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仰头动作能改善颈椎状况吗?骨科专家说这样做才有效!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2-01-02

临床上,经常遇到颈椎病患者提出的一个经典问题:既然过度低头是诱发颈椎病的重要因素,那么,多做“放风筝”、“晾衣服”等仰头动作,能否改善颈椎状况?

文章图片1

从骨科专业角度上来说,并不建议通过“放风筝”、“晾衣服”等仰头动作来改善颈椎病。

文章图片2
仰头运动能改善颈椎情况的说法到底从何而来?
仰头过程中紧张的颈部得到放松

事实上,大部分慢性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或学习中都有着长期低头的不良坐姿,久而久之,大家便将“长期低头”与“慢性颈椎病”划上了等号。

文章图片3


而仰头恰恰和低头相反,在仰头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紧张的颈部得到了久违的放松,于是自然就有了“放风筝”“晾衣服”这样的仰头动作能改善颈椎病症状这个说法了。
仰头为什么会让颈部感到舒服?

关于仰头动作可缓解颈部不适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减轻负荷

仰头的过程在客观上中断了持续低头的劳累状态,直接减轻了颈椎、颈后肌群的负荷。

促进血液循环

仰头能够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状态,降低肌肉张力,促进了血液循环,为受伤的肌肉提供自我修复的原料,并带走有害的代谢废物如乳酸等。

文章图片4

减轻颈椎压力

仰头的过程中时常能听到“咔嚓”的声音,其实这是颈椎维持一个状态的时间太长,颈椎小关节之间的压力在活动时候得到释放,所带来的响声。压力释放会带来轻松感,这也是仰头感觉舒适的原因之一。

仰头能治病,亦能致病!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通过仰头运动来放松颈部。

先天性椎管狭窄、退行性椎管狭窄及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不要仰头

由于仰头状态下,椎管容积、椎间孔面积都会减少,这种程度的减少对于正常人可能并无任何影响,但对于先天性颈椎管狭窄、退变性颈椎管狭窄或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来说,仰头会加重椎管狭窄程度,可能会使脊髓进一步受压,导致病情的加重,出现步态不稳、四肢麻木、无法完成精细动作等症状加重,病情随之恶化。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仰头可能诱发加重

同理,椎管容积、椎间孔面积的减少,也会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做仰头动作时,加重对神经根的压迫,诱发或加重肢体麻痹或疼痛等症状。

文章图片5

颈椎椎体不稳者不建议大幅运动颈部

再者,对于颈椎椎体不稳的病人,也不建议做大幅度的运动。椎体不稳本身便会导致过度的活动,此时若再继续进行超出范围的活动,则会继续加重不稳。

正常人亦不建议过度仰头

对于没有明显颈椎病症状的正常人来说,过度进行仰头的活动,也会容易造成颈椎小关节的压力过大,日久则会加快颈椎的退变,出现颈椎退行性变。

颈椎病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日常养护?
一、挺腰端坐

“挺腰端坐”,这一坐姿,可让脊柱后方的肌肉变得有力,使以前挛缩的脊柱前方的肌肉拉开恢复长度,前后左右肌肉协调,而颈椎和腰椎的椎间盘受力最为均匀,能大大减少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整体来说,挺腰端坐状态下,脊柱处于直立状态,最为契合脊柱的生理状态,对脊柱的损害能减少到最低。

二、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特点:本套动作修改自《八段锦》中“双手托天理三焦”,该动作的锻炼不仅能够通过双手托举减轻颈椎的压力,还能强化颈部肌肉,使颈部有足够的肌肉完成“挺腰端坐”这个动作。同时相比于《八段锦》中的原版动作,本套动作取消了“仰头”,该改进能有效避免颈椎管狭窄患者在做“仰头”动作时引起的症状加重。

注意事项:本动作无明显的禁忌人群,站立不稳或踮足困难者可不做踮足动作,但作用稍弱。

三、开肩按摩法

动作特点: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而在中医对痛症的理解中也有着“不通则痛”这样的指导思想。通过温热的手指按摩肩部,能够起到温通经络的作用,使得经络“通则不痛”。且该按摩方法也有着操作简便、易于学习这样的特点。

注意事项:该按摩法无明显禁忌症。在按摩的过程中,肩膀要尽量保持打开状态,可以左右手交替按摩。

简而言之,“放风筝”、“晾衣服”等仰头动作可一定程度上放松颈后肌群,释放颈椎压力,改善变直的生理曲度,对没有以上提到的禁忌症的人群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对于存在病理改变的人群,若在仰头过程中出现不适感觉,应尽快停止并及时就医。对于如何判断颈椎情况,年轻人可通过完善颈椎X线片了解,中老年人可以在X线片基础上加做颈椎MR。

而对于患有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则应避免进行仰头运动。

本文指导专家
文章图片6

林定坤,广东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大骨科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