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4日 《黄帝内经》中记载:“脾归涎,肾归唾。”唾液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认为唾液有促进消化吸收,可以灌溉五脏六腑,滋阴降火,生津补肾,润泽肌肤毛发,利滑关节孔窍等重要作用。常年坚持正确咽津,有灌溉脏腑、利脾、健胃、强肾的作用,不仅能增强生命活力,让面部、肢体、毛发润泽,充沛精力,还能强壮体格,增强抗病能力,防止衰老。 ![]() 搅舌,民间俗称“赤龙搅天池”,就是舌头在舌根的带动下在齿唇间用力抹搅旋转。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官。怒则肝气生,心气急,通过搅舌调理,有缓和心气的作用。 叩齿:“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也就是说肾脏能支持骨骼生长和骨髓的生成。常叩牙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畅通经络,从而增强机体的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叩齿能对牙周组织进行生理性刺激,可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兴奋牙组织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和再生能力,使牙齿变得坚硬稳固,整齐洁白。 ![]()
什么是鼓漱咽津?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闭口咬牙,用两腮和舌做漱口的动作,每次漱36次。漱口时,口内唾液分泌较快较多,这时再分三次慢慢咽下,就如同吞硬物一样,用意念送入丹田(在脐下二指处)。长期鼓漱咽津,具有滋补增津、强身健体、调整肠胃、延年益寿的功效。若能在此基础上配合叩齿法(即将上下齿相叩撞,以达到刺激牙周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则保健效果更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