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湿淫施治:太阴在泉,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前面已经讲过一阴厥阴、二阴少阴在泉情形下的风淫、热淫辨证施治情况,我们接着来看三阴即太阴在泉之湿淫辨证施治的情况。

岐伯曰: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先附图如下: 

一、湿淫于内,是为湿证

不仅太阴在泉时湿淫过胜,实际上,在六步主时四之气太阴湿土主长夏时、长时间工作于潮湿环境时,也是容易发生湿淫过胜内淫而病的情况。

至于湿证的特征,岐伯前文曾讲过:岁太阴在泉,湿淫所胜,则埃昏岩谷,黄反见黑,至阴之交。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焞焞,溢肿喉痹,阴病血见,少腹痛肿,不得小便,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如结,腨如别。

一般将湿证的特征归结为:湿胜则肿(溢肿喉痹、少腹痛肿);湿胜则濡泄(濡泄即洞泄);湿流关节(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如结,腨如别)。

我们应先树立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的整体观,然后再精读岐伯如何对治湿淫之证。

一、湿淫于内,为什么要“治以苦热”?

太阴在泉,辰戌之纪的下半年气候因偏于湿胜而成淫胜湿邪,民因外感湿邪而内淫为病。

湿邪淫胜,燥能除之,故治以苦热。是为正者正治。

太阴为湿土,在脏为脾,在病为湿,在时为长夏。《素问·藏气法时论》讲:“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苦为火味,苦味药物“司岁备物”之时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在泉之年。

苦味药物之药性虽多属寒凉(黄连、苦参、黄柏等),但亦有温热祛湿之物,如苍术、蛇床草(野茴香,味辛苦)还魂草、白毛草等。

苦火之温热药物可以生燥祛湿,故治以苦热”。

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肾水,故脾土喜母之燥气以资生化,恶所胜之水气来乘侮。

二、为什么要“佐以酸淡”?

脾土湿胜,肝木克治之。肝木味酸、性收敛,脾湿胜时可用酸味药物强化肝木之气。例如脾湿胜导致伤胃又伤大肠,呈现为濡泄之证(痢疾)时,可用“芍药”等酸味药物对治之,故“佐以酸”。

脾湿胜而濡泻,清浊不泌则溲水走魄门,故小便不利。湿淫于内,除了苦热生燥以外,还得使溲水重归尿道而出,这就需要配合使用淡味药物了。淡味药物之药性能渗、能利,即渗湿利水,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药皆能使小便增多,从而实现湿邪外放,故佐以淡”。

值得注意的是,《素问·脏象法时论》和《至真要大论》只提到药味为酸苦甘辛咸之五味,“淡味”何来?有些医家说“淡附于甘”,或许有一定道理,例如“薏苡仁”和“茯苓”就有亦甘亦淡之性味,甘、淡或许是甜味程度不同吧,岐伯也没细讲,我们也就不深究了。

明代皇甫忠《明医指掌·卷一·药性歌》讲:茯苓味淡,渗湿利窍,白补脾元,赤通水道

篇末附录有清代医家汪昂对甘味与淡味药物的区分,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

三、为什么要“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苦热之药性燥,脾土恶潮湿而喜苦燥,故以苦燥之”。

甘淡之药能渗利,湿邪可随小便排出,故以淡泄之”。

明代张介宾《类经》注曰:以苦燥之者,苦从火化也。以淡泄之者,淡能利窍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清代汪昂(1644-1911)《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中的一段话值得我们细品——“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其中的“淡者能利窍能渗泄”,对于我们理解“淡味药物”之药性药用很有启发意义。

一阴、二阴、三阴之淫胜施治我们已经精读完了,重阴必阳,阴极阳生,再往下就是少阳相火“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