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言碎语续11

 岳春光 2022-01-11

*课程研究,在中国来说本来就是半路出家,一知半解,鲁鱼亥豕。再加上方法上稀里糊涂,不明就里,结果自然是生搬硬套,强行推进——这就给那些玩弄概念,浑水摸鱼者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必然会落得一个邯郸学步的结果!

*跨学科学习当然比传统讲授更热闹,更有优势则未必。每一个学科的概念都是经过长时间发展而成的,这就意味着习得这些概念本身就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而不是靠简单的“语言概念”缝合而成的。单一学科的概念掌握不牢靠,跨学科的结果只能收获四不像。当然了,这要看每个人想收获什么。有的人就靠一时热闹来蒙事,对他们来说越跨越好,因为对听的人陌生,被追问的时候,好掩盖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所以,不是说“跨学科学习”的情况不会出现,而是要把握好跨学科的前提——精通某一学科(领域)之后。凡是无视这个前提大谈“跨学科学习”的人都是“语言缝合怪”。

*这个时代,人人都能发声,但由于信息不对称,这样一来就容易偏听偏信,在了解情况不全面的时候,每个人很容易陷入自己的刻板印象中去,然后就是证实性偏见的出现。所以获取更多资讯,延后判断就极为重要了。否则,一个人很容易被裹挟到信息洪流之中而无法自拔。

*同课异构,其实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土科研”方法,其效果跟以前大炼钢铁的小煤窑差不多。人力物力投入不少,产出没多少不说,还不顶用。

*很多人对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很容易把教学弄成哄着学生玩。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愿景,其实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有很多打着为了学生发展旗号的“伪学生视角”其实也是一种推销自己“私想”的话术和包装。

*我国目前在“课程”名义下出来的一些理论,大多是有名无实的,而且很混乱,因为课程本身是所有学习科目的总称,那么这些科目就不能在使用“课程”这个名称了,但架不住我国用语向来不讲究精准,所以就诞生了很多有中国语言特色的广义和狭义,想一想一个概念怎么才能既涵盖广义,又涵盖狭义呢?之所以这样其实是使用的人因为对概念的理解模糊,拿不准所致,结果自然是蒙着来的,当解释不通的时候自然就生发出广义说和狭义说了。

*大学里汉语文课程(姑且在这里使用这个说法),也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内容,严格地说,这个课程其实和中小学的语文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个区别在于中小学语文学科着眼于认识和养成基础性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而大学里的汉语文课程则着眼于文化知识范围扩展——虽然它们的相关表述里都有“语文”两个字。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类知识理论,是从国外搬来的。这些理论是建立在很多已经有成熟教学经验的学科上,比如化学,物理,生物这些学科。这些学科建设的时间比较长,大多完成了这些知识分类。也就是说,很多学科已经完成了从低级到高级的教学内容成长。但适用于这些学科的知识分类方法,搬到语文上来的话,由于来语文科学自身建设时间短导致的不成熟就不说了,主要是发展过程中又存在各种摇摆和偏向,所以拿这些知识分类来分析语文就行不通了——因为语文学科没有建设好基础的内容,没有办法做这样的知识提升。所以语文学科很多人谈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但一到具体的追问“哪些知识是陈述性的,哪些知识是程序性的”,这些人就说不下去了。这是试图用高一级的分类往下演绎的弊端,由于缺乏自下而上的知识归纳,这些知识分类根本就是毫无用处的。当被问到具体怎么办的时候,这些人不会去做自下而上的归纳工作,因为那样太累了不划算。据我观察基本上会有以下3类表现:一,认为学科知识能从所谓的“名师”身上找到,但问题是这些名师很多是为迎合某些专家的标准和口味而成名的,所以专家找到的名师根本代表不了实际教学的状况。二,对教师说,你们别问了,虽然我说不上来,但我的理论没毛病,你看别的学科都这样,你们应该先学这些系统的知识,至于管用不管用另说。三,这个理论说不下去了,转头再搬另一套不知所云的理论把问问题的人嘴堵上,反正国外理论那么多,国内的教师能掌握几个?等国内的教师弄明白了,时过境迁,也没地方去找我再问了。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吧,这就像一个装修队,可以为各种毛坯房设计很好的装修方案,这个装修队带着他们认为可行的方案到了另一个地方搞装修,发现这个地方的人还都没打桩开工,根本没有房子可以供他们装修。就语文学科建设而言,语文学科目前既不缺少心高气傲的制图家,也不缺经验丰富的装修者,它缺少的是实干肯干的施工人。学科建设没完成,添加各种花哨的装修只能导致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结果。


*语文作为一个学科根本不应该称作课程的,“语文课程”这种提法本身就是认识混乱的表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