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轻松学名方》释义||第51讲 063六和汤

 毛毛虫197266 2022-01-23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图片

惜时以早起为要妙,爱惜时间要早起。
冬天可以略晚一点,以助封藏。中老年人可以略晚,还有病人可以略晚。略晚不是等到日晒三竿,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莫在日出后,这是基本的。
宋儒张载他提出所有读书人的大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自己的书房贴什么?
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
六个字: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要惜寸阴尺璧,他日到龙楼凤阁,才知道一字千金啊!
几乎所有的前辈们,伟大的人物都有点点后悔,后悔什么?
后悔少年时读的书还不够多,对口才讲话的要求还不够高,对人品品质的把关还不够严。

图片

所以从少年开始就要从高从严,就能陶铸大器。陶是陶瓷,器就是器皿铁器,它必须经过火的淬炼。
任何学子的成功把它比喻作“模具”要经过三阶段。
第一,初胚的破铜烂铁钝铁要干什么?要去杂质,铁里头有多余的杂质去掉,不要夹杂。
所以拜师一心拜师,无二念。古代对师傅最厉害的磕头是磕几个?是一个,不是三个。就是绝不三心二意,不是三个也不是两个,只要一心一意。心无二师,只有一师,所以要去杂质。
第二,要锻熔。就是说用密集的火候功力,你如果耕田你就密集地学金刚铲,如果铺石头,你就炼千臂手;如果你搬运,就练麒麟臂。总而言之,火侯必需要密集。

图片

抄写就要练千里笔,神笔,按脚就练就神手,要火侯够把自己彻底消熔了。
铁经过去杂再消熔,最后呢,最后一关也是最难的,最容易出问题,就是入模具,这个么不是魔鬼的魔,是模具的模。
比如说,你想成为剑,你就要入剑模。你想成为车轮螺丝钉就要入车轮螺丝钉的模。你想成为铲跟锄头,你就要入铲跟锄头的模。
经过这三关就成形了,成形以后,学以致用,就可以去开刃,就可以去肩负使命,学以致用。
好,今天看新的条文,方名释义,063六和汤。
图片
六和,好大口气!天上地下叫六合,天上地下的这些问题它可以解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和调六腑。六腑不舒服,人有五脏六腑,脾胃乃六府之总司,所以六合汤首先和脾胃,令六腑安泰,六腑益脾胃为主!
曾经有个案例,一个患者三天都吃不进东西,夏天没有胃口。
一问他吃了一个冻瓜,从此胃口就不舒服。古代的中医给他开了六和汤,一剂药,胃口就恢复了。
他说你这个是舌苔白腻的。六和汤的特点,舌苔偏白腻的。因为它是暑季内伤生冷最有效的方子。大有除暑健脾除湿之功,六和汤是治疗暑湿的。
朱良春,朱老把六和汤分解了,我们来看他的方子。

图片

六君子为主打底方,加进藿香厚朴砂仁,加强了燥湿化湿行气的作用。脾胃不好,消化不良的时候用六君子。
如果你消化不好还想呕的,欲呕的,胸闷的你就可以用六和汤。因为里面还有杏仁木瓜扁豆这类的,可以除湿的。
总体而言,六和汤有六君子健脾打底,加了姜枣可以补益力气。同时它有辛香定痛去寒湿的藿香砂仁厚朴可以升清阳,又有茯苓扁豆木瓜利水排湿。就是说外面有寒,里面就有湿,中间脾胃又没有力量。
古人很会造字,脾者,脾胃的脾,又通疲劳的疲。困倦,脾宜升则建,就很健壮很健康,很有精神。
所以一个人为湿邪所困,困倦容易疲累,必须要用除湿健脾的。你如果浑身又酸痛,你看一般健脾的药只管你的脾胃有没有力,它不管酸痛。酸痛你就要加辛香的藿香厚朴砂仁。辛香定痛,因为它们都能行气,可以祛寒湿。它们都是温的,所以可以祛寒湿。
图片
曾经有一个患者,也是夏天突然间说肚子痛。我问他胃口怎么样,他说不想吃饭。我说买藿香正气液,跟六和汤差不多,吃完以后胃口就好了,酸痛就没了。不然你当做关节炎乱七八糟的去治,医院去检查,回来折腾一回,几百近千块进去了。
其实就是一个暑湿为患,有些查不出原因的,不断地往深处查,像人入泥潭越陷越深,其实就是一个暑湿,不用怕它。
如果你感受寒邪比较重,现在的六和汤,老师喜欢加一些苏叶,为什么呢?
因为现在人夏天几乎家家有空调,夏天有一个小孩子说不爱吃饭,老爱打喷嚏。夏天还有着凉的,肯定贪凉饮冷,吃了雪条再吹了空调。内外夹击,形寒饮冷伤肺,找一个温通的宣肺的,四君子汤为底,然后加藿香苏叶,香苏散就是六合汤的宗旨。

图片

六和汤,我们把它拆开来就是一派健脾的,再加降逆止呕,散风寒,再加点利水的。
老师用的是六和汤的法,用的是这个法。得其法已经不拘泥其方了,这个吃下去,马上肠胃跟消化道肌表的症状就退了。
你们将来看到形寒饮冷伤肺伤胃的伤肠的导致消化不好又怕冷。你但用六和汤,只要舌苔偏白。
黄的就要换思路。舌苔白的,水的很淡胖的,明显就是脾虚寒湿肾,一碰到这种舌苔,闭着眼睛开下去都管用。
脾虚湿冷,脾虚的人有什么特点?不太爱吃饭,大便稀烂,人容易疲倦疲,动则容易喊累,不想动,喜欢坐不想站,看东西没精神,不耐久劳,这些都是脾虚的辨证特点。

图片

六和汤跟藿香正气散相比,大家都可以解表散寒化湿,都可以和中。六和汤更适合内症,脾胃本身就很瘦弱,然后带有满闷,吃东西吐,泄泻,本身都是弱脾的,脾比较弱的,
而藿香正气水,脾都不太弱的,突然间感冒到暑湿寒湿恶寒发热,表证很明显,可以用藿香正气。
《古今医案》记录,吞酸吐酸的,有一种患者叫做吐酸胃,胃气不降以后酸水老是上泛。朱丹溪就发现这是胃气不降,用二陈汤配合利水的泽泻,健脾的白术之类的,发现酸水呕的更厉害,甚至粥饮都喝不下。
他再一看舌苔偏白的,身体是脾土瘦弱加上感到寒湿,马上转换六和汤,四天就好了。
这个六和汤治吞酸吐酸的。你们如果看到一些反酸的,你不要一下子想到反酸了,我就降逆二陈汤。

图片

不!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有些是脾不升导致胃不降。所以你摸他的脉象,脾胃是濡弱的,软软的。没有力量的,你不用降胃了,直接用升脾。六和汤升脾,酸水反而降下去啦!凡是你一切到脉象好亢的,直接健胃,酸水就下去。所以还是要脉象说了算。
《中医药报》记载,有结肠炎的患者,老是拉肚子不成形,碰点凉的,吃点生果就拉的一塌糊涂,用六和汤效果非常好。所以发现慢性复发性溃疡胃肠炎,很难修复,用六和汤。
如果一个人中暑,六和汤配合紫苏陈皮。如果发热六和汤可以加银花黄连。如果头痛,六和汤加羌活,川芎。如果鼻塞,可以加荆芥防风。如果腹泻,六和汤加黄芩葛根。如果纳呆就是说进纳食物,呆呆傻傻,不想吃可以加神曲麦芽。如果呕吐吃不进东西,那就加竹茹豆蔻。如果腹胀就加枳壳厚朴白术。
好!今天就到这里。

图片

精彩回顾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
六和汤加减
如果一个人中暑,六和汤配合紫苏陈皮。
如果发热,六和汤可以加银花黄连。
如果头痛,六和汤加羌活川芎。
如果鼻塞,可以加荆芥防风。
如果腹泻,六和汤加黄芩葛根。
如果纳呆,不想吃可以加神曲麦芽。
如果呕吐吃不进东西,那就加竹茹豆蔻。
如果腹胀就加枳壳厚朴白术。

图片


慎风寒    节饮食

惜精神    戒嗔怒

                    ——保身四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