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启示录364 :常见病和多发病

 新用户17779036 2022-01-27
导读
为什么说从古到今,怨天尤人都是读书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孔子当年特别强调哪个问题,在《论语》中记录了三次?为什么要想成为高手,必须要狠心打磨自己,并且要读最高贵的书,做最基础的事,同时找到最有缘的贵人?
今天在课堂上,有些老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屡教不改的问题,经常会感觉到很无奈、很生气。其实,孔子当年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
《论语》的卫灵公篇里记载了一句话。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01
孔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君子应该担心的是,自己有没有才能?德行够不够?而不是担忧和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
同样的内容,《论语》的里仁篇里有这样的话。
子曰: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努力去追求,要让自己有被别人了解的资本和能力。
《论语》的宪问篇里也有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还是告诫同学们,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力。
三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在《论语》里面被记录了三次。
孔子为什么要反复讲呢?还不是因为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怨天尤人,是同学们当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吗?
02
其实,哪只是孔子的弟子们呢?就是到了今天,我们生活当中绝大多数人,不也是总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总有一肚子怨气的,这样的人应该不是少数。
从古到今,怨天尤人永远是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每个人都有可能一次两次反复发作。
读了这则《论语》,再回顾一下自己接近50年的人生经历,有这样一个感慨:强者修理自己,弱者指责别人。
《论语》读的次数越多,自己脸红的次数也就越多。读了孔子2000多年前的充满智慧而又极为精炼的话,就会让自己感觉当年是何等的无知和荒唐。
年纪比较轻的时候,血气方刚,总是看别人不顺眼,实际上那个时候恰恰是因为自己的智慧不够,心理不够强大。
03
而且我们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时代真的不缺少机会,有太多的企业,太多的老板想花高薪,都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这个时代不缺人,但是缺少德才兼备,能够解决问题,能够创造价值的高手。很多人只不过是凑个数,算个人而已,但是算不上人才。
也就是说,在机会遍地都是的时代,要想有一个高位,要想拿到高薪,首先应该让自己成为高手。
而成为高手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要下狠心来打磨自己。
如果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自律不够强,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对自己不狠一点,那么别人将来也没有理由对咱们好一点。
功夫功夫,如果功夫不到家的话,人是不可能有真功夫的。
04
那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高手呢?我个人的一个体会是,读最高贵的书,做最基层的事,找最有缘的人。
有一些超越时空限制的最高的智慧,其实都写在古今中外的那些圣贤的书里,但是因为读起来有点难,有时空的障碍,很多人读不进去。
如果我们能读进这些历史上最有智慧的人的书,就相当于和他们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能够用他们的智慧唤醒我们内在的自己.
能够让自己变得更通透,比别人站得更高,比别人看得更远,比别人想得更透,比别人走得更稳,这样不就成为高手了吗?高薪和高位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05
但是如果死读书,光读书,会把人读成光说不练的假把式,说起来头头是道,干起来一窍不通。
所以,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去做一些最基础的事情,要把桩打牢。你看练武功的人都是先练站桩的。
多做一些最基础的,甚至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的事,可以磨练一个人的心性,可以增加对工作的感性认知,可以积累经验
还可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样一旦机会出现的时候,便可以脱颖而出。
06
那怎么叫找最有缘的人呢?
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找一个自己非常喜欢的行业,尽可能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有成长的企业,进到这个组织里面去,一定要找一个德行和能力都能成为自己榜样的人。
这个人能力很强大,德行很好,是属于人才中的精品,千万要睁大双眼,要观察一段时间。
有的人可能能力很强,但是心态不好,这样的人是危险品,是毒品。如果跟他走得过近,会有副作用。
如果能找到一个榜样,那么就观察他,贴身地去向他学习,甚至能够成为他的助理,成为他的下属,最大努力地去配合对方,成为对方的手和脚。
这样的话,相当于把自己的手脚借给对方,慢慢对方就把他的大脑借给咱们,他的思想会一点一点的影响咱们,慢慢地把自己带到一个更高的位置,更高的境界。
甚至到最后,彼此的默契、信任积累到一定程度,对方会用他的力量,他的资源,把自己拉到一个新的高度。
找到最最有缘的人,就是找到自己的榜样,通过自己先付出,先成就他来成就未来的自己,让这样的人成为自己生命的贵人。
老百姓常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们要想揽瓷器活,先要有金刚钻,先把自己打磨成高手再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