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诗歌:关注诗之“人”——穿越时空现场景

 123xyz123 2022-01-24

为了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以便正确解题,考生在阅读诗歌时要善于“补白”(设身处地还原场景)。“补白”原是相对“留白”而言的。中国古典艺术创作很重视“留白”手法的运用,画家绘红杏一朵,观者可领略春光如海;诗人叹一叶飘落,读者能想见万木凋零:无论诗或画,总能给读者(观者)留下大片想象空间。正是有了创作者的“留白”,才有了欣赏者的“补白”。

  (一)善补古代背景之白

——还原与再现历史场景,唤醒诗词生命

1.重回古人生活情境,填补古今之变所形成的时空鸿沟

历史茫茫,岁月悠悠,存亡兴废,何其多矣。然深究起来,则秦汉之分、唐宋之别远小于古今之变。绵延两三千年的古典时代,其间无论科技、文化还是政治、军事,进展都是缓慢的。只有近代科技兴起乃至当今电子信息时代,才真正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存环境。古代诗歌所描绘的境界,常常是月明星稀,一灯如豆;桥头落梅,松下泉声;长亭相送,蹇驴嘶鸣;血战沙场,马革裹尸……这样的情境,如果我们不能通过联想、想象回到古代去,我们这些在都市丛林中、在高速交通和迅捷通讯条件下长大的考生怎能区分“鹧鸪”与“杜鹃”、“梧桐”和“芭蕉”、“落花”和“落叶”?又如何能理解古人的真情诉说?

阅读下面这宋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 句

吴 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这道题要求考生从诗中所写物候来认知季节,要求体味古代游子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之心。这对考生来说,一个很大的难处就是难以回到古代情境。桃花谢了,梅子酸了,蛙声唱起来了,此种景况,今天的学生有多少能眼见耳闻?现代人即使身在外乡,和故乡联系或直接回家也很方便,对游子行居客地见季节变更、岁月流走而念故地亲人的那种敏感又有多少共鸣?坐了飞机在云间穿梭的现代人和骑了毛驴风餐露宿的古人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我们要通过联想、想象来填补这个空白。

参考答案:春夏之交乍暖忽寒。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

2.结合诗人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来读诗

读一首诗,除了读诗,还要读“时代”,读“诗人”。

(1)读“时代”

如:魏晋诗人多写建功立业,自然隐逸,狷介不羁;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唐朝诗人所写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有反映边塞生活的,有描绘山水田园的,有献诗以求引荐的,也有写离别思乡的;北宋诗人重写义理;南宋诗人重抒爱国情怀等。又如,对唐诗,要分清安史之乱前后之别;对宋词,要知道高宗南渡前后之异。

(2)读“诗人”

联系诗人的生平思想、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来读诗。比如:杜甫,他所处的时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所以他的诗歌多反映民间疾苦,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诗歌风格以沉郁顿挫为主;陶渊明,他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多描绘农村田园风光和劳动的情景,风格平淡自然、韵味隽永,语言简洁含蓄,多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隐士情怀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贴标签,每一个诗人的经历和个性都不一样,还要以对作品的精准把握为依据。

高考试卷中,熟悉的名家诗人一般不注释,需要考生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陌生的诗人一般会提供相关的注释;如果不提供注释,一般来说题目中涉及作者的内容就会相对较少;如果题目中涉及了对陌生诗人的解读,又缺少相关的注释,那么考生就要完全靠从作品里提取。

如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不少考生对这首词理解不透。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未能联系作者所处时代、时局来解读诗意,二是学生对辛词好用隐喻的特点不了解。在这首题为“送人”的词中,作者不止抒发了离情别意,更隐喻性地表达了对“带雨云埋一半山”(朝廷中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的时局的忧虑,含蓄地抒发了对时局国事艰难(“风波恶”)的忧虑之情和对自己理想抱负难申(“行路难”)的愤慨之情。因此,在读诗时我们应该能联想、补充关于时代和作者的背景性知识,以全面准确地把握诗(词)意内涵。

(二)善补省略跳跃之白

——共鸣与同化情感体验,回归诗人生命

作为语言艺术之一的古代诗歌,它的“留白”首先表现在语言的省略和语意的跳跃上。因此,读懂诗歌的第一步就是要把省略、跳跃了的诗意补充完整,理顺语意。

如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何人?何时?)浓睡(何时?)不消残酒。(何人?)试问卷帘人(问什么?),(何人?)却道海棠依旧。(为何连声发问?)“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以上括号中的问题,便是省略和跳跃所形成的“空白”所在,补充如下,诗意就清晰了:

昨夜雨疏风骤,(我昨夜)浓睡(今晨)不消残酒。(我)试问卷帘人(窗外海棠花如何),(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我想:一夜风雨,海棠焉得依旧?于是急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又如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该诗首句说洛阳城里逢秋至,次句言欲作家书心潮翻滚,第三句(写好家书之后此为诗意跳跃处)说担心话没说完,末句说临近带信人出发时又把信拆开来看。应该说这首诗是很平易的。可是,不少考生由于不能看出第二句和第三句之间有“写罢家书”这个跳跃,导致诗意理解起来有困难,于是对所问“本诗写了哪个细节”也就只好应之茫然。

(三)善补言外意旨之白

——感悟与思考深层意蕴,升华诗词认知

古诗常常以“含吐不露为贵”,追求表意的曲折之美。每一首诗,都能给我们一种相对确定的字面义,但这只是表层的。比如我们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我们显然能从中听到弦外之音。透过表层语义,从而生成形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深层意蕴——这往往才是欣赏诗歌的正途。

有的诗人在表达情感时比较委婉,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怀古伤今,或借古讽今……我们要熟悉诗人常用的间接抒情的方式,除此之外,诗人有时或正话反说,或运用设问反问,使情感表达含蓄。例如“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一句中的“敢”应理解为“岂敢”;“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一句中的“敢”也应理解为“岂敢”;“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一句中的“可堪”应理解为“不堪”;“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一句中“忍看”应理解为“不忍看”……考生平时要对诗人常见的抒情方式进行梳理,多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因此,对于古诗,我们要善于感受景外之情,领悟事外之理,解读诗人表达含蓄情感的经验,从有限的语言空间获得丰盈的意蕴,从而在填补言外意旨这一“空白”的欣赏过程中获得一种丰富的审美情趣。

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首联表面说此处当年曾有凤凰游,今则凤去台空唯江自流,深层含意则是昔日繁华而今日荒芜。颔联说“吴宫花草”,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当年的歌舞美人,说“晋代衣冠”,自然让我们联想到彼时的豪门贵族,二者如今一则埋于幽径,一则化作黄土。如此,该联所隐含的存亡兴废之感也就一目了然。这一联可以说是对首联含意的具体化。颈联转向写眼前美景,读解并无难度。尾联中的“浮云蔽日”“长安不见”皆语含深意,“长安”自然是指朝廷,而“日”则为帝王的象征,“浮云”亦即奸邪小人之喻了——透过字面理解了诗人的言外之意,我们对该联所隐含的忧国伤时之感也就不难把握了。正是这种言外之意、象外之旨给了读者很大的联想、想象空间,而“补”这样的“白”显然就成为读懂这类诗歌的关键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