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内科学讲义(八)心悸

 凤凰于飞y7b4wx 2022-01-21

心 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要点一 概述
  《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最早记载脉律不齐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日死,乍疏乍数日死。”这是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关系的最早记载。心悸之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丹溪心法》提出心悸的发病“责之虚与痰”,《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曰:“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医林改错》补充了瘀血内阻亦可导致心悸,并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低血糖、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表现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要点二 病因病机
  (一)心悸的病因
  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1.体虚久病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2.饮食劳倦嗜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燸,蕴热化火生痰,或伤脾滋生痰浊,痰火扰心而致心悸。劳倦太过伤脾,或久坐卧伤气,引起生化之源不足,而致心血虚少,心失所养,神不潜藏,而发为心悸。
  3.七情所伤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或情怀不适,悲哀过极,忧思不解等七情扰动,忤犯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悸。
  4.感受外邪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阻心脉,心之气血运行受阻,发为心悸;或风寒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心,耗伤心之气血阴阳,亦可引起心悸。如温病、疫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养而发为心悸。或邪毒内扰心神,心神不安,也可发为心悸,如春温、风温、暑温、白喉、梅毒等病,往往伴见心悸。
  5.药物中毒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损害心气,甚则损伤心质,引起心悸,如附子、乌头,或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当用药过量或不当时,均能引发心动悸、脉结代一类证候。
  (二)心悸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心悸的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肺四脏密切相关。如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心搏紊乱;或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神失养;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不交;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气失畅;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留;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或热毒犯肺,肺失宣肃,热毒内舍于心,血运失常;或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均可引发心悸。
  心悸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久,病邪伤正,可分别兼见气、血、阴、阳之亏损,而虚证也可因虚致实,兼见实证表现。临床上阴虚者常兼火盛或痰热;阳虚者易夹水饮、痰湿;气血不足者,易兼气血瘀滞。
  心悸初起以心气虚为常见,可表现为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虚胆怯,气阴两虚等证。病久阳虚者则表现为心阳不振,脾肾阳虚,甚或水饮凌心之证;阴虚血亏者多表现为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等证。若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可出现阴阳俱损之候。若病情恶化,心阳暴脱,可出现厥脱等危候。
  
  要点三 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心悸的诊断要点
  1.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或慢,或忽跳忽止,或跳动过重,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2.可见数、促、结、代、涩、缓、沉、迟等脉象。
  3.可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汗出、颤抖、乏力、头晕等症。
  4.常由情志刺激、劳倦、饮酒、饱食或饥饿等因素而诱发。
  (二)类证鉴别
  1.惊悸与怔忡
  心悸可分为惊悸与怔忡。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但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常表现为持续心悸,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病情较重,每属虚证或虚中夹实。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2.心悸与奔豚
  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难经·五十六难》云:“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无时”,称之为肾积。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喉咙,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故本病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要点四 辨证论治
  (一)心悸的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心悸者首应分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平素喜静、动则气惫,面色少华、心痛隐隐多为虚证;心悸伴心中闷痛、刺痛,喘息难卧,舌苔厚腻者多为实证。
  2.辨病位
  心悸的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他脏腑病变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故临床亦应分清心脏与它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后缓急。
  (二)心悸的治疗原则
  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
  (三)心悸的分证论治
  1.心虚胆怯证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发,劳则加重。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舌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常用药:方中龙齿、朱砂镇惊宁神;茯苓、茯神、石菖蒲、远志安神定志;人参益气养心。
  加减:若心气虚损明显,重用人参,加黄芪以加强益气之功;兼见心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温通心阳;兼心血不足,加阿胶、首乌、龙眼肉以滋养心血;兼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以疏肝解郁;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等;气虚夹瘀,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
  临证备要——本证常因惊恐所伤,动摇心神所致,故治疗以重镇安神、益气养心为主,同时提高心理素质,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心气不足者常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减退,可加人参皂甙片,福寿草甙片或生脉注射液、人参注射液静滴,或重用黄芪至30克。
  冠心病伴心律失常(朱锡祺):七分益气,三分活血,以党参、黄芪、丹参、益母草、麦冬为基本方。
  2.心血不足证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方中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以生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行气,令补而不滞。
  加减:若阳虚而汗出肢冷,加附子、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兼阴虚,重用麦冬、地黄、阿胶,加沙参、玉竹、石斛;纳呆腹胀,加陈皮、谷芽、麦芽、神曲、山楂、鸡内金、枳壳健脾助运;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等养心安神。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或结代,为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血,滋阴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者,以生脉散加减,有益气养阴补心之功。
  临证备要——本证多因思虑劳倦过度,脾虚气血生化乏源以及心血暗耗所致,临床常为功能性心律失常,因此起居有节、劳逸有度,睡前避免不良刺激,为辅助治疗措施。
  3.阴虚火旺证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常用药:天王补心丹人参、茯苓—益气补血
  朱砂、柏子仁、炒枣仁、远志—安神定志
  五味子—敛心气桔梗—载药上浮
  朱砂安神丸朱砂—重镇安神,清心
  黄连—清心火,除烦热
  当归、生地—补血养阴
  加减:若肾阴亏虚,虚火妄动,遗精腰酸者,加龟板、熟地、知母、黄柏,或加服知柏地黄丸;若阴虚而火热不明显者,可单用天王补心丹;若阴虚兼有瘀热者,加赤芍、丹皮、桃仁、红花、郁金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临证备要——本证多为甲亢、心肌炎、风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交通心肾为法,但应据阴虚与火旺之轻重,以滋阴为主还是清心降火为主。
  治疗禁忌:朱砂为汞制剂,不宜用量过大及长期服用。滋阴药物大量适用容易碍胃,注意配合理气药物。
  4.心阳不振证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代表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附子—温补心阳
  人参、黄芪—益气助阳
  麦冬、枸杞子—滋阴(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
  炙甘草—益气养心
  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定悸
  加减:若形寒肢冷者,重用人参、黄芪、附子、肉桂温阳散寒;大汗出者重用人参、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山萸肉益气敛汗,或用独参汤煎服;兼见水饮内停者,加葶苈子、五加皮、车前子、泽泻等利水化饮;夹瘀血者,加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兼见阴伤者,加麦冬、枸杞子、玉竹、五味子;若心阳不振,以致心动过缓者,酌加炙麻黄、补骨脂,重用桂枝以温通心阳。
  临证备要——桂枝、炙甘草同用,能复心阳,对心动过缓有效,桂枝一般可从10克开始,逐步加量,常用至20克,最多用30克,直服至心率接近正常,或有口干舌燥时再减量,继服以资巩固。
  治疗禁忌:
  ①麻黄(尤为生麻黄)用量一般10克,先煎,去上沫,因含有麻黄碱,可导致血压升高、异位心率增快、期前收缩,需要特别注意。
  ②生附子因含有乌头碱有心脏毒性,如引起心率减慢、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一般不用,用量:3-15克,需先煎至口尝无麻舌感为度。
  ③炙甘草大量长期服用易导致水肿,不适宜于湿盛胀满及心功能不全患者。
  ④红参虽可以改善心功能及心律失常,但易致血压升高,对合并高血压者慎用,同时注意另煎兑服。
  ⑤北五加皮性温,能强心、利尿、止痛,常用于心功能不全者,因有毒一般用量3-6克,不可过量或长期服用,以免蓄积中毒,尤其与洋地黄制剂同用时更应谨慎。
  5.水饮凌心证
  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形寒肢冷,甚者咳喘,不能平卧;可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加减。
  常用药:泽泻、猪苓、车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参、白术、黄芪、远志、茯神、酸枣仁等。
  加减:若恶心呕吐,加半夏、陈皮、生姜以和胃降逆;肺气不宣,肺有水湿者,咳喘,胸闷,加杏仁、前胡、桔梗以宣肺,葶苈子、五加皮、防己以泻肺利水;若见因心功能不全而致浮肿、尿少、阵发性夜间咳喘或端坐呼吸者,当重用温阳利水之品,可以真武汤加减。
  临证备要——本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而伴有浮肿、尿少、夜间阵发性咳嗽或端坐呼吸等患者,治应温阳利水。对病情危重者,可应用独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可反复大量应用(不必稀释)
  6.瘀阻心脉证
  心悸不安,心中憋闷,心痛时作,痛如针刺,面唇紫暗,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常用药:桃仁红花煎
  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
  香附、延胡索、青皮—行气和血,通脉止痛
  当归、生地—养血滋阴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以通心阳
  龙骨、牡蛎—重镇安神—琥珀粉、磁石
  加减:若气滞血瘀,加用柴胡、枳壳;兼气虚加黄芪、党参、黄精;兼血虚加何首乌、枸杞子、熟地;兼阴虚加麦冬、玉竹、女贞子;兼阳虚加附子、肉桂、淫羊藿;络脉痹阻,胸部窒闷,加沉香、檀香、降香;夹痰浊,胸满闷痛,舌苔浊腻,加瓜蒌、薤白、半夏、广陈皮;胸痛甚,加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三七粉等祛瘀止痛。
  7.痰火扰心证
  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常用药:方中黄连苦寒泻火,清心除烦;温胆汤清热化痰。全方使痰热去,心神安。
  加减:若痰热互结,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心悸重者,加珍珠母、石决明、磁石重镇安神;火郁伤阴,加麦冬、玉竹、天冬、生地养阴清热;兼见脾虚者加党参、白术、谷麦芽、砂仁益气醒脾。
  重症心悸时应予心电监护,中西药物综合抢救治疗,常用的中药抢救措施有:
  ①脉率快速型心悸可选用生脉注射液静脉缓慢注射,或静脉滴注,也可用强心灵、福寿草总甙、万年青甙,缓慢静注。
  ②脉率缓慢型心悸可选用参附注射液或人参注射液缓慢静注或静脉滴注。
  其它疗法
  一、单验方
  1.苦参煎剂:苦参、益母草各20g,炙甘草15g。水煎服,适用于心悸而脉数或促者。
  2.珍合灵:(每片含珍珠粉0.1g,灵芝0.3g),每次2-4片,日3次。
  二、针刺治疗
  (1)内关、心俞、神门——安神宁心,调整心率
  (2)针刺内关、间使、心俞等穴,可使心率减慢;针刺素寥、通里等穴,可使心率加快。针刺一般用补法。
  (3)耳针——心、皮质下、交感、神门
  名老中医经验
  1.功能性心律失常(朱锡祺) 心动过速:太子参15g、麦冬15g、五味子6g、淮小麦30g、甘草6g、大枣7枚,丹参15g、百合15g、生龙牡各30g、磁石30g。心悸甚—加生铁落30g,便秘加生大黄3-4.5g。
  2.阵发性心动过速(费一峰)三参珍灵汤:太子参、丹参各18g、苦参18-24g、珍珠母30g、磁石30g、缬草(可用甘松代)桑寄生各15g、炙甘草6g。阴虚—加生脉饮;胸阳不振,痰浊瘀阻者—加栝楼、薤白、桂枝、半夏等;气滞血瘀—重用丹参,加黄芪、赤芍、桃仁、红花等。
  3.过早搏动(夏翔)
  (1)活血宽胸汤:丹参15g;川芎、葛根、玄参、麦冬、玉竹各15g。适用于心脉瘀阻,心阴亏损,多属于器质性早搏。
  (2)养血宁心汤:当归、党参各12g、麦冬10g、五味子5g、淮山药30g、大枣5枚,炙甘草9g、远志5g、茯神9g。
  适用于气血不足,心神不宁,多属于功能性早搏。
  4.房室传导阻滞(顾宣文) 麻辛附子汤加味:麻黄30g、熟附子15g、细辛9g、肉桂15g、龙骨30g、牡蛎30g、檀香9g、郁金12g、红花12g、川芎12g、炙甘草10g。
  体会:麻黄用量宜大,可由30g增至120g,并采用多次分服法,使药力持续而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在治疗中并无发汗之弊。
  专方辨证论治
  一、过早搏动
  1.心率1号 黄芪 党参 五味子 炙甘草 当归 熟地黄 丹参 降香(后入) 石菖蒲各30g。水1200ml浓煎成600ml,分3次服,10天为一疗程。
  功用:益气滋阴,理气活血,养血安神。
  2.益气活血温阳补肾方 生黄芪 党参 补骨脂 麦冬各15-30g、桂枝9-12g、炙甘草 赤芍淫 羊藿 鹿衔草各15g、五味子9g、红花6g、生地30-45g、丹参30g水煎服,日1剂,1个月1疗程。
  功用:益气活血,温阳补肾。
  3.养心定搏汤 生地30-60g、麦冬12-24g、桂枝15-30g、党参15-30g、炙甘草12-30g、麻子仁10-20g、生姜3-8片 红枣10-20枚 阿胶10-20g(烊冲)生龙牡各30g、生龙齿130g、川芎10-15g、丹参15-30g、琥珀粉1.0-1.5g(吞)。用水约1500ml,黄酒250-500ml,浸泡30分钟以上,然后煎头汁600ml(或煎头汁400ml,二汁200ml混合)。煎煮到最后几分钟,可将锅盖打开,使酒气散尽,乘药汁热时溶入阿胶,分2-3次服,每次200-300ml,琥珀宜以蜂蜜适量调服,日1剂,症状减轻后可隔日1剂。
  4.三参稳律汤 红参6g、丹参30g、苦参15-30g、当归30g、麦冬12g、五味子12g、薤白9g、茯苓15g、炒枣仁30g、琥珀粉3g(冲)。水煎服,日1剂,2次分服。
  功用:益气化瘀,养阴宁心。
  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炙甘草汤合生脉散加减 太子参15g、麦冬12g、黄芪12g、炙甘草9g、生地12g、五味子10g、阿胶10g(烊)大枣3枚 酸枣仁10g、丹参10g、红花10g。水煎服,日1剂。
  功用:益气养阴,养血安神。
  2.定心汤 龙眼肉30g、酸枣仁15g、山茱萸15g、柏子仁12 生龙骨12g、生牡蛎12g、乳香3g、没药3g。水煎服,日1剂。
  功用: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3.三参汤 苦参20g、丹参15g、党参20g、大枣6枚。水煎服,日1剂,2次分服。
  功用:益气活血安神。
  三、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
  1.复脉散 肉桂1.5g、人参2g、三七2g、沉香2g、阿胶5.5g、北五加皮0.5g、大黄0.5g、朱砂0.5g、珍珠0.5g、川贝3g、元胡5g 琥珀粉1g,研粉,每剂含生药24克,每日8g,3次冲服,治疗1-4周。温阳复脉,宁心安神。
  2.重镇安神方 生龙牡(先煎)各24g、首乌藤24g、鸡血藤24g、紫石英(先煎)18g、紫贝齿(先煎)18g、当归18g、炒枣仁12g、远志12g、柏子仁20g、合欢皮20g、炙百合20g、丹参15g 、琥珀粉3g(冲) 、朱砂1g(冲)。水煎服,日1剂。益气养心,安神定悸。
  3.宁心复律汤 人参9g(另煎)、麦冬5g、五味子9g、桂枝6-9g、赤白芍各6-9g、丹参30g、甘草9g、生龙牡各25g(先煎)、琥珀粉6-9g(冲)。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双补气阴,调和阴阳,活血通络,安神定悸,通调血脉,调整心率。(银川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董平)
  四、房室传导阻滞
  1.温通复脉汤 党参10-15g、黄芪10-15g、柴胡10g、干姜10g、升麻10g、肉桂1.5-3g(后下) 、白术10g、当归10g、陈皮10g、麻黄3-6g、细辛3-6g、制附子10g、炙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或作丸剂,每次3克,日3次。益气补阳,温经散寒,提高脉率。(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及老年医学研究所陈可冀)
  2.强心饮 党参 黄芪 丹参 麦冬各15g、益母草30g、附子9-15g 淫羊藿12g、黄精12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温阳益气,活血通脉。
  3.参附汤 合冠心Ⅱ号加减 党参12g、附子10g(先煎)、仙灵脾12g、桃仁 丹参 红花 川芎 当归各10g。水煎服,日1剂。温阳益气,活血化瘀。
  4.生脉饮合补阳还五汤 黄芪30-60g、丹参30-60g、地龙太子参各20-30g、五味子 当归各10-15g、川芎 桃仁 红花各10g。水煎服,日1剂。温养心肾,通阳复脉。
  【转归预后】
  心悸的预后转归主要取决于本虚标实的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恰当。心悸仅为偶发、短暂、阵发者,一般易治,或不药而解;反复发作或长时间持续发作者,较为难治。如患者气血阴阳虚损程度较轻,未见瘀血、痰饮之标证,病损脏腑单一,治疗及时得当,脉象变化不显著者,病证多能痊愈。反之,脉象过数、过迟、频繁结代或乍疏乍数者,治疗颇为棘手,兼因失治、误治,预后较差。若出现喘促、水肿、胸痹心痛、厥证、脱证等变证、坏病,若不及时抢救治疗,预后极差,甚至猝死。
  【预防与调摄】
  情志调畅,饮食有节及避免外感六淫邪气,增强体质等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积极治疗胸痹心痛、痰饮、肺胀、喘证及痹病等,对预防和治疗心悸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坚持治疗,坚定信心。应避免惊恐刺激及忧思恼怒等。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饮食有节,宜进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宜低脂、低盐饮食,忌烟酒、浓茶。轻证可从事适当体力活动,以不觉劳累、不加重症状为度,避免剧烈活动。重症心悸应卧床休息,还应及早发现变证、坏病先兆症状,做好急救准备。
  【结语】
  心悸由体虚久病,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感受外邪,药物中毒等原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以心的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或气滞、痰浊、血瘀、水饮扰动心神而发病。病位在心,与脾、肾、肝、肺有关。可由心之本脏自病引起,也可是他脏病及于心而成。多为虚实夹杂之证。虚证主要是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实证主要有气滞、血瘀、痰浊、水饮扰动心神,心神不宁。虚者治以补气血,调阴阳,并以养心安神之品,使心神得养则安;实者,或行气化瘀,或化痰逐饮,或清热泻火,并配以重镇安神之品,使邪去正安,心神得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情绪稳定乐观,饮食有节,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康复。
  【文献摘要】
  《素问·平人气象论》:“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素部·三部九候论》:“参伍不调者病。”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
  《丹溪心法·惊悸怔仲》:“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以朱砂安神丸。痰迷心膈者,痰药皆可,定志丸加琥珀、郁金。怔仲者血虚,怔仲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瘦人多因是血少,肥人属痰。寻常者多是痰。自觉心跳者是血少,四物、朱砂安神之类。”
  《景岳全书·怔仲惊恐》:“怔仲之病,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宁者也。……此证惟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盖阴虚于下,则宗气无根,而气不归源,所以在上则浮撼于胸臆,在下则振动于脐旁,虚微者动亦微,虚甚者动亦甚。凡患此者,速宜节欲,节劳,切忌酒色。”。
  《证治汇外·惊悸怔忡》:“惊悸者,忽然若有所惊,惕惕然心中不宁,其动也有时。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不静,其作也无时。”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心跳心慌,用归脾安神等方不效,用此方百发百中。”
  试题:简述心悸瘀阻心脉证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
  临床表现:心悸(2分),胸闷烦躁胸痛,时作时止(2分),可见唇甲青紫(2分),舌质紫暗(2分),脉涩或结代(2分)。

  试题:简述心悸瘀阻心脉证的治法与代表方剂。
  
『参考答案』
  1.治法:活血化瘀(3分),理气通络。(3分)
  2.代表方剂: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4分)

  病案(例)摘要:
  李某,男,55岁,已婚,干部。2015年10月21日初诊。
  患者近1年来工作紧张,睡眠较少,反复出现心中悸动,不能自主。近日因工作而焦虑,心慌加重,有时持续半小时方能缓解,伴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口干,腰酸耳鸣,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