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让现代心理学鼻祖感兴趣的书隐藏了什么秘诀(上)

 慧然 2022-01-02


蒲团子先生对《金华宗旨》一书中涉及到实际用功内容的口口诀破。

本篇侧重“天目返照回光论”与“垂帘眼观鼻端诀”。后两篇文章尚有“止观回光返照诀”、“回光耳根调息诀”、“回光存诚天心诀”、“欲取先予玄妙诀”等精彩内容。

图片

《金华宗旨》一书,在近世颇有影响,除了其修炼入手方法与明代以来多从下田入手者不同外,闵一得金盖山一派的推崇,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对此书有过研究,更让这本书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图片

《金华宗旨》,又名《太乙金华宗旨》,或《太一金华宗旨》,或《吕祖师先天虚无太一金华宗旨》。清乾隆年间邵志琳增辑《吕祖全书》收录此书。邵志琳云:“《金华宗旨》,来自苏城吴氏抄本,内分二十章,所言养性回光法,涉于虚无浩渺,似难昭信。其欵式近于行法家科仪,语句多荒谬。即有明顺处,亦浅近无奇。本拟不录,缘时俗所尚,勉加删易,另定章程为一卷。”又邵志琳《吕祖全书》载,此书系康熙戊申岁(一六六八年)吕祖降授潘易庵(乾德)、屠宇庵(乾元)、庄惺庵(乾维)、庄诚庵(乾心)、周埜鹤(乾龙)、刘度庵(乾善)、许深庵(乾亨)七人,康熙壬申年(一六九二年)纂集成书。此传本的编纂者,均称自己为许旌阳一脉的净明派,自吕祖传授后又为“太乙派”。清代金盖山一派闵一得认为,嘉庆间侍郎蒋元庭在增编《道藏辑要》时收录了此书,然系“传抄伪本”。闵一得在其《古书隐楼藏书》收入者,自称为金盖山本,系金盖山一派的早期创派人陶石庵所传。闵一得并称,蒋元庭得阅金盖山本后,本欲改版,但由于因缘不凑,未能成行。

图片

当代道教学者尹志华曾有一篇关于《金华宗旨》一书版本源流考证文章,对此书来源与流变,有详细的论证,并对闵一得的言论提出了质疑。关心版本信息者,此文值得一读。

图片

题解

《金华宗旨》,全称为《吕祖师先天虚无太一金华宗旨》。“吕祖师”,即吕洞宾,纯阳真人。这本书的内容是吕祖降乩传授,故书名特指出“吕祖师”三字,以明来源。“先天”,即未有天地之先。“虚无”,无形无体。“太一”,太者,大之极也;一者,无别无他也。太一,即大道也。“先天”“虚无”“太一”,均指大道而言。“金华”,内文明言是指金丹而言。“宗旨”,宗法、主旨。故此书名即为“吕祖洞宾先天金丹大道主旨”。

本书是乩传,不必定为吕洞宾本人所作,然理法兼备,方法实用,易于操作,颇有价值。这或许也是此书能受到更多关注的另一个原因。

图片

图片

天目返照回光论

天目,即两眉头之中间,相当于印堂部位;返照,即目不外视而内视;回光,即目不外放而回收观内,与返照意义相似。《太一金华宗旨》的主要修炼方法,就是“回光”。

我们普通人,睁开眼即外视而不内视,即使阖上眼也无有内视、内观的习惯。大多数人是这样的。返观内照,是逆着日常人们常规习惯的方式,这也符合丹道贵逆不贵顺的原则。《太一金华宗旨·回光守中章第三》云:“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有漏神识,莫此甚顺。故金华之道,全用逆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灵枢·大惑论第八十》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可知眼为五脏六腑精华之所聚。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眼叙论》亦云:“夫眼者,五脏之精明,一生之至宝。”清代王宏翰《医学原始》云:“夫人外体最尊者,惟目。因人有明爱之能,循其性本,欲知明万物之性情,故必须目以得见诸像,乃进于灵性之明能,以明知于万物,是必以目为门也。”故中医望诊中,望神之有无,也以望目为先。胡海牙老师当年在教我关于眼部养生方法时,说眼有十四对神经通过。由此可知,眼外视太久,会耗精伤神。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闭目养神”。人在感觉疲劳的时候,闭目片刻,即会感到轻松。

回光内观之法,很早就有。早在丹道第一经《参同契》中,就有“是非历藏法,内视有所思”之句。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黄帝内视法”云:“存想思念,令见五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勿辍也。仍可每旦初起,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心眼观气,上入顶,下达涌泉,旦旦如此,名曰'迎气’。”虽然与《太一金华宗旨》的主旨不同,但核心是一致的。

《太一金华宗旨》引《阴符经》云:“机在目。”且不说这三个字在《阴符经》中的意义究间是什么,但这在修炼中是至关重要的。修炼做工夫时,“目”的作用极为重要。

《太一金华宗旨·回光守中章第三》云:“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日月、大地,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不身外。天地之光华,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华,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这个光,直截了当地说,就是“目光”。目光回收,“天地悉皆归”,一切无不回;目光内照,内外洞彻,如太阳之光耀于九幽。回光,就是回目光。

内视在《参同契》中被视为小术,而《太一金华宗旨》则以之为契机,改“视”为“观”为“照”,将“小术”升华成为了一种特殊的修炼方式。

回光虽只一着,但还有阶次之不同,更有若干细节问题,故《太一金华宗旨》一书,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回光的要窍。

图片

垂帘眼观鼻端诀

《楞严经》第五卷云:“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因“心常散动”,故获佛教授观鼻端白法。观之二十一日,即见鼻中之气,出入如烟状,身心内明,世界皆洞彻虚净,透明如琉璃。又渐渐烟相消失,呼吸成为白色。这是孙陀罗难陀成就阿罗汉的修持法门。后世之观鼻端法,大概均是来自于此。如宋代朱熹《调息箴》所云:“鼻端有白,我其观之。随时随处,容与猗移。静极而动,如春沼鱼。动极而翕,如百虫蛰。氤氲开阖,其妙无穷。孰其尸之,不宰之功。云卧天行,非予取议。守一处和,千二百岁。”

图片

观鼻端法,本是佛家修持法门,用以收摄心神。《太一金华宗旨》则仅用其作为垂帘标准的依据。《太一金华宗旨·回光守中章第三》云:“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意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而念又注中黄。……只是借鼻以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太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也;太闭眼,则眼合而不见鼻矣。太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于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如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只要垂帘恰到好处,彼光自然透入,不劳你注射不注射也。”

垂帘,是做坐功工夫最基本的一项要求,即眼半开半闭,露一线眼光。但眼光不可太远,又不可不留,要适得其中。其目的,《太一金华宗旨》本文中说得也很清楚,是为了防止散乱或昏沉。做工夫者,在打坐时,如果眼睛张开,就会看到外面的景象,虽然有种种方法来防止外象因眼而动心,但大多数时效果甚微,外界的景象依然会通睁开的眼目,而扰动做工夫者的内心,让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心境随着眼目所视之外境而散乱无制。相反,如果闭上眼,又容易昏昏欲睡。所以做工夫者,打坐时多要求“垂帘”。但道书中有“垂帘”一词,具体的标准却一直由做工夫者自由发挥,鲜有明确标准者。故《太一金华宗旨》中,就立了一个标准,“观鼻端”。也就是两眼以看到鼻尖为准,看到鼻尖后,把握垂帘的尺度后,即不再关注鼻尖,而是开始正式做回光返照的工夫。

《太一金华宗旨》对观鼻端更阐述道:“看鼻端只在最初入静处,举眼一视,定个准则,便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线一般,彼只起手一挂,便依了做去,不只管把线看。”也就是说,只在最初入静之时,定一个“垂帘”的标准就行了,不必要时时将注意力放在鼻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