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开展应以杜威教育哲学“做中学”为基本方法

 能达藏经阁 2022-01-07

创客教育的“创”“造”精神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通过创客活动获得并积累经验的创客教育,强调动手做与社会的联系,这恰与强调“经验”与“社会”的杜威经验哲学思想高度契合。以杜威经验哲学的视角审视现阶段中小学创客教育,有利于从更深层面剖析创客教育,并从理论上指导我国创客教育的发展。

一、“做中学”:创客教育的经验学习

杜威的经验哲学和创客教育都强调“做”以及积累“经验”的重要性。在杜威的哲学乃至教育思想体系中,“经验” 都是最核心的概念。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经验”这个概念,杜威提出了辨别经验的两个原则——连续性原则和反身性原则。根据连续性原则,每个现在的经验既是过去经验的结果,也是未来经验的基础。因此,经验是连续的,也是不断增长的,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根据反身性原则,在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内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经验发生的场景,个体不仅要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而且要主动反思自己行为的结果,否则个体便无法学习。从这个角度看,经验必须是自反的,而不是单纯地对外界做出反应。也就是说,学生积累经验的过程是一个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长久连续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必须对自己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反思,以期获得具有教育价值的经验。由此可见,具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必须是智能的,所谓智能经验就是学生在通过对已有经验的判断获得将来经验的连续性以及通过对现有情况的把握降低对将来经验的消极影响这一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独特体验。

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创客教育与杜威经验哲学提倡的重视社会经验学习的教学活动存在两个共同之处。一是教育目标都是动手做项目,而不是概念意义上的学习;二是开放的以社会经验为背景的教学设计,保证了学校与社会经验的连续性。“做中学”强调“做”以及积累“经验”。杜威认为,教育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使个人的特征与社会的目的和价值协调起来的问题。创客教育本质上可理解为如何实现学生的创意与社会需求和价值的协调。在杜威看来,“做中学”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做中学”要求学生在实验、练习、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动手动脑的活动学习知识,学习内容从“生活”开始,即“个人与种族的全部经验”。那么,创客教育如何通过“做中学”积累有效经验是从杜威经验哲学分析创客教育的重点。“做中学”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创客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选择创客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保证创客教育质量的核心。现阶段,创客师资匮乏意味着中小学阶段的创客课程大都由信息技术教师主管,这些教师对“做中学”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解通常没有从教育学的专业角度进行思考,单单通过学习器材或设备确定教学内容的形式普遍存在。

美国学者库伯的经验学习模式是在杜威经验哲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模式同样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创客教育中,为“做中学”提供理论支撑。杜威在1938年就提出了“学习等于经验加反思”,库伯吸收了这种“经验与反思构成和促进学习”的观点,将杜威的“反思”过程分解成观察、反思两个过程,并增加了“形成抽象概念”这一环节,构成了著名的库伯经验学习模式。库伯认为,经验学习是一个在经验的转化中产生知识的循环过程,包括具体的经验、对经验的反思、形成抽象概念和行动实践等四个环节(如图1所示)。形成抽象概念与主动实践是现阶段创客教育需要加强的两个环节,是打破现阶段器材指导创客教育教学瓶颈的关键。

文章图片2

Kolb经验学习模式呈现了学习者一个循环的经验学习过程。杜威经验哲学视域下,创客教育的“做中学”可以借鉴这种学习模式进行科学的创客教育教学。教师应让学生处在一个“具体经验”的创客学习环境中,这是学生感知创客的重要信息源。“具体经验”的场所可以是积累直接经验或者间接经验的实体或虚拟的环境,可以依据不同的创客目标或类型进行选择。现阶段各式各样的创客空间就可充当这样一个“具体经验”的环境,运用数字化工具、现代化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开放空间是现阶段创客教育做得较为完善的部分。在具体环境中,学生一方面通过体验进行思考,对获得的新经验进行抽象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形成概念;另一方面通过与自己过去经验的结合进行“反思观察”,这一过程通常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诱导的方式是学生主动思考、形成概念的最佳途径。现阶段的创客教育往往仅停留在这两个阶段内,以项目学习的方式进行创客教育,缺乏经验的连续性,也缺乏使学生主动提炼、举一反三抽象化概念的过程,因此难以达到学生主动实践的效果,即使创客教育始终标榜的是学生自己创造。

二、“教育即生长”:创客教育的社会性目的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另一个重要观点,由于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杜威又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观点,认为“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教育即生活”与“教育即生长”两者是同一个意思。教育就是生长,没有教育,就没有生长,而生长应该有一个社会性目的,即最终是为步入社会、融入社会、解决社会问题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为能使学生个人的能力得以解放的生长始终指向社会目的。从经验维度可以发现,杜威哲学更强调生存层面的现实议题,结合经验哲学和民主主义思想,杜威将教学活动理解为任何形式的连续不断的活动。在杜威看来,这种活动有着广泛的社会内涵,而任何教育活动都具有这种连续性质。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也不是文学,而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

创客教育有以下特点:第一,创客教育产生于社会,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发了学生尝试动手做的潜力,以项目学习法开展创客教育的主题大都来自于生活,创客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体验生活、动手实践、联系社会的过程。第二,以创造为核心的创客教育强调造物,用杜威的教学观点解释创客教育,即创客教育强调的造物就是学习的劳动成果,如现阶段中小学盛行的木工创客课程,学生体验木工活动就蕴含在现实社会活动中。

创客教育作为创新教育的一种模式,如何强调其社会性目的,是用杜威经验哲学分析创客教育的难点。从狭义上看,创客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做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素质教育。但从广义上看,创客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创客精神和创新素质。杜威认为,教育必须从心理学角度探索学生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创客教育也必须遵循这一教育的基本规律,在中小学阶段以尊重学生固有的本能、兴趣和需要为基础,使每个学生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健康生长,儿童有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素材并指出起点。中小学创客教育的社会性目的实际上是将肯定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作为基本任务,这种创造性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学校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

学生的创造性最初都源于好奇心。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起点,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培养学生对创客的兴趣与意识应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比起过早地向学生灌输脱离生活实际的高精尖技术,以简单有趣可操作性强的基础创客为切入口则更为合适。现阶段,特别是示范学校的创客空间往往一味地追求现代感与科技感,创客空间的展览区域被过分强调,高端无人机、机器人等并不会被小学生实际接触的高科技在创客空间较为常见。因此,以杜威经验哲学进行具体分析,小学阶段并不一定要建设全面系统的创客空间,而应将重点放在创客课程的开发上,用教学指导教材,用教材指导教学器材,让学生真正接触创客、爱上创客、玩转创客。小学阶段的创客课程完全可以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在日常的教学与游戏环节中有意识地适当渗入创客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解创客,从小培养学生创客的心理意识和意志品质。

与小学生相比较,中学生的兴趣更为广泛且稳定,他们的自我意识已基本形成,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与自控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平,对其创客教育的社会性目的应随之“生长”。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更适合创客教育的开展,创客教育的形式本应更加丰富多彩。但现在实行的高考制度使中学生将重心放在升学上,导致创客教育难以在中学系统开展。以杜威哲学思想的社会性目的来分析,中学的创客教育应以创客能力的增强为目标,如果说兴趣是小学阶段的重点,那么培养技能是中学阶段的任务。中学的创客空间应更加注重开放的特性,利用开源硬件平台实现学生可参与、研究、修改、再创造的过程,以此接触社会、理解社会。此外,将学生升学与创客教育挂钩,强调科技竞赛也不失为一举两得的方法。创客教育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教育即生长”的社会性指向肯定了创客教育的重要性。在创客兴趣培养的基础上,技能的提升能巩固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对未来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学校即社会”:创客教育氛围营造

“学校即社会”也是杜威教育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与传统教育观点把学校看成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或世外桃源有所不同,杜威认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一种社会的生活形式。在杜威看来,学校不应该仅仅被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科目、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而应该根据具体的社会需要,挑选出几种主要适合学生的社会生活,结合学校教学,使学校的生活成为社会生活的缩影,而学生在参与这类学校活动的过程中,在应对国家社会的种种需要与问题上也做了预备。因此,学校能提供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氛围,而不会与社会生活相隔离。具体来说,积累社会经验需要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既包含了有机体对环境有所作为、采取行动,又包含了有机体承受这个行动的结果以及环境的改变。

现阶段创客教育的热潮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商机,造成不论有无资质的企业或机构都想趁“创客”来分杯羹的乱象,以教学器材或设备等现代技术来决定创客教育的开展明显偏离了创客教育的初衷,过分注重外在环境的限制而忽视了学生本身,这与创客环境的营造初衷明显不符。创客教育开展的形式是典型的“做中学”,要求将动手落到实处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用器材指导教学的做法是对教育的本末倒置,强调杜威经验哲学“学校即社会”在创客教育中的重要性,有利于创客教育的切实发展。另一方面,创客教育产生于社会,学校单个创客空间的建立、规划以及器材采购远远不是创客氛围营造的重点,要想达到“学校即社会”的效果,就必须从各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学校创客环境应紧密联系社会。中小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毋庸置疑,学校是为学生提供适当环境刺激的最佳场所。现阶段中小学创客教育的环境构建将重心放在了创客空间的搭建上,创客空间的选址、预算、制度、材料、资源都是校园创客空间考虑的重点,但以“学校即社会”的角度考虑中小学创客教育,这样的创客空间并未达到要求。创客教育的开展需要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中,以良好的校园资源与生存环境作为依托,而不是仅仅体现在每周一次的创客社团课里。通过创客文化墙、智能教室和先进教学设备体验等多种形式,才可在学校里营造一个适宜于培养学生创客精神的社会环境。杜威认为,当学校能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使得每一个学生成为社会的成员,用环境去熏陶学生,并授予他们有效的自我指导工具时,才会拥有一个有价值且和谐的大社会。

其次,创客教育的实践应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中小学创客教育发展过于迅速必然带来创客教育庞杂混乱的问题。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木工、激光切割等各类项目都成为创客教育的宠儿,而这些项目中包含了形式多样的具体实践。草根特性决定了并未兴起于教育系统的创客教育有着过多不确定的可能性,如没有清晰限制的创客市场快速发展,创客器材与设备的迅速扩张给并不了解创客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困惑。因此,现阶段中小学创客教育很容易走上器材指导教学的误区。学校应借鉴杜威“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哲学思想,充分发挥其创客环境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课内外创客实践活动,创造更多与社会联动的机会,让教育工作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使材料工具具有社会意义。在此基础上,将学生视作创客课堂的真正中心,以改善社会生活、解决社会问题为目的设计创客教育,选择创客工具。

最后,创客教育的开展需要社会各方面支持。中小学创客教育要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需要政府、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与支持。“学校即社会”,学校创客教育不仅仅需要学校方做出努力,还需解决创客与社会民主有效融合的问题,需配合其他各界完成科学系统的创客教育构想。第一,创客教育需要合适的师资队伍。现阶段专业创客教育师资相对匮乏,大多学校将创客教育的重任仅仅委托于信息技术教师或科学教师等兼任,这样的安排造成创客教育任务繁重而人员明显不足的问题。对此,学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寻求校企合作的新创客教育模式。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与创客企业夏令营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第二,需要向家长普及创客观念。创客教育作为2015年兴起并快速发展的新型教育,其重要性还未被家长普遍接受,特别是创客教育的地域差别明显存在。对此,学校应积极为家长提供了解创客的机会,开放创客家长活动日、建立学生创客互动基地、举办创客成果展等,以此构建和谐的家校互动的创客教育环境。

总之,我国中小学创客教育的开展应以杜威教育哲学“做中学”为基本方法,完成创客教育智能经验的积累与创造;以杜威教育哲学“教育即生长”作为社会性目的,深化对创客教育的理解;最后辅以杜威教育哲学“学校即社会”的创客环境营造,构建适于创客发展的大环境。

文/殷朝晖 王 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