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人所以为圣只是因为良知纯乎天理

 病毒1213 2015-06-11

圣人是可学而至

王守仁以前的思想家在讲人性时,往往把人的本质分成不同等级。例如孔子就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并认为上等智慧的人和极端愚蠢的人都是不可改变的。汉代董仲舒把人性分成三个等级:“圣人之性”是天才,“中民之性”尚可以教育,“斗筲之性”则是每天只知为水米而奔忙的糊涂虫。宋代理学家程朱一派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气质,这也说明普通人的人性不是自足的,有着天生的缺陷。王守仁则认为人的良知是无不具足的,人的本性至善,良知是人人同有的向善心。

这就是人格平等的基础,人人都可成圣的根据。王守仁的弟子蔡希渊不明白这个问题,向他提问,于是在他们师徒之间进行了一次关于圣人等级问题的有趣的对话。

蔡希渊问:圣人是可学而至,这我是知道的。然而伯夷、伊尹(古代的贤人),他们的才力与孔子终是有区别的,为什么也同孔子一样被称做圣人呢?

蔡希渊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即圣人是不是也有等级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传统人性论的等级论无异是一个质疑。王守仁回答他的问题巧妙地运用了精金的比喻。

他说,圣人所以为圣,只是因为良知纯乎天理(即至善之意)而没有人欲之杂,好像精金之所以为精,只因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一样。以足色之金比圣人,可是圣人的才力也有大小不同,好像金子的分两有轻重一样。尧舜好比万镒,文王、孔子好比九千镒伯夷、伊尹好比四五千镒。他们才力虽然不同,而至善的良知是相同的。因此都可称作圣人。好像分两不同,而金子的足色是相同的。

说到这里,王守仁话锋一转,直讲一般人的成圣问题。他说,即使是凡人,只要肯下功夫学,使纯乎天理的良知显现出来,就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好像是一两之金,比起万镒之金,分两虽然悬殊,而达到了足色的程度,便可以无愧。所以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正是这个道理。

王守仁这样说,并没有完全破除传统人性说方面的等级论,但是,他给了“凡人”一个成圣的希望,并向所有人敞开了成圣的大门。由此,他鼓励人们在“致良知”的修养中要树立自信,不要迷信圣人的“气象”,模仿圣人的举止,要针对自己的情况,在真实切己处唤醒自己良知的自觉。他说:

“圣人气象自是圣人的,我从何处识认?若不就自己良知上真切体认,如以无星之称而权轻重,未开之镜而照妍媸(美丑),真所谓以小人之腹而度君子之心矣。圣人气象何由认得?自己良知原与圣人一般,若体认得自己良知明白,即圣人气象不在圣人而在我矣”(《传习录中》)。由此,他也要求门人在给人讲学时不要自以为了不起,装作圣人的模样,使“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他说:“须做得个愚夫愚妇的,方可与人讲学”(《传习录下》)。

而弟子董沄把“见满街圣人”当做一件奇怪的事,王守仁的回答无异对他是个小小的批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