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十二课:老子也玩谐音梗

 火岩山 2022-01-11
天下是个特殊的组织。有开始,有发展变化,当然也有终点。天下的开始,往往是一份约定,可以是天子与天的约定,也可以是天子与百姓的约定,在这个约定里,天子向天向百姓做出一些承诺:他将给百姓一个怎样的天下?是和平的富足的安康的幸福的还是动乱的贫穷的病态的痛苦的。也许只有承诺能够实现前者,才是天子得位的基础前提。天子上位,则需要一代一代地信守这个承诺,为这个承诺而工作。如果天子能够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地坚守最初的约定和承诺,把天下百姓的福祉挂在心头,努力地维持着社会的平安幸福,那么这个天下就可以比较恒久地传承下去。
天下的管理大致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一种是封闭式管理,类似单机不上网;一种是开方式管理,类似于联网运行。联网运行很精彩,但是对管理者的要求也高了很多。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多采用柔性管理,让天下处于自发光自运行明顺的状态,基本就没啥大问题。
 
天下是人的天下,人是第一主体。说到底,天下的素质和寿命决定于人的素质和寿命。而从五十三章开始,讨论的主题从组织转到个人。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假使我有点皮毛见识粗浅认知,那么我走在大道上,只会对前路的蜿蜒曲折而担心、敬畏。在这一句里,老子用了一个假设、一个比喻。假设是身份假设,就当自己是个不入道不得道的普通人。比喻是把修道比作行道,人的成长修道的历程,就像走在大道上一样。在“道篇”,不止一次写到,修道的过程是螺旋型上进的,事物的发展也是螺旋型的,阴和阳、有和无,玄之又玄,交替发展前进。因此,人修道成长的过程,就像前路的蜿蜒曲折。但是这个弯弯绕绕、曲曲折折,却会迷惑人,让人看不清终点,看不到目标,会让人以为这不是正确的道路。老子因此而对路的弯曲而敬畏、对行路者因为弯路而放弃大道而担心。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大道虽然弯曲,但是路面却很平整。也就是说修道的过程因为路的曲折而变得很长,但是并没有啥难度。对于修道而言,耐心远比能力更重要。但是,人总是喜欢选择走捷径,希望缩短前路的长度。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选择走捷径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人通过放弃人的社会责任、选择躺平的模式,以为这就是修道的捷径。朝甚除,彻底放弃了对天地君亲师的职责义务。朝,老百姓早上对长辈的例行问候;官员早上去上班,和天子讨论政事。“朝”这个行为彻底去除,意味着对社会和家人的职责义务全部放弃。田甚芜,劳动生产也彻底不干了,田地任由荒芜。仓甚虚,自己和家庭的生活也不再打理,没有规划计划,对常人常态化的生活形态也彻底放弃。
这类修行者后世很多,从这里看,老子那个时代已经出现了。《庄子》里好像有很多对这一类人的表扬。但是其实其中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区别的,学《庄子》的时候要很注意。这种人的后代与印度传来的学说一拍即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一股力量极大的破坏因素。
 
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这是选择走捷径的另一大类人的基本特征。服文彩,穿花哨的衣服。带利剑,装逼格,也可以理解为追求社会和政治地位。厌饮食,追求感官享受。财货有余,追求财富收益,把自己弄成大富翁。综合起来就是向外求荣、禄、奢、财的这一大类人,又可以分为四小类,后世分别发展出各自比较典型的社会群体。
第一小类,发展为玩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文人群体,这类人的修行就是博人眼球,成为社会注目的焦点。古代社会是洛神赋的作者、是柳永一类的人。现代社会则是明星网红演员艺术家作家等;
第二小类,马上封侯、加官进爵,通过对行政职务无止境的追求实现自我价值、光宗耀祖。
第三小类,玩家。玩物忘我之辈基本属于这类人,对感觉的追求无止境,他们对他们关注的门类有着谜之要求,直达强迫症的程度。玩琴玩基的伯牙、玩木匠入神的鲁班大约属于这类人。现代这类人特别多,他们玩房车、玩烟斗、玩相机、玩极限运动、玩红酒、玩文玩、玩瓷器、玩茶……玩到痴迷,号称个性自由云云。
第四小类,现代就发展为资本家、买办、金融家、企业家、老板等求财玩钱的主。
 
是为盗夸,非道也哉。以上两大类,其实走了两个极端。虽说他们都可以自称在修道,其实不过盗了个“道”的名号而已,不是真的行于大道不是真的修道。老子大约在这里淘气了一下下,玩了个“道”的谐音梗。那些把道挂在嘴上的,本质不过欺世盗名的“吹大牛”而已。
 
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很奇妙,任何安排都恰到好处,不然这个世界就不成立,人也无法生存。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恰到好处、地球的倾角恰好到处、地球的自转河公转恰到好处、地球与月球的关系恰到好处、地球的大气层恰到好处、地球的水恰到好处、空气含氧量恰到好处……但凡少了任何一个恰到好处,人类无法生存。
所以,人但凡折腾得太厉害,都是对恰到好处的自然的破坏,或者跟人活着的意义毫不相干,徒然地浪费生命破坏、社会安定而已。第二大类的四小类人,基本属于太能折腾的。
当然人也不能躺平,人是有智慧的,和动物又有不同,不能完全凭本能生存,不然也失去了作为人的意义。如果是这样,女娲不需要补天、后羿不需要射日、神农不需要开垦农田、黄帝不需要学医、大禹也就不需要治水、老子也不用辛苦讲课写书了。
人走的大道,就是中间那条弯弯曲曲的平路——该生产就生产、该生活就生活,具体怎么做这里没说,而极端的不提倡的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