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的定义

 负鹏载舟 2022-01-14

太极松功       

疾病万变,反应到人体就是三个部位,不是表,就是里,或者就是半表半里。人的生理是万人皆通的,所以反映出的病,就有一定的方位。不是说光患了伤寒,会有这三个方位,患了万病,都有这三个方位。

六经呢,就是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它反映出两类病情,一个是“太过”的阳性病情,一个是“不及”的阴性病情。于是我们就可以给表,里,半表半里分辨阴性,阳性了。

病位在表,病性属阳,那么就是太阳证。
病位在表,病性属阴,那么就是少阴证。

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属阳,那么就是少阳证。
病位在半表半里,病性属阴,那么就是厥阴证。

病位在里,病性属阳,那么就是阳明证。
病位在里,病性属阴,那么就是太阴证。

知道了六经的定义。学习起伤寒论来就容易多了。因为了解六经的含义,是了解伤寒论的入口。至于为什么病位在表,病性属阳,就是太阳证了呢?这不是信口胡说的,而是一一考证伤寒论的方证后得出的结论。关于这些,在了解了伤寒论治疗六经的方证之特点后,就能明白。

太极松功 中医治病手段就是调整阴阳,最终目的就是恢复阴阳的平衡。      只学伤寒,没有内经作基础,那就啥东西都不是。
千万别说不学伤寒就看不了病,孙思邈的书虽然录了很多伤寒论的东西,之前看病也不是光靠它。从内经成书到王叔和、孙思邈以及后来的林亿,这期间很多医家根本没见过伤寒论或者未窥其全貌,其成就照样蔚然可观。包括后来也有很多医家秘仲景之法而不传,照样名医辈出。我最近看朱丹溪、李东垣的著作比较多,没发现和张仲景有特别明显的关联,但其理论基础几乎都出于内经。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内经是我们中医的根,肯定不是全部的根,但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根基。抹煞伤寒杂病论和内经之间的联系,就好比抹煞十位数的加减和一位数的加减之间的联系,是很牵强很主观是没有道理的。
伤寒卒病论是个高峰,我们现在当然可以拿来就用,但是它也是建立在内经以及其它古代典籍的基础上。内经是现在唯一存留的最古典最完整的基础中医典籍,我们不能抹煞它和伤寒论之间的密切关系。搞方证对应,如果忽视了整体观念和辨证,忽视了基础的病机,那就是胡闹,是很浅薄很低级的搞法。从方证对应里找出其深层次的规律,才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以上是我多年来思考的一些观点,肯定有不成熟和欠妥处,但是希望能引发大家一定的思考,这才不枉我发帖的目的。

a8862451 六经的定义a

bc6945233 只学伤寒,没有内经作基础,那就啥东西都不是

A361715466 虽不完全,却也精辟,让人一目了然

yongyuan1234 六经辨证是伤寒论的核心思想。完全是从症状出发的胡单强 太阳表证,是因为风寒束表,正邪相争,导致的发热,不知道病性属阳从何而来

ldaoyisheng 太阳为阳之表,少阴为阴之表。
少阳为阳之半表半里,厥阴为阴之半表半里。
阳明为阳之里,太阴为阴之里。

这里的六经与脏腑,经络,六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所以《内经》解伤寒很牵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内经》只是古代的一本科谱读物,没必要捧得太高。且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内经》本身就有可能是后世托作的。

tyyylj 天人合一,中庸,和谐为大道!

lls3000 知道了六经的定义。学习起伤寒论来就容易多了

lyq585858 病位在表,病性属阳,那么就是太阳证。那么,阳证为什么还用温热药?如麻黄汤,麻黄、桂枝、生姜,都是温热 ...------胡单强 太阳表证,是因为风寒束表,正邪相争,导致的发热,不知道病性属阳从何而来?------ldaoyisheng 太阳病当然属阳病。太阳病分本证与表证,本证是太阳病身的病性,其实质为表实热,相对的少阴病为表虚寒。太阳病表证比较多,太阳伤寒(太阳本证外感伤寒了),太阳中风,太阳中湿等。对应的方子是麻黄汤(麻杏石甘汤更适合或是麻黄汤加石膏),桂枝汤,麻杏苡甘汤。另外一些温病也属于太阳表中范畴,如中(ye),风温,湿温等。关于温病,伤寒论里有一明显的条文。------胡单强 需要先分表里,再论阴阳,张仲景可不会这么教条的来论表里阴阳!你这还是在用内经来解伤感的方法mzh001001 伤寒理论?条理清晰,表里分明,阴阳两列!

中医老学员 学习,学习,再学习。

DSC04403.JPG

DSC04406.JPG

DSC04409.JPG

wanguojun 以上是我多年来思考的一些观点,肯定有不成熟和欠妥处,但是希望能引发大家一定的思考,这才不枉我发帖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