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30公里不逛街,只为吃一碗面?
没有任何秘方,自称是最普通的面馆?
“十里晓烟破,数声召稼钟。”作为一座有着500年历史的古镇召稼楼,古色古香的城墙瓦楞融入进小镇的每一处,在这冬日里渲染着最人间烟火的氛围感。
而这里不仅有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更打动人的是这里承载着许多海派饮食文化。
小镇的兴东街、平西街上各类耳熟能详的特色餐饮应有尽有——屋有鲜、老八祥……还有各种汤圆店、汤包店、糕团店,做的都是上海小囡记忆里的味道。
一边游览古镇美景一边品尝上海特色美味,这几乎是大多数人的常规操作。可对于有一部分食客来说,他们来召稼楼的目的纯粹就是来吃碗面?
“我第一次就是奔着这家店来吃面的,后知后觉想起来这里是召稼楼。”你还别说,反射弧这么长的食客,对于这家小店来说不在少数。
小店的营业时间只有短短几个小时,做到下午一点半就歇业了,许多老食客会提前一个小时驱车来这里。
免费提供的茶水都是老板花心思调配而成的,里面加入了青桔等以及其他近十种天然植物煮成的凉茶,口感微酸微甜,十分清爽、解腻。
老板给小店取名“青桔一碗面”,“青桔”是上海话“亲戚”的谐音——用最健康和好吃的东西来招待客人,就像亲戚一般。
你以为老板只是和你“套近乎”?做面,人家是最实在的。
老板开店只做午市,短短几个小时牛肉牛筋面就要被卖出近百碗。被问到这面里有没有什么秘方,老板耿直回答说:就是碗普通牛肉面,没什么花头。
每桌必点的牛肉牛筋面能有多“普通”?即使最近牛肉价格涨得厉害,老板用料依旧很舍得,满满一大碗面条,牛肉加牛筋占二两多。
牛肉选用的是口感较为软嫩的牛肋排部位,经过高火炖煮2小时之后,连筋带肉都变得更加酥烂、入味,完全不用担心精肉会卡牙,小朋友吃起来都没有负担。
为了让牛筋的口感软糯入味,老板会先在家煮上4小时再拿到店里一直小火煲着,让它充分吸收汤汁的精华。
和大多数本帮面馆不同,老板只做粗面,不做细面。“小时候吃的面都是粗面,没有细面的。”自己开了面馆之后,他依旧保留了记忆里的味道。
面团中不加碱水,靠中和高筋粉、低筋粉的比例来增加面条弹性,使它的口感更加劲道且蓬松,放久了也完全不会坨。
上海人对辣肉面有着特殊的情怀,咸甜微辣的口感成为大家一致的偏爱,懂经的食客尝一口肉丁就能知道这碗面正不正宗。
一碗辣肉面最出彩的在于这个大小均匀的辣肉上,绝对是肉丁派吃货的最爱。用猪腿肉剁成的肉丁用小火熬煮4小时,口感软嫩又不缺乏弹性。
相比肉糜,小编更站肉丁~光闻到那个鲜辣刺激的味道,食欲就被激发了,大块的肉丁混合着劲道的面条吃起来更过瘾!
杜老板说,在他小时候,肉皮汤只有在很重要的宴席餐桌上才会出现。那时候都讲究真材实料,顶多就是在肉皮里放些猪油增加份量,而现在纯手工的肉皮越来越少,市面上卖的肉皮很多都是以次充好。
为了继承父辈的老手艺,也想保留小时候的味道,他很大一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做肉皮上,这也是小店的休息时间比营业时间还长的原因。
和现在多数见到的熟皮制作出来的肉皮不同,老板将新鲜的生肉皮放油锅里炸,不用多次过油锅,肉皮吃口香没有油薅味,而且弹性十足。
生肉皮炸出来的卖相不太好,每100斤肉皮挑挑拣拣,最后只剩下20斤品相不错的能拿来售卖,价格虽高但品质绝对有保证,有的回头客一买就是好几斤。
“拍面就好了,不用拍我。”面对镜头含蓄且低调的杜老板,却唯独记得那些关于食客们的“琐事”。
回忆起这些故事,杜老板滔滔不绝,而这些故事的主人公也和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正如店名所表达的——来者皆是客,客人皆是亲。
青桔一碗面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召稼楼古镇保南街63号
营业时间:8:00-13:30
文/栗子酱 图/王海华
内容合作
微信:tzsh2021
淘最上海 告诉你喜欢上海的理由
217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