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阴气自半!有这些症状,提示你该护阴了,3个滋阴特效穴赶跑阴虚!

 皆可27r89u8zh2 2022-01-05
大家好~今天是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了,不知道大家假期过得怎么样呢?

在过去一年,白术给大家分享了很多中医健康养生知识,在文章里呢,多次提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相信大家也都听过这个出自《黄帝内经》的最经典的顺时养生理论。

那么到底有多少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我还曾听有粉丝疑问,冬天那么冷,不应该补阳吗?为什么是养阴呢?

今天我们就讲讲究竟为什么要秋冬养阴,又该如何养好一身阴精,滋润一冬。不了解这些的朋友一起往下看看吧~

图片
图片

阴是什么?


咱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阴”:

在中医的理论中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是初始之本,血、津液都属于精,阴者,其性属静,又可成形,是人体潜伏在内的精微物质,又称“阴精”。
 
如果说阳气是体内的太阳,可以温煦体内任何寒冷、湿冷的角落,那么“阴”即是体内起到滋润和濡养功能的精华它可以柔润五脏,润泽皮毛、肌肉,充养骨髓和脑髓,润滑关节、眼、口、鼻等,灌溉五脏六腑。
 
人就像一株植物,既需要光线(阳)的温煦,又需要甘霖(阴)的灌溉,才能达到健康平衡的状态。

图片

图片
图片

冬季阴冷,为什么还要“养阴”?


这就要联系到夏天了,炎热的天气让人流出大量汗水,汗是咱们身体里宝贵的津液,也归为阴。

过了炎热的夏天,人体已经流失了大量的阴血津液,因此入秋的时候普遍出现阴虚阳燥的表现。比如口干、口渴、喝水也解不了渴,手脚心热,心烦失眠……

到了冬天气候干燥,也会加重阴虚, 所以冬天要及时养护阴精。
 
另一方面,冬季养阴,也是在为开春阳气升发做储存敛藏,准备了足够的能量和营养,有助于促进阳气升发,就不会在开春时出现后备能量亏空透支的情况。

图片
图片

人一旦阴虚,就会百病丛生!


《黄帝内经》: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中年之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很多人因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减弱,精血化生不足,身体逐渐消瘦,出现阴虚血少之症,故古代医家有“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说法。

阴虚,是指机体的精、血、精液等阴液不足。

由于阴液的亏虚,一方面出现阴液的滋润、宁静的功能减退;另一方面阴虚不能制约阳气的升动,阳气相对亢盛,从而形成虚而有热的阴虚内热、阴虚阳亢的状态。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脏阴虚症状有什么不同


阴虚可以累及各个脏器系统,导致肺、心、肝、肾、胃这五脏不同的阴虚。

一、肺阴虚

当肺阴亏虚时,虚热内在消耗水液,导致肺脏出现一派热象。通常表现有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即使有痰也会干燥或者痰里带血,舌红少苔等。

二、心阴虚

心阴虚多由阴液亏虚,心神失养,常表现为心烦,心悸,失眠,多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

图片

三、肝阴虚

肝阴虚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两目干涩,潮热有盗汗,口干舌燥,视力减弱,胁肋部有隐痛等。

四、肾阴虚

肾阴虚主要表现为膝盖酸软而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口干等。此外,肾阴虚的症状男女有些许区别,男性体现在有早泄、遗精现象,女性则表现在月经异常,经量减少或者闭经。

五、胃阴虚

胃阴虚主要表现为胃脘嘈杂,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干呕,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图片
图片

三大滋阴特效穴


说了这么多关于阴虚易引发的问题,大家一起要引起注意。给大家分享3个滋阴的特效穴,用好他们,赶走早衰、失眠、便秘等,不再怕阴虚!

 1、照海穴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照海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所以艾灸按摩照海穴,有滋补肾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图片

位置:足内侧缘,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按摩方法:每天每穴按揉2次,每次10分钟。

❀ 2、太溪穴

太溪是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和原穴,输穴就是本经经气汇聚之地,而原穴也就是本经经气较大的“中转站”,太溪穴合二为一,所以太溪穴处肾经的经气最旺。

足少阴肾经在五行中属水,肾主水,所以刺激太溪穴能够很好地发挥“补水”,也就是滋阴的作用。

图片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摩方法:每天每穴按揉2次,每次10分钟。最好在晚上9~11点按揉,因为这个时候身体的阴气较旺,可以“相得益彰”。

❀ 3、三阴交穴

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补三经之阴,也就是补肝经、脾经及肾经之阴。主要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肺阴虚和脾阴虚的人

女性长期坚持艾灸此穴可以活血祛瘀、滋阴调经,通调一切妇科疾患,还有美容的效果。

图片

位置:小腿内侧,足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中。每天按摩2次,每次5~6分钟。孕妇忌按。

图片

除了这3个特效穴的推荐,提醒大家,冬季可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注意,让身体收藏阴精、润养五脏。

1、注意饮食

多进温食,要注意节制冷食冷饮,注意饮食卫生,也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可以常吃些赤小豆、薏苡仁、白扁豆、山药等有健脾除湿作用的药食两用之品,也可以服用一些含有麦冬、大枣、沙参、石斛、玉竹等具有益胃养阴作用的药膳药粥等。

图片

2、注意睡眠

睡眠时阳气内收于阴,拥有高质量的睡眠才能使阴阳调和、精力充沛。

要注意养成早睡早起的规律睡眠习惯,午睡时间注意不要太长,临睡前应避免进食、饮茶,也要避免情绪激动,而睡前用温水泡脚,睡时以正确的睡眠姿势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3、注意补水

干燥的秋冬季里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

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现在应该适当加量才能保证体内对于水分的需求。睡前半小时和早晨醒后喝一杯水最有助于清洁血管,稳定血压和防止动脉硬化。

图片


图片

冬天是一年养生的黄金期,尤其小寒将至,大家更要注意保养身体,健康度过寒冬,快乐的迎接虎年新春的到来~转发这篇文章提醒身边的朋友吧~

温馨提示:相关病症需要进行辩证调理,用药需遵医嘱,切勿盲目施灸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