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课展 || 临沂大学美术学院2020级书法学本科2班篆书结课展

 朝歌淇水悠悠 2022-01-07
来源:临沂大学美术学院

图片

教师简介

图片

彭作飚,山东临沂人。1993年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2010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图片

学生作品赏析

图片

刘进力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东汉·蔡邕) 临字,创作,应先疏散怀抱也,收敛凝神在后,继而执笔。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彭师授课之时,言传身教,笔法,字法,章法,事无巨细。梦英、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诸位名家之趣事如漫天繁星划过课堂。

印象最深的当属清篆,乾嘉朴学大盛,金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碑学兴起,帖学寿终正寝,世纪末的思想变异及西方艺术思想的侵袭等诸多因素猛烈相撞,造成了晚清篆书纷杂的面目。

赵之谦评邓派书家的天分时曾说:“邓天四人六,包天三人七,吴让之天一人九。”吾辈应自勉,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刘一涵

赵宦光《寒山帚谈》曰:“字须遵古,古文烦,惟篆可法,上以溯古,下以通时,篆明而诸体具,故先字义以冠诸帖。”通过对篆书课程的学习,使我体会到篆书的婉转流美。

彭老师带领我们对七本字帖进行了临习与讲解:邓石如以隶作篆,上紧下松,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吴让之取法邓石如,用笔浑融清健,篆法方圆互参,体势展蹙修长,有“吴带当风”之妙;赵之谦以碑入篆,欹侧取势,结字让头舒脚,仪态百变。梦英篆书不同于二李,直接落笔,注重曲线,强化提按,左右宽博,富有情趣。《天发神谶碑》起笔方重,有隶书笔意,转折处外方内圆,下垂处呈悬针状,森森然如武库戈戟,凌然不可侵犯。这是一段非常值得且收获颇丰的学习历程,不仅使得我对篆书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锻炼了控笔能力,提高了线条质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高润兴

此次篆书课程,我将主要精力放在清篆上,颇有收获,以下通过书法三要素进行简要总结。

首先笔法,清篆的几位代表人物多精篆刻 ,彭老师曾言"优秀的篆刻家,对细节有很强的把控能力。"加之清篆又为墨迹,故这次篆书学习对起收笔,中段行笔,以及笔锋的翻转有了更为细腻的理解。其次结字,吴昌硕、赵之谦等人都是将行草书与篆书融合,我了解到篆书不仅是单纯平正匀称的空间排叠,也可以偏向一种松活灵动的处理。最后章法,我在还原一部分原章法的同时尝试着与时下展厅式的书写形式相结合,尝试做到借古开今,融会贯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闫慧

张怀瓘说:“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篆书结构淳古,其婉转精妙的特点赋予篆书无穷生命力。从邓石如的舒畅凝练,到吴让之的舒展飘逸,再到赵之谦的奇倔雄强,每一本帖都给我以启发,让我对结构布白安排以及流畅圆转的笔法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子昂

孙过庭《书谱》说:“篆尚婉而通。”书篆唯有中锋方能立骨 ,笔画圆实劲健,畅达无碍,此乃正宗古法,风格神采所系。从甲骨文的出现到秦篆统一文字,再到唐宋篆书升华,最后到清代篆书的高峰,五六个周的学习感受颇深。其中我尤爱清篆,“笔软则奇怪生焉”,所以邓石如写的篆书有不同的韵味,并且后启吴让之、赵之谦等篆书大家。用笔圆润爽利,线条通畅果断,结构合理,章法规矩,正是篆书课学得所在。希望今后的学习正如吴昌硕所题“与古为徒”一样,潜心深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于浩然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计白当黑”原用于书法理论,清代书法家邓石如称:“字划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赵之谦书画篆刻全能,被称为“全能战神”,吴昌硕次之。

彭老师课中指出:“有  '感性、理性’两种的临帖方式,起收笔的表达方式,要从笔法、字法、章法上来看字帖,应学技法、看原理、学会卡位,整体固然重要,但往往有时在细节的处理上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量变促质变,观细节、勤习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李雨晴

“周籀大篆十五篇,体制渐与苍史殊。秦兼七国有天下,混一土字同书车。”——取自欧阳光祖《赠篆书吴全仲古风》

近些日子跟着彭老师进行了短时间的篆书学习探讨,深度游在其中,更感悟到篆书的魅力。“笔软则奇怪生焉”,邓石如写的篆书有不同的韵味,并且后启吴让之、赵之谦等篆书大家。进入三国魏晋时期后,篆书渐渐式微并走向没落,只有少量典范作品流传后世,最有名的是吴国皇象所书的《天发神谶碑》。

书法学习不仅仅是手上功夫,而且更要有对书法史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学习丰富历史文化知识,让自己肚子里有“墨水”,如此才能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综合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刘梦竹

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篆尚婉而通。” “婉而通”成为后世篆书评价的重要甚至是不二标准。“婉”意着“婉转”;“通”意着“通畅”。之前对于线条的理解一直很浅显,直到于婉转通畅的篆书学习中领悟到线条质感之解处,力透纸背。刚开始学习了秦代小篆,结体匀称均衡、用笔瘦劲挺拔,线条古朴又流畅,有端庄典雅之美。而后学习以碑入篆,有浓重的隶书韵味。最后学习以金文入篆,行草书笔意融汇其中。这几周的学习为以后的篆书学习打下了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付萌萌

“篆书者,文字之祖也”,篆书是我国古文字发萌最早并具有独立意义的书体,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于篆书历史的发展及其艺术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其笔画流畅、结构之美和古朴厚重之意都伴随着历史长河流传至今。通过对篆书的学习,在提升了自己技法的同时也充分感叹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书体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刘子涵

书之心,主张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笔端,未形之相也;书之相,旋去折进退,威仪神采,笔随意发,既形之心也。--《书法雅言》

这一个月以来的学习,打破了我对以往篆书的思维定势。本阶段的学习加强了我对线条丰富度的掌控,增强了我对处理整体章法的协调性。篆书作为五体之首,线条变化多端,均匀圆润,对线条质感要求十分之高,恰恰这也锻炼了我的定力和耐心。同时,在彭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也明白了字内空间的重要性,只有掌控好内白的结构分布,才能将字写的更精准。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希望以后书法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赵宸

在这短短几周篆书学习中,真的跟着彭老师学会了很多实用的知识。我一直对篆书的结构方面很头疼,王铎也曾说“书法贵得古人结构”,而在这几周里跟彭老师学到了从空间、结构、角度等方面的“理性分析”,令我觉得倍受启发。老师经常说我们不应该只学习写字的手法,更应该动脑理解学习的方法,我认为这十分重要。在这几周我认为我的篆书在结构、线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感谢彭老师的悉心教诲!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孔跃

傅山在《双红龛书论》中提出,“不知篆隶从来,而讲字学书法,皆谬也”“楷书不自篆隶而来,即怒态不足观”不仅是楷书隶、行、草皆是如此,可见篆书对于书法学习的重要。六周的学习时间,在彭老师的教导之下临习了多种风格类型的篆书,了解了各类篆书的风格特点和用笔方法,相较于一年级的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自己的理解,但是仍有很大的不足。篆书的学习对于篆刻和其他四体都有很大的帮助,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对之后的书法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永彩

历经一个月的篆书学习,时间虽不长,但收获颇丰。彭老师不仅在理论和技法上对我们进行了深刻的教导,而且还着重从笔法线条、单字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让我们对字帖有更深程度的理解。通过老师的点评以及和同学们的探讨学习,我在结构、线条以及用笔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篆书II课程虽然结束了,但今后还需要自己主动去花精力深入学习,在摸索中前进,去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杨佩瑶

篆书作为书法艺术发生的源头和其它书体的根源,占有特殊的地位,所以古人有“学书先学篆”的说法。孙过庭云:“篆尚婉而通。”可谓是对篆书用笔的深刻揭示。老师通过对书法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传授了我们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并补充演示了不同书体之间的字法用笔特征,使我对篆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韩昀格

“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篆书,是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之首。篆书结构均匀齐整,笔法瘦劲挺拔,曲线较多,直线很少,用笔圆润。根据这六周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中锋用笔,此笔法千古不易。“篆尚婉而通”,篆书重在锻炼线条和笔力,通过临吴让之、邓石如的篆书,我充分了解了篆书笔法的多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郭芃芃

“篆尚婉而通”是篆书的金科玉律。首先感谢彭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整个课程当中,我对于临摹《散氏盘》的印象最为深刻,借此也加深了对它的了解。

其单字结体的处理较为丰富,通过疏密避让以及长线条的使用,使其空间变化丰富。通过深刻学习,我发现我对篆书的理解还存在很大的局限,以后需要一边琢磨一边学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谢婷

唐代张怀瓘在其《书断》中说:“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这六周的篆书学习主要以学习清篆为主,从邓石如到吴让之再到赵之谦,让我更多的领略和感悟到篆书的精髓之处,并由浅入深的学习清篆与其他篆书的不同之处。总而言之,这六周的学习让自己对篆书有了更多的看法,课程虽然已经结束,但需要自己理解和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还需勤加练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涵

通过这六周的学习,我对篆书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在结构的把控上,更加的游刃有余,笔法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圆起圆收。在临习的过程中,我有出现懒惰的现象,在检查作业的时候就十分紧张,那是我唯一一次怕彭老师,结局当然是挨批了,不过也是那次,让我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也写出了自己该有的水平,所以很感谢彭老师的不包庇,才让我少走了些许弯路。在往后的学习中,我会一直记得彭老师的叮嘱,让自己的书法水平更上一层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溥文

清人《书法正传》说道:“古人以书名者,必通篆籒,篆籒所以为诸体之本。”篆书作为如此关键的一种书体,彭老师对我们的篆书学习是相当重视的。这一个多月的学习让我对篆书有了更深的感触,唐孙过庭云:“篆尚婉而通。”可谓是对篆书用笔的深刻揭示。然而,学习篆书仅仅做到了圆呵流畅是不够的,更要做到圆转自如、柔中有刚,做到柔与刚的有机统一。领悟此点又能苦心造诣才能有上乘之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董昊坤

篆书,诸体之本也。学习篆书对所有书体的练习都有很大影响。本学期学习主在清篆。通过通临《天发神谶碑》、《白氏草堂记》等清代名家字帖,抓住清篆特点上紧下松的特点收笔,清人篆书起收笔有的借鉴隶书,有的借鉴魏碑,字字婉转而通畅。彭师教我业精于勤,荒于嬉,脑思,手练,才可称之学习。

图片

图片

图片

编辑 | 李晓玟

责编|李嘉琛

编审 | 张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