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胃虚寒的人,冬天多吃陈皮与这物,暖脾养胃、消积滞、呵气如兰

 答摩健康 2022-01-13

有「口气」,是一件很让人头大的事,不但让别人为难,也让自己尴尬

而且更要命的是,大部分有口气的人,都是通过别人提醒才知道,自己却闻不到。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每天都刷牙,为什么还是会有口气呢?

「口气」其是随着呼气从口腔里发散出来的一种异味,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口气,可以以双掌掩口鼻,哈出口中气息,再用鼻闻。

《灵枢·本藏》曰:「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对于常年被「口气」困扰的人来说,口气不清新,其实是身体内部「故障」表现出来的结果,要想彻底搞定,还得先理清源头

图片

令人尴尬的「口气」

从何而来?

✍ 脾胃痞塞不通

「口气」是一种典型的脾胃病症状,广义的脾胃系统包括从口腔开始经过食道、胃、小肠、大肠的整个「中轴」。

《素问》有言:「脾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为后天气血能量的根源,各归五脏的五味也是从脾胃里化生出来的。

《灵枢》还说:「中焦如沤」,《难经》:「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即中焦脾主运化、胃主腐熟

《内经》还提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简单地说,人体清阳的正常分布,需要脾主运化的职能来实现,而浊气的正常下降和排泄需要胃主通降的职能来实现。

如果中焦脾胃处于痞塞不通的状态,清气不得升发,浊气不得下降,就处于「」的状态,也就是《易经》里的「否」卦,即上下的阴阳二气互不交合,万物生养不得畅通,胃中腐物就会上逆,出现口臭、呕吐、嗳气、呃逆、吞酸吐腐,胃脘胀塞、嘈杂,便秘或泄泻等一系列症状。

图片

这和「流水不腐」一个道理,如果脾的运化之功正常,胃的通降之力顺了,口中自然清爽常新

而导致中焦脾胃痞塞不通有三个最重要的原因,一为饮食,二为情绪,三为少动


不良饮食习惯

比如吃饭过快,饭点到的时候,总是狼吞虎咽,饭吃完了,脾胃还没醒过来,等醒过来时,才后知后觉「吃多了」。

再如,三餐颠倒,本来应该是皇帝的早餐、大臣的午餐、乞丐的晚餐,结果早上当了乞丐,晚上做了皇帝。

以及一些群体普遍的重口味饮食,贪喜咸、辣、麻和煎、炸、烹、煿等厚腻之味,而味厚在阴阳属性上属浊阴进的多了,无法代谢而留于气血之中,反应到口中,就会有口气,时有酸腐泛上来。


思虑过重

脾胃是很娇嫩的情绪器官,不良的情绪尤其思虑、纠结和怨的心理对脾主升清胃主通降的正常气机影响最大。

有些人思想负担一重,胃脘部马上就胀起来了,口气就有了。因此,脾胃机能上的消化不良,很大程度源于对情绪的消化不良。


饭后少动

饭后就躺下睡的习惯,会让脾胃处于一种困顿的状态。有些人吃过饭就昏沉乏力、想要睡觉、打呼噜、口黏而不够清爽,其实是脾胃之阳弱、浊阴之气偏盛了。

✍ 肝胆之气不畅

脾胃的职能还会受到肝胆之气的影响。《内经》讲肝属木,主疏泄,力能疏土,胆汁的分泌也参与了胃肠的消化机能,而胆汁的分泌正是来自「肝之余气」。

图片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抑郁不乐的人总是纳呆、没有饥饿感,而剧烈的生气也总会导致急性的应激反应,如胃痛、胃胀、胃脘堵闷、胃肠出血、呕吐等症状。

✍ 肾阳温煦无力

另外,脾胃之阳要靠先天的肾阳来支持。打个比喻就是,脾胃如釜,肾阳为釜底之火

中医讲,人体有「三焦」,不论是分上中下部位的上焦、中焦、下焦,还是具有主持诸气作用的三焦腑而言,「焦」本身就有阳气和火力的作用。

因此,肾阳对后天运化机能的影响也是根本性的,肾阳充足,脾胃之阳就有了源头,脾阳得健,运化之功正常,口气自然清新

图片

「口气」分阴阳

看清整体是关键

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口气」,我们经常想到的就是食滞,但是食滞只是一个外象,最终还需要回到阴阳的本质上。

图片

素体就有内热者,一旦有了食滞,就会表现出口臭、口渴喜冷饮、口中有酸腐味、腹胀拒按、大便秘结、身热烦躁等。

而素体脾胃虚寒者,一旦有了食滞,就会表现出口臭、口淡不渴、虽渴却喜热饮、腹虽胀但喜按、大便溏泻、畏寒乏力等。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寒热错杂,表现为胃脘痞满、呕吐、肠鸣泻痢、口苦吞酸或腐恶口臭、舌苔黄腻等,这就需要仔细辨证了。

图片

坚持1灸1揉1食

赶跑「口气」、吐气如兰

❖ 针灸足三里,升清阳、降浊阴

针灸对付「口气」,着重在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可针灸足三里、中脘以调脾胃,兼有升清降浊之能,自然寒热能平。可兼用天枢穴,以通大肠。若胃热显著,可加内庭,水湿盛者,可加水分、阴陵泉

图片

若肝胆有热者,可加行间、阳陵泉。小儿「口气」经常者,可常艾灸身柱穴,以增加脾胃之能。

❖ 妙用摩腹,降逆止呃、调脾和胃

摩腹是一种很好的宜于脾胃保健的自然手法,人人都可以操作。

可以食指、中指叠加,推任脉,揉按中脘,按摩脐周的天枢、气海诸穴,两手掌叠加可对整个大腹进行按摩,可以顺逆时针各9圈。

图片

还可以分别用手掌在左右两侧胁肋下的部位向少腹方向推动,即是推带脉

❖ 食辛温芳香之品,畅气机、通脾胃

要想解决「口气」,就得有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来善待自己的脾胃。饮食清淡,营养均衡,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

过去讲「冬吃萝卜夏吃姜」,也有讲「上炕萝卜下炕姜」的,总之,萝卜是一种有助于促进胃肠动力的偏于辛甘凉性的食材,宜于素体内热或平和体质之人,但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常食。

对于脾胃虚寒而又容易食滞的人群,陈皮、生姜是不错的食材选择。

生姜是很好的调脾胃、化湿浊食材,《神农本草经》记载生姜「久服去臭气」。而陈皮,《神农本草经》记载「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这两样食材皆对消积滞、去口气有帮助。

有吃零食习惯的朋友,平时也可以试试正安国货铺的陈皮姜汁糖

悉心挑选道地老姜,皮厚肉坚,辛辣而温暖,特意搭配了调理脾胃的「良配」——广东新会陈皮。

陈皮自古便备受青睐,能「」能「」,遇味则调味道。陈皮能燥湿,脾又是喜燥恶湿的,同时陈皮的芳香气又能醒脾、调理气机。

搭配温暖、「久服去臭气的生姜,很适合脾胃虚寒而容易食滞的人群,脾胃得健、积食得消,口气自然改善。

方剂选择上,若「口气」之人脾胃有寒,兼有湿浊之气,最宜辛温芳香之品,如藿香、陈皮、佩兰、苍术、厚朴、砂仁、白蔻、石菖蒲、丁香、白芷等,可考虑使用藿香正气散。

典型食滞者,可用饱和丸;有明显脾虚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胃热亢盛者,可用清胃散;脾胃湿热交蒸者,可用甘露消毒丹;胆郁痰扰者,可用温胆汤。(方剂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