点:首句“西陆蝉声唱”,极写蝉噪的烦人,是用蝉声反衬狱中的寂静。热闹的蝉声是表面现象,沉寂的悲哀才是真实感受。这样 写,不仅巧妙地突出了诗人的极度孤独,而且也更加重了 “侵”这个表示“客思”动词的分量,是强烈的刺激,是无法抗拒的侵人。次句“南冠客思侵”, 叙述诗人默然的“客思”,而引起读者注意的却是平静现象下的强烈的情感 潜流。 情感潜流随着贯穿全诗的蝉声继续流动,但诗人并不正面把所思的内 容直接讲出来,而是先宕开一笔,用饱含感情的话,埋怨秋蝉的无情:“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玄鬓本指黑发。据《古今注》说,魏文帝宫人莫琼树 曾把头发梳理成“缥渺如蝉翼”的样子,显得十分漂亮,称之为“蝉翼”,可见这里诗人是以“玄鬓影”来代指蝉的。诗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由蝉联 想到玄玄的黑发,又一次把所咏之物和自己眼前的情景联系起来:一年来, 狱中的煎熬,客思的折磨,染白了自己的头发。蝉儿呀,我哪里还能承受得了你这令人想到玄鬓的物儿,来对着我这伤心之人高声吟叫呢!蝉儿呀, 你满头黑发,比我年轻,我这个“白头”老翁,实在受不了你这位“玄鬓”青年 的哀鸣了。你越哀鸣,我越心烦,越伤心!古乐府曲调中有《白头吟》,相传是卓文君因司马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自伤而作。所以,颔联以“玄鬓影” 和“白头吟”两个语涉双关的词对偶,大大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艺术上也显得颇为工巧。 颈联“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笔锋一转,由对蝉的埋怨而转人 同情。蝉儿不顾诗人的埋怨继续鸣叫着,诗人也继续思索着。他思索得逐 渐深人,逐渐明确,心情也就逐渐平静下来,于是长叹一 口气说:唉!我为什么要埋怨蝉呢?蝉也是很可怜的呀!天上的露水是那样浓重,打湿了它 的翅膀,它想远走高飞,却飞不起来,很难前进一步;树上的西风是那样猛 烈,它的叫声再高,也会被风压制下去。蝉的这种被禁锢、被压抑的遭遇, 正像我的遭遇一样不幸!恶势力是这样强大,人生道路是这样艰难,何时 才是出头之日呢?诗人想到这里,忧愁悲愤之情达到了顶点,对蝉的态度 也由抱怨转化为同情了。如果说前两联的描写,都是一句咏蝉,一句写己, 把蝉和自己放在一个对应的位置上进行咏写的话,那么,这一联则在手法 上发生了变化,两句完全咏蝉。你看,浓露打湿了蝉的翅翼,使它不能奋 飞;秋风又往往阻遏蝉的声音,使它难以昂扬。蝉的遭遇与诗人的不幸何 其相似!伤心人对伤心物,这正是诗人同情蝉的关键。于是物与人完全融 为一体,由对立而统一,由怨蝉而怜蝉,赋予诗句以比兴意义,把“客思”推向了一个新的层次。 尾联是一个沉痛的感叹句,是对“客思”的总结与申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包含有三层意思。蝉儿呀,世道昏暗,你的眼睛却是雪亮的;世俗丑恶,你的心灵却是纯真的。你饮露吟风,品质高洁,禀有君子达人的 高尚情操,但却不为人所信,不为人所知,只有我能够深深理解你,这是一 层,是咏蝉。第二层是说诗人自己。我满怀忠诚,冰心玉质,但却被诬人 狱,负冤莫白。你飘零可怜,我寂寞忧愁,你我的心情都无法向人表达。第 三层虽未明说,但从诗人的思维逻辑推想,这是他的底层思想 蝉儿呀, 你虽然不幸,尚有我理解你,替你分忧;而我满腹的心事,不仅世人不知,连 你也未必能明白,所以,我比你更伤心。既然如此,那我还到哪里去申说我 的冤屈呢!尾联通过对“客思”的总结,在悲愤的申诉之后收束了全诗。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是写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压抑、冤屈和不被理解, 本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主题,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由于本诗是在患难 中所作,诗人的感情又是通过“咏物”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因而作品的思想 感情也就显得强烈深沉而又相当含蓄,能够引起不幸文人的情感共鸣和深 人思索。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成功之处,在于对物我关系的出色处理 上。前两联物我分写,咏物与咏怀相结合,后两联亦物亦我,物我浑然一 体,确实是咏物诗中的一首名作。 2021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初步总结整理了七十余位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