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醒来 ICU

 sjaxshy 2022-01-11

“妈妈-孩子”、“妈妈-孩子”、“妈妈-孩子”。

隐约中,我听到一位女士在呼喊她的孩子,一个小男孩在呼喊他的妈妈。稍微清晰一点的是电视里传来的上海早新闻的开场曲。接着听见医生在呼唤我的名字:“能听见吗?”原来我已经到了ICU。

鼻子里插了管子,戴着氧气面罩,左手动脉和脖子右侧颈静脉都扎了针,后来才慢慢意识到,还插了尿管,肝左叶、中叶和右叶分别插了引流管,帮助排除体内积液。回忆昨晚,我是零点被推入手术室做手术准备的,因为肝源一般都晚上才到,肝移植手术很多在晚上进行,手术室的医生护士都半夜来上班。早上六点送入ICU,六点到七点之间我慢慢从麻醉中苏醒过来,七点开始医生尝试帮我拔管,反应非常大,最后终于拔出了帮助术中呼吸的管子。我听到的妈妈和孩子的呼唤,会不会是捐肝者给我留下的最后的信息,我不知道,但我很钦佩医生和护士的敬业精神和捐肝者的奉献精神,我下了决心,如果我的身体合格,我也要成为脏器捐献志愿者。

手术的情况我是后来听医生说了才知道一点的。因为我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支架,在取支架的时候,心脏反应特别大,如果术中无法控制,完全可能因心脏问题手术失败。医院特地安排了心外科的专家在手术室坐镇,肝外科才敢给我做这个手术。下腔静脉是和心脏相连的,有一小段支架已经在心脏部分,而且已经长到血管壁里,所以这段支架没法取下来了。这么大的手术,术中输血才4个单位,已经很不容易了。切除的肝脏病理报告显示,有两个癌肿,一个通过介入消融治疗大部分已经坏死,另一个是混合性肝癌,肝内胆管癌约占80%,肝细胞肝癌约占20%。第二个癌肿是在介入治疗检查时穿刺活检没能发现的,这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及时做了肝移植术。

人生第一次做外科手术,就是这么大的手术,肝移植是移植术中创口最大,最复杂的手术,人生也是第一次进ICU。老百姓一般都会听闻ICU而色变,一方面是因为,进入ICU说明病情严重,另一方面是因为ICU费用很高,一天以万元计。我在ICU待了12天,据说对于肝移植病人来说,时间不算长的。转入无菌特护病房待了6天,总共费用超20万。

那么ICU到底费用高在哪里呢?据我躺在病床上的观察,除了仪器费用、检查费用和用药费用外,人工也是非常紧张的。ICU每张病床的病人都是接受24小时的监护和高强度的治疗,医生每天一上班就需要看到病人前24小时的检查情况、用药情况和监护情况,8点左右开始查房,每个病人都有24小时负责的护士,护士分三到四班,大夜班的护士最辛苦,晚上哪个病人遇到突发情况,除了值班医生,只要是有空的护士都会去帮忙。

决定做移植前,我比较了介入和移植两个方案,听取了医生、朋友、同学各方面的建议。术前谈话签风险书,各种风险一一揭示:术中大出血的风险、输血感染病毒的风险、移植后排异的风险、抗排异药提高感染几率和患癌几率的风险等等。但医生对布加氏合并肝癌的判断让我更坚定了手术的决心,尽管布加氏非常罕见(发病率百万分之一),但已经到了现在这种情况,唯有移植。

现在术后已经满一个月了,吃抗排异药带来的副作用非常大,每天都在面临新的挑战,我弟弟帮我请了一位非常有缘的保姆阿姨,她做饭做菜很好吃,还具备极高的情商,让我在术后焦虑和惶恐中得到很多安慰。今年元旦,因为焦虑我心跳极快浑身颤抖,叫了120送急诊。保姆阿姨陪着我,新年头一天就跑医院,我知道自己表现很不好。

肝移植病人,出院后三个月是抗排异的关键期,需要每周到医院做检查,让医生调整用药。说实话,每周跑医院真的很辛苦,我甚至有点胆怯了。由于我是上海医保,每次开药的量都有限制,我出院后三个月正好遇到春节放假,出院时床位医生关照我,药不能断,要趁每一次来医院的机会去配药。尽管上海总体还比较安全,但毕竟是疫情期间,会有什么突发情况都不好说。还好现在有互联网门诊可以送药到家,但是开药的量也是有限的,有些药还不能在网上开。多亏了我热心的同学们,帮我跑医院代开药,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