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评课,想起我朋友圈里有陈大伟老师,提出了观课议课的思想,我也有一本他的书,看过好多遍。不敢高攀,他和我几乎没有交流,但我经常看他朋友圈,获得观课议课的思想源泉。 为什么扯到他上去了呢?因为这位老师提出了评课的问题,让我想到陈老师已经把评课推到了观课议课的高度,再来说评课,似乎成了往后拉。但实际上,能够真正观课议课的学校据我了解是少之又少。所以,还是得从评课说起。 评课应该怎么评?这位老师问。 至少,把老师都评哭了,不应该是真正的目的。只能说缺点,也有点太极端了点。我想,这位老师问我这个问题,肯定有这方面的顾虑和疑惑。 评课应该怎么评,四平八稳地说,当然就是说说优点再说说缺点,让上课老师看到进步的空间,让听课老师看到学习的地方。但这种评课,清汤寡水,有点今天天气哈哈哈的味道,看来扎扎实实,其实浮夸虚假。 上课的目的,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发展是可观察可测量可分析的,这种发展可以拆分为课堂教学目标,细化为具体微观的步骤与过程。 听课就是认真观察这种目标与学生实际是否相符,目标与过程是否契合,目标与发展是否同向;达成目标的方法是否恰当,达成目标的过程是否有充足的逻辑闭环,达成目标的步骤是否高效高质。 评课就是把以上的观察作客观的描述,深度的剖析,合理的分析,充分地表达,清晰地呈现。 要做客观的描述,就要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不戴有色眼镜,不存先入之见,更不能为挑毛病而挑毛病,为“刺激”老师而听评课。 要作深度剖析,就要有充足的理论准备,深厚的学养作铺垫,扎实的专业知识作支撑,宽广的学识为支架,说话有理据,评论有高度,指点有深度,指出问题要有长远视角。 要做合理的分析,就得从目标—方法—效果为坐标系,纵深挖掘,整体看待,逻辑统一,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深入浅出,分析到位。 充分地表达,就是把观察与分析统一起来,把局部与整体统一起来,把优点与缺点统一起来,把教与学统一起来,完完整整地充分到位地表达出来。既不要仅仅聚焦优点,也不要仅仅聚焦缺点,既不要仅仅聚焦于教,也不要仅仅聚焦于学。 清晰地呈现,就是说话不要含含糊糊,不要遮遮掩掩,不要左右逢源,不要似是而非,不要犹抱琵琶半遮面。 另外,除非特殊情况,我一点不赞同推门听课。因为这是对人的一个基本尊重。有个网友告诉我说:我曾被学校派去推门听课,但我还是不喜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