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家芹:新时代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研究

 昵称15221501 2022-01-13

知网:发《比较教育研究》2112月刊   

新时代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研究 

       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水布垭中小学校   文家芹    邮编:444329

        摘要:党的十八大在教育方面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见,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前提和基石。所谓道德教育就是指坚持培养学生品德,正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及感化;道德教育就是从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出发,以最合适的方式来改变、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美术即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德育效果的一条有利途径。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德育目标,让道德教育渗透于美术课堂中,以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本文从立德树人的角度阐述了在农村小学进行美术道德教学探索的意义与策略,希望能推动小学美术德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农村小学;美术教学;道德素养;培养策略
       
美术这门学科的内涵非常丰富,古今中外的许多艺术作品都是属于美术的范畴的。作为国内外通用的文化载体,美术承载着古老的一切美好色彩,同时美术本身又具备良好的创新性与可塑性,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做出改变,适应时代的变化。这和小学学生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吻合,同样代表着希冀与创造。而道德素养的教学是对于学生们的思想方面的指导,美术同样具备陶冶人们情操的重要意义,而小学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对于美好的分辨能力,因此,对农村的小学学学生进行美术道德教育有助于立德树人思想的传播,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 当前山区农村小学美术道德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学校方面对于美术教学并不重视
       
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中,美术属于不重要的附属课程,因此对美术方面的教学并不重视。再加上升学的压力等,使得学校方面分配资源的时候会更加偏向提高主要科目的占比。随着课程改革的推出这一情况已经改善了许多,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学校在传统教学观念中遗留下来的刻板印象与对美术的偏见导致了美术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
教师本身的职业素养不足
       
教师本人作为学生们的重要引领者,对于学生们的影响也非常大。很多教室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总结的时候并没有多方面考虑学生的需求,因此没能结合学生们的需求进行美术教学课程安排,影响了学生对美术的认知。
       3.
学生对于美术方面认知出现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还不甚清晰,需要外界因素带领其了解世界。而很多学生对于美术的印象就是画画,对于美术的本质并不理解,严重影响了学生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德育教育的进度。
       
二、在立德树人思想下开展农村小学美术道德教学的策略探究

       1.注重美术教学中的德育导入,与生活实际结合。
         
一堂课的课前导入尤为重要,它关系到这堂课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专注力不够,要时刻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课前导入时假如德育。美术教育并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美术教育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
         
例如,在进行岭南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学时,教师课前制作关于著名画家笔下劳动者绘画作品的作品集视频,在课前给学生放映,通过光影声音的形式引起学生对劳动这一题材的兴趣。从而引发学生对自身现实生活的思考,使学生围绕自身生活实际,观察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劳动的看法,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身边的劳动者,自己眼中的劳动者是什么样的。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土地上劳动是很多人都崇尚的,崇拜劳动,劳动光荣的民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美德,更有利于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2.
有意识的在美术课堂中融入道德教育的思想
       
对于农村的小学学生们而言,美术这门科目是较为深奥的。由于学生们在社会上的阅历较少,因此会对所有新奇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趣。而对于美术这门学科而言,想要获得较好的教学成就,就需要教师本身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为学生们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让学生们更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们的美术课堂学习效率。在美术课堂上做好高质量的课堂导入工作,能够通过吸引学生们注意力的方式激发学生们对美术课程的关注度与兴趣度。想要在美术教学中做好课堂导入工作,就需要将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用德育教育的手段来提高学生们的美术学习水平,从而建立起符合学生们学习习惯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出自身的优秀职能,带领学生们更好的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德育意识。教师需要有意识的进行课堂设计工作,确保能够将美术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们的认同感,通过学生们较为熟悉的内容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美术教学知识,还能够使得课堂更加生动。这点可以利用新时代的情景教学,构建起情境课堂,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各种美术作品相关纪录片以及作品实物图,让学生们感受到美术的美好,从而乐于接触,并认同美术教学的存在。
       3.
强化对于美术课堂中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
       
想要在美术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教师一个人的力量太过微弱,需要学校乃至社会共同为学生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与学生们沟通的方式,尽量在教学中融入属于教师的思想感情,这能够在无形中影响到学生们对于美术教学的判断力。加强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内容还可以直接在课本中寻找具备良好德育影响力的案例并未学生们进行美术教学工作。比如说我国的圆明园中曾经收录了很多的艺术品,雕塑、画卷等不计其数,但是由于国家的原因,遭到了别国入侵,圆明园被烧毁,大量美术作品被烧毁。在讲述背景故事的时候,教师需要秉持着严谨的态度,为学生们讲述历史,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激励学生们成为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而有一些艺术品则是具备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比如苏州刺绣,就是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艺术鉴赏能力。这些都可以作为美术教学课堂上的主旋律,让学生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外在形象同时扩充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贯彻德育教育的基本方针。
      4.
设计生活化美术情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观念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形式往往会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那么怎样才能够将美术教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同时还可以将德育教学的本质体现到美术教学过程中,这也是当今美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到一些美。的画面时,可以借助手机的视频拍摄将其记录下来,并能够在美术课堂中与。同学教室进行分享,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让同学老师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这也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入。比如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岭南美术出版社小学三年级上册《家乡的山林》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借助拍照或者视频的方式,将家乡的山林拍摄下来,然后在美术课堂中与同学老师进行分享。在此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画笔将自己记录下来的家乡的山林描绘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美术的热爱,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的感悟,提升了学生的美术道德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综上所述,在山区农村小学美术道德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该依据山区农村小学教育的特点,转变陈旧的德育教育理念,渗透新课程改革理念,树立立德树人的新时代教育观念,严格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修身齐家,管理好自己的学生,充分利用美术教材和山区农村德育教学资源灵活渗透道德教育。教师要同多美术课对学生在课堂内外不断渗透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不仅在传授课文知识时,要立足课文给予学生积极的德育教导,也要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教学情境,让学生切身体验到美术教学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多读书,多参与社会体验,让学生全方位沐浴在中华传统美德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朱美娟. 融道德教育于小学美术的教学实践[J].学苑教育,2021(16):83-84.
        [2]
严孜霞. 小学美术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实践与反思[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66-167.
        [3]
张雨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0(25):79-80.
        [4]
谭曹倩.基于立德树人背景下的小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