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理解“生而知之”??

 Frank_Chia 2022-01-05

“生而知之”出自《论语·季氏篇》。原文是:“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看起来,孔子在这里把人分成了四类:上等的人,生下来就知道;次一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又次一等的人,感到困惑才学习;更次一等的人,感到困惑,仍不学习,这样的人就无可救药了。

当今的学者们对“生而知之”的解释是不太一致的,把“生而知之”解释成生下来就知道,大家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因为一个人生下来,能知道什么呢?所以从知识的层面来解这个“知”,“生而知之”难以让人理解。

所以,很多人也把这个“知”理解成智慧,理解成学习的能力,这样解“生而知之”好像能解释得通了。因为人生下来没有知识,但他是有学习能力的,他运用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通过后天的学习,自然能够掌握很多的知识,这样一解,好像通了。

但问题又来了,因为孔子在《论语》当中说自己“吾有知乎哉?无知也”,孔子又说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显然,如果把“生而知之”中的“知”理解成学习的能力,孔子说自己“无知”,没有学习的能力,这显然又讲不通了;孔子说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肯定不是说自己没有学习的能力。

所以,对这句话的解释,让当今的学者陷入两难:要么就要认为这个世界上就是有天才,他们对于有些东西不用学习就能知道,但至于知道什么,则赞成这种说法的学者们,自己也说不清楚;要么就认为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大学问家,都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是后天学来的,这说明没有谁能够生下来就知道什么,但又没法解释孔子为什么还要说个“生而知之”呢?这里面其实暴露出了一个当今传统文化的学者对孔子思想能否准确把握的问题。

我们看一看明代学者王阳明对这些话的理解。

在《传习录》中说:“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也。”显然,王阳明认为孔子讲的“知”是指人的“良知”,孔子说的“无知”是指自己与生俱来的只此良知而已,除良知以外别无所知。所以,王阳明又说:“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的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并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得知,便做得来也。”

王阳明所讲的话表明,“生而知之”表示每个人天生都具备良知;“学而知之”表示人的良知因为私欲的产生而被遮蔽了,需通过学修才能显发本自具足的良知;“困而学之”代表常人都是要在人生历经坎坷之后,才会下苦功去学修,然后回归自己的本来面目,唤醒自己的良知。而世界上还有不少人一生历尽磨难,都还不知道去学修,甚至不知道良知的存在,乃至荒废一生。这样的理解,孔子讲的话就很明白了。

孔子讲这一段话的核心思想是想说:人性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良知就是人的人心的本来面目。所以,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还说:“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无论孔子还是王阳明,他们探讨这一类问题的重点都不是在“知”是如何获得的?他们探讨的重点是人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因为这是他们整个思想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有了对人性本来面目的认知,对人性本质的认知,他们才能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

《论语》当中很多话的确看起来很零散,也没有显出内在的逻辑结构,但孔子讲了这么多的话: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阐述了不同的观点,给出了非常个性化的对策。两千多年下来,实践证明,这么多个性化的答案,除个别的时过境迁而不能照搬以外,绝大多数竟然都可以沿用至今,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其实,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智慧的语言都出自《论语》。

根源何在呢?根源在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对人性本质的把握是精准的,对人心本来面目是证悟了的。也就是佛门说的,他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人,见到了人心的本来面目。他当然可以“一以贯之”地用在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因为一切都变,但人的本性、本来面目不变。这就是孔子自己说的“吾道一以贯之”的意思。

孔子在《论语》当中,一会儿用这个“一”来回答一切的问题,一会儿直接描述这个“一”。他对这个“一”的描述,其实也使用了不同的文字。比如说“仁”、“知”、“乐”等等。“仁”是孔子从善恶的角度来说心之本体。当然,他认为人心的本体是纯善的。“至善者,心之本体”就是王阳明对孔子这一思想的表达。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也是这个意思;“人之初,性本善”更是家喻户晓代表儒家思想的一句话。

说到底,整个儒家学说就是以孔子提出的人的本性是至善的这一思想为基础的。尽管“至善”的语言是在孔子的弟子曾子的《大学》中才直接地使用,但作为得孔子真传,而且把孔子思想系统化的曾子《大学》,他的“至善”思想理所当然源于孔子。所以,“至善”是孔子对人性的本来面目的认知。

何为“至善”呢?其实就是“一切皆善”。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生意盎然,说明利于生命是天地万物的本来面目。用《道德经》的话来说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利而不害”,利的是什么呢?当然利的是生命。古语讲:上天有好生之德。也是这个意思。

《圣经·创世纪》第一章讲:上帝造万物,花了六天。但每天上帝工作完,都要对他所造的一切说:“以此为善。”六天工作完了以后,万物齐备,上帝还要说上一句:“一切皆甚善。”

显然,利益生命这就是天理、天道,利益生命就是至善,这就是万物的本来面目。由此,我们人才会对同类的不幸动恻隐之心,才会对动物的哀鸣动恻隐之心,哪怕对花草树木的摧残也会报以惋惜,这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对万事万物都有希望它好的善念。

尽管,我们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也会见到许许多多的不良和恶行,但我们只要看一看小孩的态度,我们就明白人性的善良依然还在。在我们很多成年人对他人、对动物、甚至对植物进行伤害和毁坏的时候,你可以观察一下旁边孩子们的眼神和表情。他们是反对的、伤心的、抗拒的,尽管他们的反对无效,但他们此刻的心,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只不过我们被自己的利益、习性、过往的恩怨支配了而已。

我们内心的本来面目,和小孩子呈现出来的善良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这就是孔子讲的“生而知之”的意思。意思是每个人生下来就知道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美好的事物,这就是孟子和王阳明讲的“良知”,也叫“知善”。这是人的天性,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天性,是心之本体。所以,王阳明说“知是心之本体”就是这个意思。而如果我们看到了伤害生命的事,我们本能就知道是错的,这叫“知恶”。所以,我们的良知既能知善,也能知恶。所以,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王阳明的一个弟子对王阳明说:“私意萌时,分明自心知得,只是不能使他即去。”王阳明对他说:“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传习录》)王阳明告诉这位弟子,你的私欲起来,你能立马即知,这一“知”就是你的良知。这一念良知就能帮到你,让你一生安身立命。只是你要去在这一念良知上好好下功夫,这其实就是孔子讲的第二句话的意思“学而知之”。

“学”在孔子的概念里头绝不是简单地学习知识,而是克己、修己的学修活动,是修炼的功夫。宋朝大儒、理学家朱熹感慨“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大学章句序》),意思是孟子死后,孔孟的功夫就失传了,这就可见孔孟之道是功夫而非学问。王阳明苦修三十年佛道功夫,后又回到经世济用的路上,以此来体会孔孟之道,回到了孔孟的功夫传承上,他的见解自不一样。而当今学者们把“知”理解成知识,或者一个潜藏的素质——智慧,这其实都是不得要领的。

把“学”理解成学习,而不知道那个“习”字其实就是反复修行的概念,这就又让我们与孔孟的功夫思想擦肩而过。功夫是在自己身上反复用力的,是在改自己的习性和缺点上来成就,这才叫“克己复礼”。不改自己的毛病和习性,学再多的知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也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个“知”字。

因为,“知”是什么?良知而已。良知是什么?唯愿生命美好而已。也就是让一念善心不被自己后天的私欲所支配,修复与生俱来的一念善心,就是修行,就是“学而知之”。

只是很多人不会一听到这样的话就去做,因为他们已经看不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了,除非他们在生活当中陷入困境,四出突围而不得解脱。就像生活当中,有的人以为自己过得不幸福,是因为没钱,于是拼命挣钱;有的人以为自己过得不幸福,是因为没权,结果拼命往上爬;有的人以为自己一生不幸福,是因为没有名气,于是拼命地去出名。但当钱、权、名都各得其所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还是不幸福,于是,你就会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真正的困境,你就会想到修行,而且拿命来修,直到把你的良知重新修回来,修回你的本来面目。

你的外表依然可以很强大,你的内心却是善良的,因而也是柔软的。你的一念善意,时时从心底生起,当然你就是幸福的,甚至是永恒的,因为你已将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的天命之中。人的本来面目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知人的本来面目,就是知天命。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是这个意思。

当然,还有很多人即便在困境当中,也不会去修行,也不相信人的良知,不相信什么本来面目,更不会去寻找它。这就是孔子讲的“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有的人可能会说,那又怎么理解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呢?孔子在《论语》当中推崇君子,但孔子却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说自己不具备君子的境界,他的弟子子贡马上说:“夫子自道也。”意思是孔子谦虚而已。

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个圣人,他说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不可能是否认自己的良知,只是说他也有自己的习性和毛病,也要向古代的圣人学习,然后不懈地、努力地去修行。

孔子“五十知天命”,后周游列国,而后“六十而耳顺”,直到“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二十年,孔子还在修行,而且修得很辛苦。因为周游列国,颠沛流离,这种苦非常人所能承受,这就是孔子讲那段话的原因。

知了天命,知了本来面目,但要回归本来面目,并非易事。只有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才能彻底唤醒自己的良知,达到“从心所欲,不愈矩”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