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首发  魏晋南朝时期的陈留阮氏

 梦想童年594 2022-01-22

陈留阮氏(在今河南尉氏县)。在魏晋南朝,陈留阮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出现了迅速的上升。在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名载典籍者共9代33人之多,且独自立传的有10人。其中。除了阮谌“征辟无所就”、阮深、阮广“宦历不详外”,其余30人都有仕宦经历。从竹林名士之清谈到中朝名士之任诞,都有阮氏成员参与其中。阮籍更是被后世放达派名士,所广述。阮瑀、阮籍叔侄的诗文分别是“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中悲据意识最强烈的。他们用满含忧思的诗文、表达了其遭遇的生命困境。现将一些阮氏名家提一提:

最早的名人是阮敦(汉末己吾令;己吾:旧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宁陵县,今有己吾城。东魏兴和中,徙治平石城,今河南夏邑县境)、阮瑀(蔡邕学生,阮籍父,“建安七子”之一,魏丞相掾)、阮谌(阮武父,侍中,“征辟无所就”,造《三礼图》传于世)、阮武(阮瑀族弟,阮籍族叔,阮谌长子,清河大夫)、阮炳(阮谌次子,阮武弟,河南尹)、阮旦(阮炳儿子,太子少傅,平东将军。王戎评价他“汉元以来,未有超过此人”)、阮熙(阮籍兄,武都太守)、阮咸(与叔父阮籍称之为“大小阮”,“竹林七贤”之一,始平太守,)、阮瞻(阮咸儿子,太子舍人)、阮孚(阮咸儿子,侍中,南安县侯)、阮简(阮熙儿子,浚仪令)、阮修(阮籍从子,记室参军)、阮宣子(太傅);阮咯一门:阮咯(阮裕祖父南北朝·齐国内史):阮略(阮顗父,世贤)、阮顗(汝南太守)、阮放(阮顗儿子,“中兴名士”“江左八达” 之一,扬武将军、交州刺史、太学博士、太子中舍人)、阮裕(阮籍同辈,金紫光禄大夫、普骠骑之咨议参军)、阮宁(阮裕次子,鄱阳太守)、阮晞之(阮宁长子,南顿太守)、阮腆(阮宁次子,秘书监)、阮弥之(阮宁儿子,交州刺史)、阮歆(阮裕长子阮佣之子,中领军)、阮普(阮裕第三子,骠骑咨议参军)、阮长子(阮普儿子,《宋史》有载)、阮师门(阮普儿子,阮普儿子,原乡令);阮共一门:阮共(魏卫尉卿,河内太守)、阮侃(阮共儿子);阮种(嵇康特别器重)、阮蕃(《世说新语》·雅量)有传记。阮孝绪(著有《七录》,现有《广宏明集》传世)。阮侃(一说阮品,河南杞县著文集五卷,《唐书经籍志》传世,河内太守)。注:阮籍一门不详。

陈留阮氏后人还有:阮应先(江山尉。黄岩从事)、阮枞(江镇江南大将军,安徽破罡阮氏鼻祖)、阮元(清代浙、闽、赣诸省巡抚,两广、云贵总督)、阮匡衡(清代康熙武进士)、阮丽珍(著有《梦虎缘》《鸾帕血》等剧,《梵天庐丛录》一书传世)、阮年著(著有《兰竹图》《图绘宝鉴续纂《同人画集》)。

永嘉之乱时,阮咸子阮孚、从子阮修及阮修,族弟阮放、阮裕兄弟等陈留阮姓人避乱南迁,阮修于途中遇害,其家族和阮孚到达今江苏南京,阮裕由于无意仕途,隐居于会稽剡山(今浙江绍兴),并有一支阮姓远徙于广西合浦。上述阮氏后人,不少迁徙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