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土识小|小寒说“腊”

 沪学 2022-01-05

1925年上海腊八节闸北“派粥”情形

小寒节气前,长宁虹桥当代艺术馆与新海文化共同主办了一个“长桌派”的主题活动,主办者邀请我出席,长宁是对上海民俗文化支持力度最大的区之一,盛情难却哦。眼下的长宁,正在做足“大虹桥”的文章,大虹桥作为上海国际开放枢纽,在全市域范围唯一的中心城区,搭建新平台、发展新产业的优势正在充分显现,也是上海不断提升国际精品城区“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今天恰逢小寒节气,没几天就是腊八节了,“过了腊八就是年”,农历壬寅年,寅为虎,壬的五行属水,真可谓“虎啸风声远,龙腾海浪高”。长宁虹桥当代艺术馆主题活动的话题是:“咖啡时光'虎虎生威’腊八节”,将上海的咖啡文化与传统腊八节“混搭”。长宁不愧是上海社区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海派文化尊重创造,力图创新,千百年来腊八节年年在过,为什么就不能以一种新的更富有生活气息的形式来演绎传统腊八节的内容呢?!因此,我对这个主题也是认同的。

说到腊八节,许多人就会想到寺庙或道观里的施粥情景,前些时日,遇到一些青年朋友,交谈之中我发现他们对于“腊八节”的理解,常常与“腊八粥”混为一谈,不错,腊八节俗的物质行为层面自然少不了那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在凛冽的腊月初八,寺院或者道观向民众,特别是穷苦人递上一碗热乎乎的热粥,体现了一种人间有爱的温情,古今也留下了多少感人的情怀故事和民间故事,说不完也道不尽。

那么,腊八节的核心是什么?核心就是这个“腊”字,古代社会,“腊”本是一种祭礼,古书上记载称“大腊”。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大祀”就是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人们将冬祀称为“腊祭”,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人们把举行冬祀祭礼这一天称为“腊日”。从祭祀诸神,后又引申出风干的肉制品,“腊肉”“腊味”也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前一阵子,我做“饭稻羹鱼”的图书,专门设置了“腊味”一节,腊味在中国南方,在江南地区都是很有特色的食品和食俗。

腊日究竟在哪一天呢?其实古代的腊日日期是不固定的,只是到了汉代,有了明确的历法,才明确了相对固定的日子,那就是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是为“腊日”。那个时候也没有吃腊八粥什么的,不过是祭祀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特别是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中,于是就有了腊月初八“佛祖成道纪念日”的说法,更有“牧羊女乳糜救佛祖”的凄美故事,佛门弟子将粥视为良药,寺庙和道观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此影响,我国民间逐渐形成了腊八吃粥的习俗。

小寒说“腊”,我对腊八节的文化内涵,提出了四个关键词和两句顺口溜。四个关键词“养生”“节俭”“佛缘广传”“道缘接续”;两句顺口溜:“祈福喝粥备年货,过了腊八就是年”。我想,当代人对于腊八节,吃碗腊八粥也好,喝杯热咖啡也罢,都不是问题,只要重营养、重健康、以食养生、强健身体,这是腊八节值得继承和弘扬的健康生活精神,物质生活条件好了,也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节俭精神,只有节俭,才能减少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压力,保护大自然,继承我国传统的生态保护理念。此外,借助腊八节,无论佛家还是道家,回报社会佛缘广传,道缘接续,也是与信众互动的大好时机,可以社会大众感受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历史的久远和内涵的丰富。

至于“祈福喝粥备年货,过了腊八就是年”,指的是腊八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以冬祭为序曲,以腊八为标志,辛劳一年的中国人又开始进入一年中大节的倒计时了。

202215日于沪上“凝风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