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慧珺丨品邓石如篆书中的隶意

 一言之美 2021-12-29

作者:王慧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摘要:清代篆书大家邓石如以隶书笔法写篆书, 使隶书的意味贯穿于篆书的起笔、收笔、运笔、转折、章法之中。这种风格的形成与清代碑学思潮、个人经历、纯熟的篆刻技法、书写工具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

邓石如、篆书、碑学思潮、书从印入

每种书体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标志性的人物, 如行书史中我们会提到其字“飘若游云, 矫苔惊蛇”的王右军, 草书史上我们就会提到是“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张旭和“援毫掣电, 随手万变”的怀素, 楷书史上我们会提到颜筋柳骨, 而在小篆史上我们也不能不提到一个人, 那就是邓石如。在篆书史中李斯是公认的篆书始祖, 李阳冰是传统篆书承前启后的继承人, 而邓石如则是一位将沉寂千年的篆书推向艺术巅峰的人物。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 称之“四体皆精, 国朝第一”。而邓石如四体之中最精的就是篆书。

王慧珺丨品邓石如篆书中的隶意

邓石如在篆书史上能有如此高的地位与其创新是分不开的。邓石如篆书突破了几千年来人们一直信仰的“二李”模式, 开始以隶书笔法写篆书。他一改篆书婉通流转的风貌, 加入隶书笔意使其看上去高古方整气势恢宏却又不失圆转温润的含蓄端庄之感。这一史无前例的改革不仅向后世篆书的学习者打开了小篆几千年以来一直封闭着的神秘之门, 使篆书的书写更加灵活, 也帮助后人极大的开阔了眼界。

邓石如以隶书笔法写篆书并不是机械的, 生搬硬套式的杂糅, 而是巧妙的融会贯通。使得隶书的意味贯穿于他篆书的一笔一划之中, 我们不难发现在邓石如篆书的起笔, 运笔, 收笔, 转折, 章法中到处洋溢着隶书的意味。

富含隶意是邓石如篆书的最大特点却不是他所有的特点, 作为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家, 他的作品, 他的人生经验中一定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探索的地方。

篆书是汉字书法中最古老的一种字体。小篆一般指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官方篆书, 相传由丞相李斯整理而定, 历史上也称之为“铁线篆”“玉箸篆”。在小篆书史中李斯是公认的篆书始祖, 李阳冰是传统篆书承前启后的继承人, 而邓石如却是一位将沉寂千年的篆书推向艺术巅峰的人物。也难怪沙孟海说:“清代书人, 公推为卓然大家的, 不是东阁学士刘墉, 也不是内阁学士翁方纲, 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邓石如。”可见评价之高。

王慧珺丨品邓石如篆书中的隶意

邓石如初名琰, 字石如;后更字顽伯, 号完白山人, 古浣, 古浣子, 游笈道人, 凤水鱼长, 龙山樵长等。安徽怀宁人。终身布衣。年轻时得到梁巘的赏识, 推荐给江宁 (今南京) 梅镠。邓石如“每日昧爽起, 研墨盈盘, 至夜分尽墨, 寒暑不辍”, 在梅镠家他遍临梅氏所藏丰富的金石碑刻善本, 刻苦八年, 书艺大进。邓石如的篆书以《石鼓文》《泰山》融合汉碑额为法, 笔力沉雄, 婀娜多姿。

邓石如的篆书不再拘泥于“令笔心常在画中行”而是“稍参隶意, 杀锋以取劲折”。他背离了自李斯以来两千年构筑而成的小篆“二李”模式, 不愿再一画一画的描篆书, 开始一笔一笔的写篆书, 追求毛笔的自然性。自此, 篆书不再是神秘不可触摸的了, 千百年来篆书第一次向后人展示了他人性化的一面。

邓石如篆书的最大特点是以隶书笔法写篆书。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说道:“完白以隶笔做篆, 故篆势方。以篆笔入隶书, 故分势圆, 两者皆得至冥悟, 而后结合。”邓石如一改篆书婉通流转的风貌, 加入隶书笔意使其看上去高古方整气势恢宏却又不失圆转温润的含蓄端庄之感。笔者认为其篆书中富含隶书意味是从以下几方面体现的:

(一) 起收笔处方笔的运用

钱泳说:“篆用圆笔, 隶用方笔, 破圆为方而为隶书”。邓石如用他那柔韧而易于起倒的长锋羊毫和娴熟的技巧将笔画写的方中带圆, 园中有方, 刚柔并济, 相得益彰。起笔处逆锋而入即为圆笔, 若中锋逆入则为方笔。收笔处或直接出锋或驻笔而停, 噶然而止, 自然形成利落的横切面, 有一种方整劲折之感。或许这就是其弟子包世臣所形容的“杀锋以取劲折”。方圆并用极大的丰富了篆书的笔法。看似简单的两种笔法极尽变化, 或起方收方, 或起圆收方。有的似方实圆, 有的似圆又方, 方圆兼施, 变化莫测, 不可端倪。

王慧珺丨品邓石如篆书中的隶意

(二) 运笔过程中的提按变化

在过去, 篆书是对中锋笔法的极致追求, 讲究笔锋的不偏不倚。前人对小篆线条的要求应是“圆转婉通, 起止无痕”。而邓石如却将隶书中的提按笔法注入其中, 打破了篆隶之间的壁垒, 使笔画更加生动, 更加丰富多彩, 也更加顺应了人的生理习惯和毛笔的天然性能。邓石如在运笔过程中加入提按的变化, 使得笔画不再是平滑的过度, 或行笔或铺毫或转锋, 是富有节奏变化的。他追求的不再是形式上的描摹而是真正的书写篆书, 不再是形式上的表达的而是具有圆润的筋力, 婉通的动势的富有生命力的存在。这从根本上瓦解了“二李”篆书“玉箸”线条的程式化模式, 篆书的神秘密码顿时被解开。

(三) 转折处变化丰富

我们稍微比较一下就会发现, 邓石如篆书中的转折处跟二李时代的篆书转折大大的不一样了。前人在转折处通常追求的是圆转流利而在邓石如篆书的转折处我们能够很清楚的找到隶书转折的痕迹。只是因为邓石如在转折处加入了隶书特有的提按转折的笔法。使其不再是单一的, 而是方中带圆, 圆中有方的富有变化的。这种转折不是生硬的将方笔注入其中, 而是通过抹转的方法使其笔画达到一种外方内圆的效果。是篆书史上的创新, 一种变革。

(四) 隶书的章法

将笔画组成单字叫结字。将若干字串联成行, 再将若干行安排成篇的方法叫章法创作。不同的字体应是有不同的章法。古代遗留下来的经典篆书碑刻 (如《峄山碑》) 的章法几乎都是行列等距且一字一格的形式 (类似于楷书章法) 直线平均式章法。邓石如一改前人既定的篆书章法, 采用了隶书特有的章法形式, 即:行距大于列距。章法的形式虽然不是固定的, 但不同字体的章法混用如果用的不当就会显得突兀。邓石如这样一改却让人觉得眼前一亮是有原因的。因为单个字中笔画都渗透着隶书的用笔所以整幅字套用在隶书的章法中时不仅不突兀反倒显得相得益彰。这种变革也是前所未有的。

王慧珺丨品邓石如篆书中的隶意

一个书家书法风格的形成一定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的, 笔者认为邓石如的篆书风格的成形与清代碑学思潮、个人经历、纯熟的篆刻技法、书写工具的选择有关。

(一) 清代碑学思潮的影响

乾嘉二朝为清代书法的中期。这个阶段的书法发展, 是以帖学, 碑学并驾齐驱的局面为表现特征的。一方面进入乾隆朝以后, 清代政权发展到了他的鼎盛时期, 这是一个内外安定的时代。乾隆在为60年, 重视文化事业的建设, 组织编篡了多种大型书籍, 其中包括数量达78731卷的《四库全书》。还将内库收藏的名迹, 摩勒成堪与《淳化阁帖》媲美的《三希堂法帖》。

此外, 乾隆本人擅长书法, 尤推重元人赵孟頫。受其影响, 清代的帖学书法在乾隆中期发展到了它的高潮, 涌现出刘墉, 王文治, 铁保等一批帖派书法名家。另一方面, 乾嘉两朝统治者屡兴文字狱。士人恐片言招祸, 不敢有所述作, 便将精力集中在经史考证和诠释上, 所谓“朴学”即兴, 藉金石文字以为证经史的工具。随着各地金石出土日多, 摩拓流传益广, 出现了一批注重从金石碑刻中汲取营养的书法家。关于清代碑学书法发展的脉络, 丁文隽在《书法精论》说:“郑燮金农发其机, 阮元导其流, 邓石如扬其波, 包世臣康有为助其澜。郑燮, 金农, 邓石如三人为乾嘉人。”

邓石如是清代碑派的代表人物。受碑学思想好的影响, 邓石如将目光投向了当时新近出土的金石瓦当, 深受这些作品的浑厚古朴的感染。这使得他比前人有跟开阔的眼界, 也使得他比前人更为大胆的改革篆书的笔法。也因为受碑学思潮的影响, 邓石如比前人更加崇尚方笔, 也比前人能够更加熟练的运用方笔。这些都是促使邓石如将带有浓厚隶书意味的方笔加入篆书中的因素。

王慧珺丨品邓石如篆书中的隶意

(二) 个人经历的影响

由于康熙帝喜欢董其昌, 故有以华亭派为主的帖学流派。而至乾隆帝, 他大力推重赵孟頫。因为帝王的喜好, 清代的帖学书家渐有宫廷化的倾向。这一类书家多为朝廷大臣和官僚, 如:刘墉, 梁同书, 梁巘, 王文治, 翁方纲, 铁保, 成亲王等。

因为科举考试制度的需要, 因为要迎合统治者的爱好, 所以几乎每个文人都写的一手好的馆阁体 (如淡墨宰相王文治) , “黑, 亮, 光, 圆”的馆阁体盛行的时代。流畅娟秀的审美观念早就在这批文人士大夫的脑海里扎根了, 所以即使有后来的碑学思潮的影响他们也无法彻底的从脑海里剔除这一思想。

邓石如则不一样, 他出身贫寒, 一生都是布衣, 20岁左右即开始了一生的游历生涯, 浪迹江湖, 到处寻师访友。他的一生, 伴随着刻苦自励, 倾注艺术的全部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交游”二字。不求闻达, 不慕荣华, 不为外物所动, 不入仕途, 始终保持布衣本色, 这完全是一位纯粹的艺术家我行我素, 自由自在的“逍遥”人生。

正像《论邓石如书法篆刻艺术的庶民性》中所说的那样:“邓石如一辈子没有做官, 他既不同于翁方纲, 刘墉这些显官达贵, 也不同于八大山人, 付青山这些野隐遗贤, 而是一个彻底的庶民……”其在创作观念上是与文人士大夫书法家相对的, 尽管从知识修养艺术修养上讲邓石如也是一个出色的文人, 但那种具有素丝初染式的庶民意识决定了他短短63年生命中生活道路, 审美思想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必然选择。

王慧珺丨品邓石如篆书中的隶意

因为没有名利的追逐所以他不必像其他文人士大夫那样刻意的追求某种风格以取媚于统治者。这就使得他从一开始就避开了馆阁体的束缚, 它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审美取向向一个新生儿一样全面的接受碑学思潮的熏陶。多年名山大川的游历, 使他比其他整天只知道贺岁朝拜的文人士大夫更能体会到摩崖石刻岁月锤炼而保留下来的那一份浑厚和古朴。那种经历过时间沉淀而遗留下来的东西是任何一个完好的拓片都不能传递的。他只能通过人与自然最亲密的接触才能感悟的。梅家丰富的金石藏品又进一步丰富他的思想。这些经历都使得他不像其他文人那样畏手畏脚, 他能够大刀阔斧的一改过去文人书写篆书的程式, 大胆的加入隶书笔法。

(三) 印从书出, 书从印入

清代前期文人篆刻家大都受到明代篆刻家的影响, 从活动地域而言, 范围有所扩展。当时地区流派很多, 影响最大的是徽派。历史上把活动于扬州的, 南京一代的安徽籍印人陈穆倩 (徽派代表作家) , 巴慰祖, 邓石如 (邓派代表作家) 均归于徽宗。邓石如在清代文人流派篆刻史上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 他的成就主要在敢于突破汉印的藩篱, 直接以自我风格的小篆和具有汉碑额风格的篆书入印。

后人归纳其成就就云:“印从书出, 书从印入”据说他一生刻了一万多方印, 编著了两本印集《邓石如印胜》《完白山人印谱》。他的书法, 便从篆刻中吸取营养, 增加了书法艺术的挺拔, 浑厚的金石味。学过篆刻的人都知道, 初学篆刻者从汉印入手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作为一代篆刻大家的邓石如对汉印自然深有研究。汉印使用的文字从秦摹印发展而来。称为“缪篆”。

缪篆字型更趋于方整, 饶有隶意, 接近当时汉代通行的隶书。所以笔者认为邓石如一定是在篆刻和书发的交替练习中逐渐感悟到了篆书和隶书者两种字体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继而产生了用隶书笔意写篆书的想法。再加上邓石如天资聪慧以及后天的勤学苦练终于将这种完美的想法运用于实践, 为篆书注入了新的元素使其不再单一, 更加生动且富于变化。

王慧珺丨品邓石如篆书中的隶意

(四) 书写工具的选择

中国文房四宝史告诉我们:宋代以前, 总的来说用硬毫笔者占大多数;明代开始, 用软毫的才逐渐的多起来;具体地说, 明以后至清代, 羊毫被广泛的使用。

邓石如选用的毛笔正是柔韧而易于起倒的长锋羊毫。《频罗庵书画跋》云:“笔要软, 软而遒;笔头要长, 长则灵。”长锋羊毫有如下的特点:一、便于储墨并且储墨量大;二、八面出锋的旋转余地大。

长风羊毫的特性也从另一个方面促使了邓石如在运笔过程中更加生动、灵活、多变。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 所有人都固守着李斯的篆书模式, 不敢越雷池一步,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篆书发展的长河停住了。到唐代才有李阳冰说:“斯翁之后, 直至小生”, 而李阳冰也只是完全沿袭了李斯的篆书笔法, 仅仅将其上紧下松的结构改成了上下停匀。篆书的面貌依然没有大的变化。

邓石如的出现使篆书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康有为说:“完白山人既出以后, 三岁竖僮, 仅能操笔, 皆能为篆。”此话虽然有些过于夸张, 但却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邓石如对清代篆书的普教作用。但这种普教作用又不同于褚遂良楷书教化主的作用。褚遂良为后来楷书的学习者立定了规矩和准则, 而邓石如却为后来的篆书学习者打开了神秘之门。

王慧珺丨品邓石如篆书中的隶意

他大胆的将隶书的用笔方法运用到篆书里, 不仅使篆书的书写更加灵活, 也为后世篆书家开阔了眼界。一些我们熟知的大家都从邓石如这汲取了营养。吴让之在邓石如的基础上加入金文的结构就留名于书法史, 吴大澂在邓石如隶意用笔的基础上添加秦诏版的用笔就巍然成家……就此我们可以看出邓石如的篆书对后世影响之大。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邓石如在起笔, 运笔, 转折, 章法中巧妙的将隶书笔意融入到篆书里。邓石如为篆书的书写注入了新的元素, 使其不再单调, 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为后人打开了小篆的神秘之门, 使得小篆的笔法更为灵活也更为人性化, 多变的同时也帮助后人开阔了眼界。邓石如这一天才式的变革并不是毫无来由的, 清代碑学思潮, 个人经历。书印结合都是促使邓石如篆书成形的原因。

对与邓石如篆书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从中更加深入的汲取营养, 也有助于我们透过字形看待更深层次的邓石如。

富含隶意是邓石如篆书的最大的特点却不是他所有的特点, 作为一个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家, 他的作品中一定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探索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