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共同体是传统意义的小组合作学习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课程教学研究 2022-01-15

图片  


面对变幻莫测的未来,面对教育的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追求的教育的初心、教育的梦想是什么呢?是“幸福的课堂”,是“让孩子愉悦学习的课堂”,是“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课堂”,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的课堂”。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一些关键词——

1.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2.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

3.深度理解(Depth Understanding)

4.深化理解(Enduring Understanding)

5.核心素养(Generic Competences共同素养)

6.创客(STEM)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数学(Mathematics)四个学科的字首的缩写。

7.科际整合(Interdisciplinary)

8.统整课程(Integrated Curriculum)


这些都重在培养我们学生跨学科融合的能力,以及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那么,回到学校,回到课堂,我们的课堂会呈现怎样不同的层次呢?

从逃离课堂的“逃避学习”,被灌输的“被动学习”,到相对高阶的参与式“主动学习”,还有积极探索的“建构学习”,当然,最高阶是“交互学习”,是学生与物质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内心和经验对话的交响曲一般的交互式学习。

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其实都属于浅层学习,只有到了建构学习和交互学习才是深度学习。学习方式越主动,学习的层次就越深入。

“一所学校要改变,其实是课堂改变、学习改变,我们如何建构一个走向未来的高阶学习的、生态的、文化的校园呢?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非常重要。”这是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提出的教育理念,以及他历经了40多年的教育改革与实践。

在这样的生态群当中,我们更关注的是生生共同体和师生共同体、教师共同体以及家校共同体。

图片


图片

什么是学习共同体?

我所在的学校,从2013年底开始进入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什么是学习共同体?“学习”从原来的教转化成了学,“共同体”从原来的个体转换成了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场所,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依存而进行共同学习,集体建构达到共同发展。

它主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低年级两两互动形成相互关照的关系,中高年级开始进入四人协同学习,只有进入四人协同学习,才真正进入了深度学习。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关注点,比如四人小组中女生和女生应该是对角,男生和男生是对角,这样他们之间才会形成相互交互讨论与交流的中心。

很多人都会问学习共同体是传统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吗?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

图片

1、小组学习更关注的是组内有领导者,分ABCD不同层面的学习,而学习共同体是没有领导者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者,包括老师。

2、小组合作更关注积极发言,也提倡踊跃发言,鼓励的是发表,而共同体关注的是互相倾听,互相学习以及互相求助,而不是互相教。如果互相教,那作为求学的人,他就属于被动状态。

3、小组合作有奖惩机制和奖惩系统,学习共同体更强调的是生长跳跃的学习,挑战高难度的学习以及挑战成功后获得的那种快乐与幸福,强调的是内在的驱动。

4、小组合作更强调任务达成,强调共识,强调一致性,而学习共同体更注重的是差异与个性,是利用差异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和机会,主张学生要有新的发现,让学生浸润在多元学习、多彩学习以及多元思考中,它要的不是千篇一律,不是众口一词。

对于学习共同体,我们可能会更多关注到它在高位顶层的理论及哲学的思考。它关注每一个学生都要有学习的权利,关注每一个学生都是倾听者、学习者。老师强调的是生生之间的民主,师生之间的民主,学习共同体更强调高品质的跳跃学习,有难度和深度思考的学习。

图片


图片

倾听孩子学习的声音,
看见学教翻转的课堂风景

走进这样的课堂和这样的学校,你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生态画面、美好风景。你会看到每一个孩子倾听学习的画面,相互交流的画面,听见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声音。

这样的学习不是随意式的,也不是无指导性的,它非常关注导入学习策略,这是提升质量的密码,源自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对于我们教学的设计也好,检测也好,都要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这样的设计与评测。

我们培养的是要深度学习,善于思考的未来公民,我们更要培养的是能温暖他人的孩子。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每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受到温暖与甜蜜,会感受到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些为他们提升学习的品质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更关键的是培养了每个孩子对他人温柔以待的柔性品质。

图片

走进这样的学校,走进这样的课堂,你会发现每一间教室都是静悄悄的,都是深度学习的教室。

记得2016年3月,我在福州开了一节面对2000多位名师的课堂,在这节课上佐藤学老师作为一位观察者在现场,他特别表扬我,面对2000多位老师,足足给了学生8分钟安静学习的时间,更表扬了我和孩子一样坐在位置上安静阅读,这是师生非常平等的学习状态。

其实走进课堂,你还会发现这是学生自主探索,伙伴协同学习,高效率的课堂,你走过、路过,会发现孩子不会抬头看你一眼,因为他早已沉浸在自己的学习世界当中。

这样的课堂更是包容的、悦纳的课堂。一个孩子有严重的自闭症,是“星星的孩子”,一开始你可以看到他完全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可是他旁边有一位观音菩萨系的伙伴,就带着他,有问题的时候帮着他,你还会看到她摸着他的耳朵,掰着他的脑袋,渐渐地他从游离课堂到走进课堂,进而沉浸其中的学习,这样每个课堂都是非常安心的、安定的、安全的、幸福的课堂。

还有一位非常优秀的乖乖女,因刚刚转学过来,她不熟悉自主学习、协同学习的方式。于是,当老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的时候,她遇到了困难和障碍。旁边的几位同学发现了,悄悄地说:“你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写上你是怎么想的?”她听了一动不动,对面的同学发现了,也悄悄地说:“没有关系,待会儿我们会有小组讨论和公共分享,只要你把大家的观点记录下来,也一样可以代表你的想法。”

这位同学依然不动,这时小组另外一位同学伸出了友谊的援助之手,把自己所做的批注立刻伸到了这位同学面前,“请看,就像我这么做。”“哎呀!真的,我最懂你的心。”就这么一下,让困难的同学恍然大悟,立刻提起笔开始了自己的学习。

在这样的课堂画面当中,你会看到同学在小组当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那种美好和谐生态的画面,令人感动。

学习共同体追求的就是安全的、润泽的课堂环境,要让每个孩子感觉平等和信任,心里没有害怕和紧张。教师传递的是这样的信息——求助不是低能的表现,而是学习欲望的反应,且应该得到同伴积极而温柔地回应。

我们在课堂上不强调好的发言和不好的发言,因为有的时候不完美和错误才是学习的起点、学习的资源、生长的支点。我们在这样的课堂去创设非常积极的、紧张的状态,鼓励错误,欢迎错误,帮助学生看到错误的价值,以及不断向前进的学习动力。

从关注自我转移到任务,转移到错误的性质,转移到利用错误的策略,努力在某一个很难学习的任务上取得成功,感受快乐。

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困难重重,因为老师要改变自己的心智。我们就从形式开始,课桌椅从秧田式的课桌椅到U字形排列,再到四人小组,学生要从大声讨论,换成轻声细语的交流,教师要减少话语,减少环节,减少问题。

甚至在我们的数学课上,一节课只有两个问题:第一基础性问题,第二生长跳跃式的难题。我们要让从教师发问变到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自己不懂的、不会的、不明白的地方,这意味着要从评教到观察学生的学习。

当然,学校环境和文化也是需要改变的。

比如我们要培养的不是积极踊跃地发言,而是安静地倾听;培养的不是大声地喧哗,而是轻声细语地交流;培养的是每一个人都是学习者,没有谁是权威,没有谁高高在上,大家都是民主平等的学习的关系,相互之间要尊重,要欣赏,要学会向同伴求助,更要学会温柔互助,要学会提出问题,还要自己和伙伴共同协同解决问题。

另外,还要让课堂不陷入浅层次、低层次的学习,要不断地提出更新更难的跳跃性、挑战性的问题。我们要为孩子设定高品质的学习,让孩子生长、跳跃、冲刺,才能进入伙伴相互学习的深度学习。

图片


图片

复制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条件

那么很多人也在问,我们如何去复制这样的学习共同体的生态环境,以及这样的学校文化?其实非常重要的有这么几点:

1.具有教学热情、有教学领导力、课程领导力的校长。

2.教学领导力是核心,要不断培训校长。

3.让每一位校长喜欢课堂,亲近课堂,成为学校的首席教师。

4.培训的方法要改变,培训要从学习实践历程的导向来培训校长。要从班级里的备课、观课、议课这样的素养重新培训校长。

5.设计组织高品质、高频率的教师专业成长系统。



图片

图片

· 课为什么上不好?听不懂?评不清?很可能是没读懂课堂 

· 拖垮课堂效率的这9个教学陷阱,老师一定要注意!

· 这样上课,才叫把课堂还给学生 

图片
作者 | 林莘 融侨赛德伯学校总校长
来源 | 本文根据作者在第八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主论坛演讲整理
责编 | 雅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