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肺弥漫性病变伴空洞一例

 壹城时雨 2022-01-17

病例汇报:孙文逵
单位: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72岁老年男性患者,慢性病程,呼吸衰竭、肺部病变进展,伴膝关节红、肿、热、痛和局部皮肤水疱样病变,多次复查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胸部CT示双肺弥漫性病变。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症状反复。患者三次入院的病因是否相同?天疱疮和感染能否解释疾病全貌?

病情简介

一般情况

患者,男性,72岁,退休化工厂工人。第一次入院日期:2020年2月3日,主诉:胸闷、气促半月;第二次入院日期:2020年5月22日,主诉:发热伴咳嗽、脓痰、气短10余天。

现病史
第一次入院
  • 患者2020年1月中旬起无明显诱因出现气短,胸闷症状,自服阿奇霉素10 d无效。2020年1月28日出现发热,当日来我院急诊测体温40.0℃。
  • 血常规:WBC 11.83×109/L(↑),LYM 2.01×109/L,单核细胞计数0.27×109/L,NEU 9.48×109/L(↑),LYM% 17.00%(↓),单核细胞百分比2.30%(↓),NEU% 80.1%(↑),Hb 147 g/L,PLT 115×109/L(↓)。
  • 2020年1月29日外院胸部CT:两肺对称性斑片渗出影。我院急诊给予莫西沙星、头孢唑肟、伏立康唑、奥司他韦联合治疗3 d后热退。
  • 2020年2月11日胸部CT:两肺散在斑片状及纤维条索状阴影;左肺下叶脊柱旁结节,两肺多发小结节,纵隔内多发小淋巴结,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双侧胸膜局部增厚,主动脉壁钙化,肝脏多发囊肿(图1)

图片图1  患者胸部CT(2020年2月11日)


  • 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阳性(滴度1∶20)。

  • 入院后予头孢唑肟、莫西沙星、氟康唑联合更昔洛韦抗感染,甲强龙抗炎治疗。患者胸闷、气促症状逐渐好转,体温正常。结合胸部CT及“天疱疮”病史,考虑患者长期口服激素继发病毒性肺炎、肺隐球菌病,出院后继续口服氟康唑(150 mg)维持治疗

  • 出院诊断:病毒性肺炎,肺隐球菌病,低氧血症,天疱疮。


第二次入院
  • 入院日期:2020年5月22日。

  • 主诉:发热伴咳嗽、脓痰、气短10余天。发热、畏寒,热峰38.8℃,阵发性咳嗽、咳中等量黄脓痰。

  • 5月12日出现痰中带血。5月16日患者出现气促,活动后加重,SpO2 85%。胸部CT示:两肺散在斑片及纤维条索、结节影,左肺上叶斑片状高密度影伴支气管充气征(图2),考虑炎症,较2020年2月11日明显进展。


图片

图2  患者胸部CT(2020年5月16日)


  • 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阳性,血常规:WBC 7.45×109/L,NEU 6.53×109/L。

  • 血常规:WBC 9.94×109/L,NEU 9.01×109/L(↑),Hb 127 g/L,PLT 141×109/L。

  • 血气分析:FiO2 33%,pH 7.49(↑),PaO2 93 mmHg,PaCO2 37 mmHg,乳酸3.3 mmol/L(↑),氧合指数282 mmHg。

  • 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阳性(滴度1∶40)。

  • 巨细胞病毒DNA:9710拷贝/ml。

  • EB病毒DNA:26600拷贝/ml。

  • 患者体温无明显升高(图3)


图片

图3  患者第二次入院后体温变化情况


讨论一:患者第二次入院,是隐球菌感染未控制?还是继发感染?

专家讨论

高兴林教授:
我考虑患者隐球菌感染还是存在的,因为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阳性,但并不能完全用隐球菌感染解释。首先,我们临床见到很多隐球菌感染患者以干咳为主,没有咳痰,但该例患者咳黄脓痰,与隐球菌感染不太符合。其次,隐球菌较少引起坏死,多以增殖病灶为主,而该患者胸部CT可见空洞形成,也与隐球菌感染不相符。
宋立强教授:
既往有少量文献报道天疱疮累及肺部导致病变。该患者第一次入院时胸部CT示两肺淡薄的间质性磨玻璃样渗出,左肺下叶背段有局灶性实变。第二次入院时的胸部CT可见两肺多发结节,尤其是左肺上叶团块影中有坏死空洞。
秦志强教授:

我同意高教授的意见,患者肺隐球菌病还是未能控制好。患者同时有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而且氟康唑使用剂量不足,不除外合并继发感染,如细菌和真菌感染,从患者的影像学分析,更倾向于化脓性细菌感染。


  • 给予比阿培南+利奈唑胺+伏立康唑。

  • 2020年5月28日胸部CT示:左肺上叶不规则片状高密度影伴支气管充气征,范围较5月16日明显缩小,考虑炎性病变。两肺多发小结节,部分较前空洞形成,部分病灶较前缩小,考虑良性病变可能(图4)


图片
图4  患者胸部CT(2020年5月28日)

  • 诊断:急性呼吸衰竭;重症肺炎(细菌性感染);肺隐球菌病;天疱疮;肝功能异常。

  • 5月29日患者病情好转要求出院,出院后继续予以法罗培南+利奈唑胺+伏立康唑抗感染治疗。

  • 第二次出院后随访:肺隐球菌治疗后复查胸部CT,左肺上叶不规则片状高密度影伴支气管充气征,较5月28日缩小;两肺多发小结节,病灶较前缩小,部分病灶空洞消失。两肺散在感染灶,左肺下叶较前进展,余较前大致相仿(图5)

 
图片
图5  患者胸部CT(2020年6月14日)

第三次入院
  • 入院日期:2020年6月29日。主诉:呼吸困难5 d,伴右膝关节红肿热痛1周。

  • 患者2020年6月22日出现右膝关节红肿伴疼痛,当地予五水头孢唑啉抗感染后疼痛较前好转,后出现发热,热峰37.7℃。6月25日出现呼吸困难,自测指脉氧饱和度为85%。

  • 急诊就诊,抗感染,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6月29日再次收入RICU。

  • 胸部CT:左肺上叶不规则片状高密度影,内可见多发空洞影较大,较6月14日范围稍增大;两肺弥漫多发斑片结节影,部分实变;两肺多发条索影,支气管壁增厚,较前明显进展(图6)

 

图片

图6  患者胸部CT(2020年6月25日)

既往史及个人史

  • 2018年确诊为天疱疮,口服甲泼尼龙片16 mg维持治疗近1年。
  • 2019年10月“天疱疮”复发,皮肤科住院,出院后甲泼尼龙片40 mg维持。
  • 2020年2月我科住院诊断为肺隐球菌病、天疱疮,出院后氟康唑400 mg起始口服治疗,后定期门诊随诊,甲泼尼龙片24 mg,氟康唑150 mg维持。
  • 2020年5月我科住院诊断为肺隐球菌病;天疱疮,出院后予以甲泼尼龙片16 mg,伏立康唑200 mg bid维持。
  • 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均无特殊。

体格检查

T 36.8℃,P 100次/min,R 25次/min,BP 157/100 mmHg。SpO2 88%(FiO2 90%),神志清楚,精神萎,急性病容,平车推入病房,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左2.5 mm,右2.5 mm,双侧对光反射正常。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100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壁柔软,无压痛,腹肌无紧张,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未触及,腹部无包块。双下肢皮肤散在色素沉着斑,局部水疱样改变(图7)。右膝关节下方红肿,皮温高伴压痛,双足背部水肿。生理反射正常,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病理反射未引出。
 
图片
图7  双下肢外观

病例特点
  • 老年男性,慢性病程。

  • 现病史:呼吸衰竭、肺部病变进展,伴膝关节红、肿、热、痛和局部皮肤水疱样病变。

  • 有“天疱疮”病史,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

  • 多次复查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且滴度未下降。

  • 胸部CT示:左肺上叶片状高密度影,内见多发空洞影;两肺多发斑片结节影,部分实变;两肺多发条索影,支气管管壁增厚。

  • 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症状易反复。


辅助检查

  • 血常规+CRP:WBC 10.77×109/L,NEU 10.47×109/L,Hb 79 g/L,PLT 140×109/L,CRP>90.0 mg/L,PCT 0.74 ng/ml。

  • 尿常规、粪便常规:尿细菌(++),余未见明显异常。

  • 生化全套:乳酸脱氢酶605 U/L,白蛋白24.2 g/L,钾3.07 mmol/L。

  • 血气分析(2020年6月29日):FiO2 90%,pH 7.51,PaO2 137 mmHg,PaCO2 31 mmHg,乳酸2.8 mmol/L(氧合指数152 mmHg)。

  • 肿瘤标志物3项:CEA 16.49 ng/ml,CYFRA21-1 16.10 ng/ml,NSE 34.09 ng/ml。

  • 脑利钠肽前体1024.3 ng/L。D-二聚体>10 mg/L。

  • 免疫指标:IgG 4.42 g/L,IgA 0.747 g/L,IgM 0.323 g/L,C3 0.782 g/L。

  • IL-6 455.6 mg/L;血沉56 mm/h;铁蛋白1935.2 ng/ml。

  • 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阳性(滴度1∶20)。

  • EB病毒DNA 58400拷贝/ml,巨细胞病毒DNA 27600 拷贝/ml。

  • 淋巴细胞亚群(2020年6月30日):淋巴细胞比例1.6%,CD3(总T淋巴细胞)52.47%,CD3+CD4+(辅助T细胞)36.56%,CD3+CD8+(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5.22%,CD3-CD16+CD56+(自然杀伤细胞)10.33%,CD19(B细胞)26.65%。

  • G试验、GM试验、肺炎链球菌抗原、呼吸道病原谱、T-SPOT、凝血功能、输血前八项、血清肌钙蛋白T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 右侧膝关节CT示:右侧膝关节轻度退变,关节腔少许积液,周围软组织稍肿胀(图8)


图片
图8  右侧膝关节CT

  • 2020年7月3日右下肢水疱数量较前增多,右前臂及右肩膀新发水疱。见脓性分泌物(图9)


图片

图9 2020年7月3日新发水疱

讨论二:患者第三次入院,是隐球菌感染未控制?还是继发感染?

专家讨论

陈云峰教授:
这例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隐球菌荚膜抗原水平较高,存在全身播散风险。我们曾经接诊过隐球菌感染患者,呈亚急性/慢性播散,全身淋巴结肿大,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结局很差。所以,针对这例患者,我个人首先考虑隐球菌播散。我们还收治过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患者插管上呼吸机,NGS结果显示阴性,可能是由于当时未专门针对隐球菌进行破壁处理,胸部CT可见双下肺有空洞样和条索样改变以及实变。但患者并无其他特殊病原体感染,经过抗隐球菌治疗后效果很好。其次,这类患者还常见肺孢子菌感染,急性期使用激素后病情会得到缓解,但随着激素的减量,患者病情会出现反复。如果是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后续将面临纵隔气肿。另外,患者胸部CT可见肺上叶空泡样改变,加之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还考虑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在免疫抑制患者肺部很少引起空洞,所以不考虑病毒感染。我们中心的经验是积极进行气管镜检查,并行NGS检测。
宋立强教授:
这是一例天疱疮合并免疫抑制患者,本身存在感染风险,尤其是当肺部出现病变时,需要考虑是天疱疮继发的间质性肺炎还是继发感染。患者三次入院,隐球菌荚膜抗原始终阳性。第二次入院胸部CT可见多发结节伴坏死空洞和条索影,经过治疗,影像学快速进展,我也倾向于细菌性感染。第三次入院的胸部CT表现为两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但皮肤新发水疱,有脓性分泌物。我个人认为此时不考虑隐球菌感染。因为患者一直在使用伏立康唑治疗,无论预防性还是针对性目标治疗。从文献报道来看,隐球菌感染影像学多表现为多发结节,偶尔伴空洞。但该患者目前是弥漫性间质性改变,靠近胸膜的结节,所以从影像学分析患者也不符合肺孢子菌肺炎。如果将患者皮肤改变和肺部改变相结合,且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需考虑可能为奴卡菌感染。我们中心也收治过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奴卡菌感染患者,胸部CT多见多发结节伴空洞。奴卡菌最常见肺部感染,但如果经血流播散,脑部、肾脏、皮肤等均可受累。排除细菌感染、隐球菌感染、病毒感染、肺孢子菌感染,结合患者目前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较为符合奴卡菌感染。
秦志强教授:

目前来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偏低。从影像学来看,不符合典型肺孢子菌感染表现。此外,我认为“隐球菌感染未控制”的可能性较小。我更倾向于肺孢子菌感染,因为患者CD4+T细胞水平较低,典型的肺孢子菌感染在影像学上会表现为磨玻璃影。所以综合患者各项检查结果和表现,我倾向于肺孢子菌肺炎。

入院诊断
  • 急性呼吸衰竭;

  • 肺隐球菌病;

  • 重症肺炎;

  • 丹毒;

  • 天疱疮;

  • 慢性支气管炎;

  •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 低蛋白血症;

  • 贫血。


治疗经过

治疗方案
  • 两性霉素B 25 mg qd,更昔洛韦250 mg q12h,替加环素100 mg q12h。

  • 对症治疗:补液,多巴胺升压,降温,申请输血。


病情变化
  • 2020年6月29日入室当天,夜间19:55左右发热,最高体温40℃,呼吸急促,心率波动在150次/min,收缩压波动在140~160 mmHg,指脉氧饱和度波动在75%~88%。

  • 血气示氧分压43 mmHg,遂行气管插管。SIMV:PS 16,PC 18,RR 16,PEEP 5 cmH2O,FiO2 90%。

  • 2020年7月7日送检血培养:结果阴性。

  • 入室第2天,予支气管镜检查,见较多黄白色痰,送检病原学检查并行肺泡灌洗液mNGS。

  • 抽吸脓液送检培养。


病原学检查
2020年7月2日(入院第4天)肺泡灌洗液NGS(DNA)回报:巴西奴卡菌,人疱疹病毒5型(图10)
 
图片
图10  肺泡灌洗液NGS检测

调整治疗方案为:两性霉素B 25 mg qd,更昔洛韦250 mg q12h,替加环素100 mg q12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 q6h,复方磺胺甲噁唑0.96 g q8h。

水疱脓性分泌物细菌培养,弱抗酸染色阳性。药敏结果提示青霉素耐药,复方新诺明敏感。2020年7月3日D5脓液培养/质谱分析回报:巴西奴卡菌。

目标治疗
治疗方案:积极引流;两性霉素B 25 mg qd,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 g q6h,复方磺胺甲噁唑0.96 g q8h。停用更昔洛韦、替加环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实验室检查—指标改善
  • 血常规+CRP+PCT(2020年7月13日):WBC 5.84×109/L,NEU 5.10×109/L(↑),Hb 88 g/L(↓),PLT 164×109/L,CRP 68.8 mg/L(↑),PCT 0.36 ng/ml。

  • 肝肾功能(2020年7月14日):未见明显异常。

  • 血气分析(2020年7月14日):FiO2 50%,pH 7.48(↑),PaO2 90 mmHg,PaCO2 42 mmHg,乳酸1.1 mmol/L(氧合指数180 mmHg)。

  • IL-6(2020年7月13日):52.570 mg/L。

  • 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2020年7月17日):弱阳性。


降阶梯治疗和脓液引流
2020年7月14日起,患者病情逐步好转,拔除气管插管;右膝关节下方红肿较前稍消退;右下肢水疱数量较前增多,部分结痂,左手腕、双肩部有散在红色脓疮,部分结痂。抽吸引流脓液,并给予患者头孢哌酮舒巴坦3 g q8h,复方磺胺甲噁唑0.96 g q6h。停用两性霉素B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体温从高热状态逐渐下降并维持在正常水平(图11),氧合逐渐改善(图12)。2020年7月15日胸部CT示:两肺弥漫性病变,较6月25日进展,仅左肺上叶不规则片状高密度影伴支气管充气征,范围缩小(图13)
 
图片图11  患者体温变化情况

图片
图12  患者氧合变化情况

图片
图13  患者胸部CT(2020年7月15日)

出院诊断
  • 急性呼吸衰竭;

  • 系统性奴卡菌病;

  • 肺隐球菌病;

  • 重症肺炎;

  • 天疱疮;

  • 慢性支气管炎;

  • 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


随访
  • 予以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0.96 g q8h;伏立康唑200 mg q12h治疗。辅以持续康复,患者咳嗽气喘症状较前明显好转,体温正常。

  • 分别于2020年8月31日和12月1日复查胸部CT示:两肺弥漫性病变逐渐吸收好转(图14)

 
图片
图14  随访患者胸部CT

小结
  • SCAP患者需入住ICU治疗,死亡率高;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 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 建议早期、广谱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明确病病原体后降阶梯治疗。

  • 重症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需要强力、有时效的干预措施,这些干预包括早期直接干预及其他脓毒症相关的支持措施的实施。

专家总结

  • 郭强教授:针对这一病例我有几点体会:首先,奴卡菌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不容易被识别,所以从微生物培养角度去诊断奴卡菌病有一定困难。随着近年来NGS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对病原学的识别能力。其次,该患者此次发病始终存在低氧和低灌注表现,在患者肺部渗出性病变过程中,除了奴卡菌,是否也有肺损伤、肺水肿等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再次,患者巨细胞病毒DNA 9710拷贝/ml,EB病毒DNA 26600拷贝/ml,虽然前期也有针对巨细胞病毒进行过治疗,但后期停用了相关药物,但患者最终治疗效果较好。所以也提示,对于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拷贝数超过1000的患者,不一定非要针对巨细胞病毒进行治疗。

  • 宋立强教授:奴卡菌如果出现系统播散,国外文献报道死亡率接近50%。导致患者肺部出现病变的相对明确的病原体分别为隐球菌和奴卡菌。如果是长期存在于肺内的隐球菌,即使患者经过治疗,NGS也应该能获取一些线索,但NGS检测并无发现。所以对于隐球菌感染始终是“拟诊”或“临床诊断”。同时也提醒我们,患者除了肺部病变,是否也存在其他部位感染?使用两性霉素B之后,隐球菌荚膜抗原滴度下降,从这个角度分析,可能患者体内确实存在未能判定位置的其他病灶。我们曾经收治过一例血液病患者,其出现弥漫性间质性病变是由巨细胞病毒引起,初始肺部有结节,但并未受到重视,之后的2周,患者肺部病灶迅速进展,出现多发结节伴空洞,后经培养证实为表皮葡萄球菌,这也提示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即使是致病力较弱的机会性致病菌也可能导致感染。所以我推测本例患者可能是利奈唑胺发挥了治疗作用,极有可能是葡萄球菌的化脓性感染。这个病例也带给我们一些思考,首先,对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何预防感染至关重要。我们也可以结合更多的相似病例,就如何在此类人群中开展感染预防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其次,出现感染之后,如何进行早期诊断,精准地找到病原体,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的把握会更大。

  • 秦志强教授:相比而言,南方地区的肺隐球菌病较多。随着NGS在临床的应用,有很多不典型的隐球菌感染被发现。既往我们发现隐球菌感染的表现多为肺部结节样变化,后来发现有肺炎表现的隐球菌病也占一定比例,主要通过隐球菌荚膜抗原和NGS检测进行诊断。既往所见奴卡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为肺内多发结节和空洞,进展迅速,可伴有高热。近年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也发现很多奴卡菌感染者,主要通过NGS诊断。本例患者的影像学确实不典型,临床表现也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如NGS等新技术。

  • 陈云峰教授:一般来讲,如果单纯通过隐球菌荚膜抗原,我们很少确诊,在此基础上还会做一次支气管镜检查。微生物实验室在肺泡灌洗液培养中找到奴卡菌的概率尚可,也会提醒NGS进行破壁实验。此外,在诊断隐球菌和奴卡菌感染时,我们还会做一次腰穿,排除隐球菌颅内感染。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我们可能会使用3~4周。

  • 高兴林教授:这例患者首先考虑感染,但还有一种疾病可以纳入鉴别诊断范畴,即sweet综合征,该病也会有皮肤水疱样改变,病理为化脓性中性粒细胞炎症,肺内也可有空洞等多种表现,但并非由感染引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