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那年,李兔刚跨入中年的组别,被生存压力裹挟,种种焦虑奔涌而来。更为不幸的是,一场灾难袭来,他被确诊为肝癌,让生活雪上加霜。
认识肝癌,了解肝癌,对抗肝癌,成为了他一生的必修课题。而这场战斗,在他的不懈坚持下,近7年多屹立不败!
2015年10月30号,星期五,李兔清楚的记得这个时间。
医院里来来往往的病患挤满了整个走廊,但李兔却完全不觉得吵闹,脑袋放空,瘫坐在廊椅上。
“肝右叶肿瘤8.1cm*5.5cm*8cm”,CT报告上这行字眼宛如晴天霹雳,沉重地压在了李兔心上。“接下来该怎么办?还有生还的希望吗?未来该如何是好?……”刚迈入40岁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的李兔陷入迷茫,脑海里反复环绕着各种问题。

住院后经过各种检查,医生的话仿佛又给了李兔一线希望,“可以手术。”在医生的建议下,李兔决定将肿瘤切除。11月8日早上八点,李兔被推进手术室,直到下午四点多手术才结束,好在一切顺利,肿瘤被彻底切除了,最终的病理报告显示肝细胞癌2-3级,肿瘤7.5cm,且伴有脉管癌栓。
手术后,生活还是没有变得平静。胸水压迫肺部产生疼痛和挤压感,术后住院的很长一段时间,胸水反反复复存在,最后还是通过抽胸水才解决了这一难题。
术后住院的40多天里,李兔的母亲每天在病房里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忙活着每一件事。李兔爱人的陪伴和关怀更让李兔重拾起面对新生的信念,被爱包围着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美好。
手术后的头一年,李兔每月复查一次肿瘤标志物和腹部彩超,指标一直正常,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从第二年开始,复查的频率便降低了些许,调整为每两个月复查一次。原以为生活会如此有节奏的安稳向前,但癌细胞总是不让人如愿。
2018年12月,甲胎蛋白有了略微的上涨,但影像学检查结果未发现有病灶。而三个月后,也就是2019年3月,甲胎蛋白再次上涨,李兔心存疑惑“该不会是有复发迹象了?”,但医生建议继续观察,李兔听着医嘱,但这一疑惑仍存在心底未解开。
一个月后,李兔的猜想果真被证实了,B超的结果显示,右肝上复发了,有两个小小的肿瘤,大小分别为1.2cm和0.9cm。抗癌的旅途有太多未知变数,今日欢笑,明日悲伤。幸福无时不在,苦难随影而至。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彭主任建议可以考虑消融治疗处理掉这两个新发的肿瘤,李兔毫不犹豫听取了这位2015年11月8号给自己做手术切除的专家的建议,在射频消融这两个小肿瘤的长达24分钟的时间里,李兔脑海里想着的是自己的爱人和孩子,是她们给了自己和癌魔斗下去的毅力和勇气,射频消融这点痛算不了什么。射频消融后的一个月回到医院复查,结果显示两个小肿瘤已被彻底消灭。李兔的生活又恢复了常态。
被肝癌复发侵袭过一次后,李兔意识到肝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随时都有着复发的风险。他提高了警惕,也开始寻求更多预防复发的方案。咨询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各地的多位专家后,李兔决定开始服用仑伐替尼(编者注:暂未有明确的研究数据表明仑伐替尼可以预防肝癌患者的术后复发),这一吃就是两年半,而此后甲胎蛋白从未有过增长,维持在2.0ng/ml 以内,与正常人无异。

从2019年7月起,李兔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也有了自己的一番经验:
每天坚持运动。早上固定的项目就是快走或是爬山,下午则是游泳1千米,一天不落地运动打卡。
每天补充维生素,提高免疫力。多喝水、早睡觉,生活非常规律。
加入许多病友群,汲取经验。老前辈们的经验往往让人受益匪浅,更加心安。一群人互帮互助,能量满满。
不断给自己打气,相信自己可以战胜病魔。很多时候心魔是一道城墙挡住了前行之路,所以首先要搬开这道心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胆怯,不要退缩,更不要惶恐”。
固定复查频率,每两个月一定要复查,才能不漏掉身体的每一丝变化。
在这套固定流程下,李兔一直稳定,没有任何异常,直到现在,已经安然度过了近7年时间。
每一个患癌的人都格外期待健康,从心底里渴望惠风拂去阴翳、白雪洗去尘垢、树木倾吐绿意,渴望被煦暖的阳光,万物的呼吸抚慰。不论过往经历有多难有多苦,李兔总能用飘飘然的态度简单掠过,从容自得。
编后语:
这个世界,黑暗总是与光明共存,我们无法逃避黑暗,但是我们永远可以选择拥抱光明。抗癌之路,并非完全被黑暗充斥,那些散落的零零星光聚集依然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一千零一夜》里有这样一句话:“生命有裂缝,才会有阳光照进来;没有永恒的黑夜,只有未到的黎明。”你的勇敢、坚持和面对癌症的信念,就是黎明到来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