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说《采薇》

 昵称4X6owk9e 2022-01-23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采薇》

《采薇(节选)》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节选自《诗经 小雅》,众所周知,《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一般认为,以文学的角度而言,《风》为最高,但小学阶段初次学习《诗经》,却选了一篇《小雅》的诗歌,不能不说意味深长。

我觉得编者们选《采薇(节选)》还是颇有深意的。首先,这首诗传唱程度高,范围广。不了解《诗经》的人大多也知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其次,这首诗极具诗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再者,选的题材避开了某些少年敏感的环节。这在部编版教材的选材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比如说选《红楼梦》就选取了放风筝的《红楼春趣》一节,可谓雅正平和。

当然,最重要的理由还是这首诗文学价值高。《采薇(节选)》选的是原诗最后两节,这也是最具有文学价值的两节。

第五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最美的句子。这个说法来自东晋大将谢玄。谢安趁子侄们聚会在一起的机会,问道:“《诗经》里面哪一句最好?”谢玄称赞说:“最好的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有意思的是谢玄的姐姐著名的才女谢道韫喜欢的是“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太傅本人喜欢的是“訏谟定命,远猷辰告。”虽然喜欢哪句诗是一件见仁见智的事情,虽然谢道韫才华明显高谢玄一头,虽然谢安的功业远远超过谢玄。但偏偏我们就只记得谢玄最喜欢的这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这是谢玄当过将军,还有人说,谢道韫和谢安的层次明显比谢玄要高,他们想到了文化熏陶,想到了教化治国。我认为其实都不是,诗歌有他自己的特点,用诗人何其芳的说法,诗歌大概有如下几个特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语言具有音乐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就有这些典型特点,和“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和“訏谟定命,远猷辰告”相比,更生活化,更有韵律美,更有意蕴,言有尽而意无穷。

面对诗歌,人民群众才是最好的评委。就像我们听流行歌曲,有一些歌太过政治说教,一些歌太过简单通俗,感觉都差那么一点,那些歌词优美、思想深邃、打动人心的歌往往得到大家的青睐。

   这一节写的内容很好理解。意思是,当初我离开的时候,杨柳柔弱,随风摇摆。如今我回来了,只看到雪花飞舞的样子。写的是来和去的两方面的对比,体现出返回时的心情低落。

为什么心情低落?如果我们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对这一节的描写又会有更深的理解。《采薇》写的是周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玁狁的战争,一个戍边的戍卒经历了战争之后终于可以回家。在回来的路途上,他想起了离开的时候,在杨柳随风摇曳的春天里和亲人分离。也许当初尚是和杨柳春风一样的少年;如今戍边回还,看到漫天雪花飞舞,也许如今已是和肃杀冬雪一样垂垂老矣。这样的天气,怎么让人心生感慨,怎不让人思绪万千!

无独有偶,在同属《小雅》的《出车》里,也有类似的句子“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更有意思的是,《出车》也是描写与玁狁战争的诗篇。同一场战争,同一个阵营的兄弟,居然感受也有些相似。十六个字里面居然有十个字是相同的,表现的都是去与来的对比。只不过“黍稷方华”远远没有“杨柳依依”那么深入人心。

   群众是最公平的评委,其实黍稷花开和茫茫雪花相比,色彩对比更强烈,更有画面感,但人们就是喜欢“杨柳依依”,这是为什么呢?《采薇》此处用了叠词,韵律感更强,读上去更有美感。另外,“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都是动态,画面感极强,“黍稷方华”和“雨雪载途”更多的是静态。在表达情感方面,《采薇》更热烈,《出车》则显得太过冷静。

《诗经》的表达特点之一就是寓情于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真挚的情感。此时,回家路途的战士们在想什么呢?是自己家乡的亲人?还是死难的战友?是不堪回首的过去?还是不敢面对的现实?

宋之问有诗“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出了乡书断绝,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复杂情绪。近乡情怯,是最质朴的担忧,最真心的盼望。担心家人出状况,希望彼此都平安。

《十五从军征》则描写回家之后看到的境况:“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家成兽穴,亲人俱亡,可谓人间惨剧。

战争摧残的不是人的意志,而是人的年华与习惯。在时间的轮回里,勇敢完全不值一提。《肖申克的救赎》里描写了一个坐了几十年牢的老者,在出狱后不适应外面的生活最终上吊自杀了。而多年的军旅生活改变的也是人的习惯,面对这个应该熟悉而未知的世界,戍卒自然有些担忧,心情复杂。

面对雨雪霏霏的世界,面对未知的人生变故,面对脱节的陌生世界,戍卒在风雪中“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在雪地里踟蹰而行。终于,发出了“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感慨。这是无声的哭号,这是深沉的表达。只有内心极度痛苦,才能发出这样的心声。

《诗经》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最大的痛苦,却写得那么深沉。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司马迁也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这首诗正符合他们的评价。把深深的、复杂的情感蕴藏在浅白的诗句里。这就是中国的诗歌,是具有教化功能的诗歌,是所谓发乎情而止乎礼的诗歌。

在《出车》里则是这样写的:“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意思是国家安全多灾多难,无法得到片刻安宁。难道我们不苦苦思念家乡?只是敬畏天子的诏命罢了。《出车》也有些许反战情绪,但化作了对国家对战事的服从上。和《采薇》相比,没有那么含蓄隽永,没有那么深沉动人。

所以,部编版教材选《采薇(节选)》作为小学生初次学习《诗经》的文本,就很好理解了。无论是重章复唱的音乐性,还是写景的简单明快,亦或是抒情的深刻含蓄,《采薇(节选)》都无愧是上乘之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