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疫情时代,益生菌营养品将迎来增长

 母婴时代 2022-01-02


众所周知,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菌群平衡和增强人体免疫的能力,同时也是健康产品的热门原料之一,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快了益生菌的发展。

我国益生菌行业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发展迅速,近年来,产业每年以高于20%的增速快速发展。

01

益生菌需求增长

在疫情期间,由于人们对益生菌与免疫功能的关注,提升了这个行业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不断的科普益生菌有关的知识,从而使益生菌的关注度有所提高。

疫情刺激下,益生菌销售不降反增,并且新品倍出。合生元一季度报告显示,今年前3个月健合集团益生菌补充剂需求显著增加,其益生菌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36.3%。

对此,合生元表示,由于人们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对健康及疾病预防愈加重视,使得Swisse免疫力产品系列的需求大幅上升,中国市场的主动销售持续增长,营收同比增长32.3%。

而在5月7日,雀巢旗下品牌“GardeofLife”推出了含有900亿活菌的博士系列铂金款免疫益生菌。

目前,益生菌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期。据欧睿口径,2017年我国益生菌行业市场规模达455亿元,预计到2022年将突破896亿元,年平均增速约14.5%。

但中国的益生菌产业起步较晚,而且由于一株成熟的商业菌株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及成熟的技术,所以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较低。

国内益生菌原料方面,美国杜邦与丹麦科汉森是占比最大的两家公司,占有率分别为50%与35%,其余厂商占国内整体原料市场15%。

虽然国内益生菌产业开发起步较晚,但仍旧在菌株的专利申请及开发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如昂立的ONLLY品牌(植物乳杆菌LP-ONLLY、嗜酸乳杆菌LA11-ONLLY、长双歧杆菌BL88-ONLLY)等。

除此之外,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益生菌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同时,在后疫情时代,益生菌有益健康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将对益生菌产品的后续发展提供助力。

02

益生菌有望助力企业发展

国内乳品市场曾经主要以液奶和奶粉为主。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激烈竞争之后,传统乳制品毛利率下降,乳企开始横向发展布局营养品,比较典型就当属益生菌产品。

2019年,澳优发布公告称,公司通过旗下公司签订可换股债券认购协议,间接拥有丰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1%的股份,正式进军益生菌全产业链业务。

2019年蒙牛旗下首款益生菌产品——轻享益生菌固体饮料全新上市,选用100%美国杜邦进口4联菌:乳双歧杆菌HN019、嗜酸乳杆菌NCFM、副干酪乳杆菌Lpc-37、乳双歧杆菌Bi-07,利用冻干技术制备,每袋150亿CFU活性菌,低脂健康,还添加了菊粉,为营养助力。蒙牛天猫旗舰店及京东自营旗舰店均有销售,售价99元/15袋。

伊利也通过全资子公司利质美(上海)投资有限公司,这家中国乳业巨头新发布了一款名为“伊小菌”的益生菌固体饮料。该产品通过社交新零售方式销售。此外,伊利金领冠还推出了一款名为“金贝智”的益生菌,号称“百亿活菌”。

而君乐宝早已入局益生菌,其自主采集筛选的副干酪乳杆菌N1115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每袋N1115益生菌粉中含有500亿活性N1115菌株。并与先手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推出N1115益生菌粉产品,试水新零售。

由此看来,具有传统、单一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时代过去,而奶粉企业转型营养保健产品已经成为下一个风口。另外,营养保健类产品毛利高,可以作为盈利点来帮助企业提升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营养保健品作为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的特殊产品,它的销售、营销思路和婴幼儿奶粉不一样,要想打开市场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育。

03

市场前景广阔

由于益生菌产品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青睐,于是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健康食品和新型儿童保健产品,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虽然母婴市场中益生菌产品很多,但真正做强做大的企业并不多,没有龙头企业,目前尚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而市场是需要一个领导型品牌的,此时众多企业入局益生菌领域,有望抢占龙头地位。

随着益生菌产品的走俏,消费者对于益生菌产品的各种功能也产生了新的困惑。目前很多益生菌产品存在着概念使用不当、功能性质难以界定、产品活性难以保证等问题,致使益生菌产品存在隐患和风险。

除此之外,目前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良莠不齐,甚至益生菌的概念逐渐有点“变味”了。

益生菌产品多为固体饮料、滴剂等存在形式,经过别有用心的商家炒作,益生菌逐渐被神话成“万灵药”,这些产品在宣传上都称可以促进消化,提升免疫力甚至可以减肥。

同时,还有不少厂家过度夸大和盲目吹捧益生菌的功效。益生菌主要作用是膳食调理和亚健康的干预,一些不规范厂家甚至将益生菌的功能夸张到能包治百病,其实过分吹捧并不利于行业发展。

目前,益生菌研发尚没有相关标准,很多专业机构都无法对产品中含有的益生菌种类以及活菌数量进行辨别,这也导致益生菌产品鱼龙混杂。

业内专家表示,为确保益生菌产业的健康发展,收获全球益生菌研究热潮的红利,中国亟须出台相关标准,规范指导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同时,益生菌的探索是一个长期、严谨、科学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母婴时代》杂志即将出刊!!


原创 客观 深度

www.ebhtime.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