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临床实战笔记——眩晕症治疗,实打实的疗效

 沙澧闲人个人馆 2022-01-26

中医对眩晕症的认识:眩为眼花或视物昏暗,晕为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不定,因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眩晕是指以目眩头晕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活血化淤法疗,获消意疗效。

典烈病例:王某,女53岁。

自诉:患者眩晕已有十余年,时好时发,近两月症状加重,症见头痛颈硬,转头时眩晕加重,头晕如坐舟中,呕吐痰涎,四肢沉重,舌质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

查:血压170/100,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颈椎片提示:颈椎3-5椎体有唇样骨质增生。脑血流示:左右侧脑血管紧张度增加。西医诊断:原发性高压,脑动脉硬化,颈椎病。

辨证:痰淤互结,脉络淤阻,脑失所养。

治法:活血化淤,祛痰通络。

处方:血府逐淤汤加减。当归,桃仁,红花,赤芍,牛膝,半夏,白术,陈皮,泽泻,茯苓,枳壳,川芎,桔梗, 甘草。水煎服,四剂。

二诊:服药后眩晕大减。效不更方,随症加减连服药30余剂。临床症状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按:导致眩晕的原因很多, 《内经》曰: '精虚则眩” , '肾虚则头重身摇”, '脑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素问·至真要大论》 :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后世医家提出“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火不成晕”等观点。总之,眩晕多系本虚标实,实是风、火、痰、淤;虚是指气血阴之虚。其病变以肝、脾、肾等脏为重点,三者以肝为主。目前认为眩晕由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内阻、淤血阻络等所致,但其临床症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淤表现。若情志郁结,肝失调达,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伤阴,虚生内热,血液受热煎熬成块,形成淤血;肾精亏虚则虚火内生,热与血结,以致血淤;脾阳不振,健运失职,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气互结阻血运行而淤,跌仆坠损,头脑外伤,淤血停留,阻滞经脉,致气血不能上荣于头目而致眩晕。方中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活血祛淤;当归养血活血,生地养血滋阴,二药相配,祛淤而不伤阴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淤通经,引血下行;桔梗专入肺经,载药上行,使诸药直达血脉;甘草通百脉调和诸药;加大黄能破积化淤,泻火清热。全方以活血化淤为主,可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促进血液的循环,加速体内脂质的代谢,从而达到气血充、淤血化、眩晕除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