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你的读书计划是什么?快来看教师专业阅读的正确姿势 | 荐读

 劳动者2010 2022-01-06

民小编说

读书使人进步。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是我们真正做到了吗?新年伊始,正是开始计划的好时候。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作为教师,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书以及怎么读书——

在一次新教师培训中,笔者曾问:大家现在正在读什么书?读了多少书?

老师们反馈的情况让人十分惊讶!甚至有的年轻教师说,从初高中到大学读书已经读够了,也够累了的,现在参加工作了,也该歇歇了,还需要读什么书呢?青年教师的这种心态令人忧心!

如果说课堂是教师的根,那么,教学理念则是一个教师的魂。教学理念怎么形成?一靠实践,二靠阅读,三靠思考。教师成长的路千万条,但是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最直接、最简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为什么特别强调教师要多读书呢?

做好教师工作之需要

阅读对教师的特殊性,是由这个职业特点决定的。很早就有“一碗水与一桶水”的说法。现在是信息化社会,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知识折旧率”:一年不学习自己知道,两年不学习同事知道,三年不学习学生知道。

没有厚积就没有薄发,没有深入就没有浅出。火山爆发之所以壮丽强劲,是因为它聚集了巨大的能量。名师之所以能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成绩,是因为他们不间断的读书学习和知识积累。

实践证明,读书少是造成教师专业成长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的教师手中除了一本教材、一本参考书以外,什么都没有。在一些学校绝大多数教师整日被“正统”的作业或各种上交材料所包围,他们很少去看课外书,甚至现在一些教师培训注重的也是听报告或讨论,忽视教师个人的读书。这种文化现状势必造成教师专业上的“贫血”。

专业成长之需要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阅读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如果一个教师不读书,他就不能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走得很远。换句话说,优秀教师首先应该是个读书人。

一位优秀教师谈到自己的成长时说:“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想用四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我的成长史就是完善知识结构的阅读史,我的成长史就是笔耕不辍的写作史,我的成长史就是课堂实践的磨炼史,我的成长史就是持续反思的研究史。在这四个维度所构成的框架中,就我自己而言,大量高品位的阅读应该是我成长的一个最关键的、最根本的要素。因为持续不断地阅读可以使知识结构不断趋于完善,可以使教育写作走向开阔与丰富,可以使课堂实践不断循环上升,可以使教育反思不断走向纵深。”

几乎所有的名师,都在持之以恒地做一件非常普通但又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读书,大量地、范围广泛地阅读。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这是公开的秘密。在“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调查问卷”中,80%以上的“成长力教师”都提到了专业阅读,并且把它放在了促进自身成长的首要位置。

精神发育之需要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当你把书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对很多事物的理解会融会贯通,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害怕深度阅读,那是你通往未知世界的路。如果你害怕深度阅读,你就自己给自己关上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它会让你的阅读更有质量。

提高教学成绩之需要

提高教学成绩是每个教师的需求,如何提高呢?读书!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课内容很丰富,其实是我平时注意积累,注意从读书中获得更多知识,从读书中找到迅速提取信息的方法。”

教师读什么书?

学海浩瀚,书山茫茫,人生有限。读书学习、积累资料不能四面出击,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学习优势、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读,有选择地积累。

·职初教师可以读一些案例、方法类的书籍,帮你很快上路。

·骨干教师可以读一些基础经典理论书籍,让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自己。

·卓越教师要沉下心来,多读文史哲类的书籍,增添生命底色。

不会进行专业阅读是教师读书的另一个突出问题。从读书类型和读书方式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教师不会进行专业阅读,阅读的书籍仅限于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杂志等,而对教育类的专业书籍很少阅读,阅读的深度、广度很有局限,对自身阅读缺乏整体性的谋划,破碎而充满错误,这样不科学的阅读,严重影响了专业发展。

图片

教师怎样读书,尤其是专业阅读?

读自己专业相关的书

读专业相关的书是安身立教之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都应读好。名师都十分重视读专业相关的书。

比如全国名师吴正宪就高度重视研读教材,她说:“那个暑假,我从研读教材入手,找来第1至12册教材,用了整整一个假期,把全套教材所有的例题、思考题及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全部做了一遍。我不断地查阅大量的参考资料,并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整理出知识网络图,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学习笔记。至今,20多本写满密密麻麻学习体会的笔记本和教学随笔,还珍藏在我的书柜中,两次乔迁新居,我忍痛割爱淘汰了不少书籍,但那些发黄的笔记本一直与我紧紧相随。”

读教育报刊

发表在教育报刊上的文章,展现了一线教师和教研科研专家的教学经验精华或先进的教育思想。这是教师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学习方法的源头活水。

在一所边远山区的小学,有一位从师范毕业不到两年的青年教师,在他工作后的一年多里,没有参加过一次区、县级的教研活动,然而他的课上得很有教改特色,后来组织派他到各区上了一轮巡回示范教学课,反响很好。他还获得了县、市级的优秀教学经验(或论文)奖。

为什么一个刚分配到山区的青年教师,在既无人帮助、指导,又缺少教学资料、教学仪器的情况下,能上出教改优质课呢?他的经验就在于学习别人的经验时,主要在“破”字上下功夫。他订了杂志,杂志上介绍的方法和经验,他先是认真学,后是反复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读教育经典

真正的教育理论永远不过时,总是那样永恒而平易。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阅读欲就是我的生存欲。”他在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书籍和教育书籍的同时,潜心研读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以苏霍姆林斯基为榜样,把自己整个的心灵献给了孩子们。

读中小学生的“书”

学生的作文、日记、文艺作品、作业,无论是发表的还是没发表的,都要认真读,细心品味,你会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读人文书籍

教师既要读专业性的学科著作,也要读综合类的“科外闲书”;既要读短小的“豆腐块”,也要读高深“大部头”。

如一位教师说:“我读教育专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闲书’《一千零一夜》《乌丢丢的奇遇》,还读自费订阅的《读者》等,我一边读,一边认真地做摘抄和反思笔记……细读精记开阔了我的视野,启迪了我的思想,厚实了我的底蕴。”

读人文书籍包括:阅读文学名著、名人传记,常看些小说、散文,鉴赏品评并抄录诗、词、曲、联精品及格言警句,经常翻阅并熟记常用成语典故等。这会不断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自己的文采。

读现代有影响力的教学理论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这是研究由经验引起的变化如何发生的一种学习理论。它强调机体对当前情境的理解,知觉的动力和学习的动力原理一致,将认识认知具体、形象化。由于大脑神经系统结构和进化的不同,人和动物具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力。

(2)建构主义理论。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同化、顺化和平衡。

(3)多元智力理论。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而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内省智力,后来,加德纳又添加了自然智力。这一理论被称为多元智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存在单纯的某种智力和达到目标的唯一方法,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发掘各自的大脑资源,这种为达到目的所发挥的各种个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挖掘并保持学习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总之,教师仅仅依靠一本教材、一本参考书去上课、打天下,肯定是不行的。正如教师吴樱花的切身体会:

作为教师,增进内力绝不仅仅是吃透一本教参,也不能局限于本专业知识的融通,我们需要横向跨界、拓宽视野、开阔胸襟。只有挖掘自己的学习力并保持学习力,我们的教育随笔才能摆脱平面循环的僵局,进入螺旋上升时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