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内劲同时具备三大特征,每一式都是起承转合“活步三步半”

 tjboyue 2022-01-19

太极拳的核心精髓落脚点在“内劲”,在于内劲的发生与传导、运用三大任务。古典《太极拳谱》记载的明明白白、周周全全,奈何世人见识有所不逮,不能领会,以至于世间绝迹久矣,今日由鄙人发挥、挑明之,替往圣传绝学。

此文一出,正宗太极拳的“牛耳”由鄙人一手掌握。

正如“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之名号,都有失于“中和、阴阳相济”,皆有偏颇之思想与性情,故不能得“太极”之真。

欢迎网友发来贺言、建议与问难。(哈哈,仰天一笑)

OO一《十三势说略》全篇就是讲太极拳的精髓——内劲,“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劲动”即是起承转合,虚实、贯串与腰间开合“三合一”,形成“六面争力”,就是太极拳内劲同时具备的三大特征

起承转合,“每一动,惟手先着力”,此为起,与“劲起于脚”是上下相随同步地“起”。

劲起于脚(起),发于腿(承),主宰于腰(转),形于手(合)

劲起于脚,虚实宜分清楚,虚中要有腾挪,产生内劲。

发于腿,变换在腿,内劲由脚发展而来、向腰间传导。

主宰于腰,两腿交替上传内劲,在腰间回合成为一股绵绵不断的抽丝劲、缠丝劲,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是也。

形于手,由两手发放而出,发出六面争力,“左右、上下、前后”浑圆一气的全方位如意内劲。

脚下之“左右”虚实、由脚而腿而腰的“上下”贯串传导、腰间的开合“前后”出入,这一股内劲的三大特性同时发作,形成“六面争力”发劲。

这样精妙灵敏的劲力“高技术武器”是否会所向无敌?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别问我、、、,我只负责传授古圣先贤的内功心法。(嘿嘿哈)

太极内劲的三大特征同步运行,最后的呈现,就是活步打手、三步半的一个完整“起承转合”。

三步半,包括了脚下虚实内劲转换及其贯串传导(两步)、“主宰于腰”的收敛合劲(一步)、最后半步的抖弹惊炸发劲。也就是“劲起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的“四句话、1234、三步半“太极劲。

OO二八卦拳也是脚下虚实、内劲贯串身法、六面争力“三合一”

八卦掌的转掌趟泥步,与太极拳一个道理,劲起于脚(趟泥的精神假借、虚实转换)、传导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掌,太极与八卦两家,一得俱得,一真俱真。

太极拳本是活步,民国以后沦为定步,精要失去大半。由八卦掌的转掌动中发劲可以明白活步的精要。

OO三 定步推手就像是盲人摸象,仅能得其巴掌大的一块皮毛而已。根本表现不出“太极内劲三大特征”的三合一,太过于简化,百无一用。太极内劲“三合一”的活步练法足可自保、全身而退,守有余而后能攻,才是拳道

如今的太极拳局面,以定步推手表演已是绝艺、绝诣了,以此自满自夸。

实不知,定步推手是过分地简化了,百无一用。

请自问自答,定步推手内劲自何而来?如何由脚而腿而腰地贯串、传导?又如何主宰于腰?又是如何发放“六面争力”之劲?

活步打手,首先是脚下轻灵,能退、能跑、能走、能守是第一位的,能全身而退、能自保是基本的,守有余然后再渐渐增长克敌制胜之势力,渐至从心所欲、所向无敌。

定步推手,那就是自绝于太极拳道,也不合于阴阳相济的周身一家、太极浑圆之理。

今日太极拳理论的乱象有两个原因,一则民国改拳之风,西风东渐、五四运动、打倒传统文化之风盛行,乱用西方的科学思想改造传统太极拳。二是“三拳合一”的流毒,用形意拳理法搅浑了太极拳的纯净内劲理论。

本头条号《太极拳天下第一门》 古典《太极拳谱》中兴第一人 2022/01/18 星期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