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长江以南第一木构建筑——保国寺究竟牛在哪里

 Kath2633 2022-01-30


本文节选自艺旅文化X筱溪听泉老师新年首发的重磅音频课程【国保100】文稿。

大家好,欢迎来到国保100,在古迹里读懂中国美学。

我是筱溪听泉,今天是我们国保100旅程的第一站,宁波保国寺。
 

01

保国寺的历史地位


保国寺位于宁波西郊灵山之上,原名灵山寺,唐代由僖宗皇帝赐名保国寺。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保碑
 
这趟漫长的古文明之旅,为何先从保国寺开始呢?——因为它很牛。有多牛呢?
第一个厉害之处在于它是长江以南第一木构建筑;
第二个是宋代《营造法式》的活化石
 

保国寺头山门(左)和二山门(右)

保国寺大殿
 
我们先说第一个厉害点——长江以南“第一木构建筑”。
 
在南方地区虽然也有个别木构建筑比保国寺更古早一些,但原真性和环境要素,以及气场之强大保国寺大殿在江南是无敌的。这是一座真正能让我们为木构建筑而倾倒的地方,是一个我们能够读懂古代匠人,触摸千百年人文关怀的地方。
 
众所周知,南方地区早期木构建筑很稀缺,主要因为气候潮湿,木料易腐,且白蚁横行。所以整个南方地区早期木构尤其是宋代木构屈指可数。
 
保存较为完好的有:
①福州华林寺大殿,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
②莆田元妙观三清殿,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
③罗源陈太尉宫,建于南宋嘉熙三年1239,
④肇庆梅庵,建于北宋至道二年996,
⑤加上宁波保国寺,整个南中国就盛开这五朵宋代木构之花。
而保国寺大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距今已经1009年了。就建筑美学而言,堪称江南十五省古木构之最。
 

再来看第二个厉害处——保国寺是宋代《营造法式》的活化石。
 
成书于北宋的《营造法式》,是我国第一部官方下令编修的建筑典籍,正式颁布实施于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它是将建筑工程管理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写照,是中国古代建筑营建最重要的一本书,被誉为“整个中古时期世界上最完备的建筑学专著。”
 
前面我们说到保国寺大殿重建于1013年,比1103年的《营造法式》早整整90年问世。《营造法式》作者李诫,当时任宋代的将作监官员在编修该书时,借鉴保国寺大殿内容达十几处之多!如“材”的断面比例关系、单材与足材的不同概念、下昂的应用与榫卯开挖要求,虾须拱的应用、蝉肚绰幕、拼合柱、藻井形制等,有的甚至成为当今的存世孤例。
 
伴随着《营造法式》向全国推行,以保国寺大殿为代表的11世纪最先进的木构营造技艺,成为全国古建筑修建的技术标准。

02

《营造法式》的参照对象


看早期木构建筑绕不过去的就是《营造法式》,所以我们先稍微了解一下《营造法式》这本书。
 

因为营造学社以及以梁思成为首的一批现代学者的推崇,我们知道这部书的编写者名叫李诫,官至将作监丞。这部书在崇宁二年1103年刊行,这个时候李诫已经去世了,而保国寺已经存世了整整90年。
 
为什么我们会说一个提前了90年出现的建筑最为吻合宋代的国标,而不是今天早期木构建筑存世量更大的山西大地?为什么说保国寺大殿是最标准最规范的营造法式实例?因为,准确的概念是,不是保国寺对照了《营造法式》的标准,而是营造法式对照了保国寺的标准。
 
营造法式最终的成书者是李诫,而它最初的草创者却是另外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我们都知道他的轰轰烈烈的变法革新,这个我们以后的课程会讲。今天提一下他的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营造法式的始编者。
 

变法先锋——王安石

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27岁的王安石出任鄞县县令。上任伊始,他便深入全县作实地调查考察。二十一年后,身为宰相的王安石变法推行的“青苗法”、“保甲法”、“农田水利法”、“方田法”、“市易法”等,早在鄞县时就已经试行,并取得了成效。故此胸有成竹,因为已经力行实践。

这样的实践同时发生在建筑营建方面,为了杜防官式建筑营建方面的贪污腐败,亟需对建筑的各种设计材料施工的定额制定标准,明确房屋建筑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用料限制等。于是,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变法的同时,由鄞县经验推广编订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目录

所以,王安石当年试图推广鄞县经验时很可能就参考了这座大殿,又或者说,当年鄞县大地上随处可见的这一类建筑类型给了他最基本的底气。在编订过程中,由于内容上不尽完善,专业性不够,从而未能颁布施行。这样又过了三十余年,到哲宗时代,令将作监丞李诫重新整理,于1100最终成书,1103刊行颁布。
 
所以保国寺是营造法式的母本,而不是地理距离上离京城汴梁更近的那些山西古庙。
 
了解了这一段往事之后我们再重新欣赏古建筑就有了别样的眼光。因为今天早期木构主要集中在山西,所以我们总是下意识觉得山西古木构应该是北宋木构的标准样本,殊不知,营造法式更多体现的是宋代南方官式建筑样式,在宋代,南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完全超越了北方,向南方看齐已经成为主流。所以营造法式中的一些规定放在南方的环境下就会显得更加自然。
 
在《中国建筑史》这本书里,宋代的建筑呈现一种醇和之美,梁思成先生誉之为洛可可式的优雅,而这种醇和优雅恰恰是因为沿袭了南方的审美基因。从而呈现出与以北方为主流的唐代建筑截然不同的风貌。

03

保国寺五大看点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既然这是北宋营造法式的样本,那么从哪里可以得以体现呢?我们就通过几个较为明显的案例来看看:这座北宋木构建筑有哪些独特之处。

布局


第一个特点是平面布局进深大于面阔。
 
保国寺大殿是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厅堂式构架体系。所谓面阔,就是横向上;所谓进深,就是纵向上。

净土池看保国寺大殿外观
 
当你从外面看这个大殿时会觉得有点奇怪,似乎是重檐歇山的七开间样式,但重檐的这两层屋檐又紧贴在了一起显得别扭。原来这下面一重屋檐是清代康熙年间增设的,所以看着有些不舒服。只有进入殿内,我们才能感受到这座国保的伟大与雄奇。

保国寺大殿内部


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平面布局是很常见的,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面阔长于或等于进深,也就是说一栋房子总归是横向长度大于等于纵向长度。比如故宫太和殿是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横向长度达到64米,纵向长度37米。横向远大于纵向。而保国寺大殿进深13.3米,面阔11.8米,纵向长度明显超过横向,也就是进深大于面阔,所以只要你抬脚进入到大殿里面,一定会不由得对它肃然起敬,就有这个特殊的平面样式在起作用。


斗拱


第二个特点是斗拱用材断面高宽比3:2,达到最高出材率和最强受力效果。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把这个大殿用的木料截个断面出来看,这个断面的高宽比不是正方形而是长方形,并且长短边比例是一致的,就是3:2。为何有这个比例呢?因为《营造法式》里就是这么讲的。
 


《营造法式》将建筑用材分为八等,一等材高九寸,厚六寸,用于九间大殿或十一间大殿。二等材高八点二五寸,厚五点五寸,用于五间或七间大殿。以此类推,五等材高六点六寸,厚四点四寸,用于三间小殿。直到八等材,用于殿内藻井或小亭榭。
 
保国寺有着复杂的斗拱结构,它的斗拱用材五等材,藻井用材七等材,吻合《营造法式》用材规定。更为厉害的地方在于,斗拱用材断面高宽比为3:2,这个比例兼顾了构件的刚性、强度和出材率等问题,达到最理想的受力效果和最高出材率的经济适用性。
 

保国寺斗拱

西方直到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才通过科学实验得出梁的截面高宽比根号3:1时刚性最大,根号2比1时强度最大,那么保国寺3:2的用材断面高宽比就同时具备了最佳的刚性和强度。这种选择比西方早了八个世纪。

立柱


第三个特点是瓜棱样式拼合柱

保国寺大殿的柱子非常独特,有人称它为拼合柱,有人称之为瓜棱柱。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瓜棱样式概念,一个是拼合柱概念。很多人容易将其混为一谈。这里我们分开来讲一讲:
 
所谓瓜棱柱,就是柱子外部带楞,断面像南瓜状的柱子。起源于汉魏时期的束竹柱。保国寺大殿的16根柱子全做成瓜棱柱样式,这种样式在《营造法式》里有记载,但在宋代木构实物里已是极为罕见。

蝉肚绰幕与瓜棱柱


这种瓜棱柱作为装饰手法,一般多见于石质构件,或者晚期建筑构件中。而保国寺大殿的16根柱子全做成瓜棱柱样式,且断面形成的瓜棱柱还多种多样,这个非常有意思。
 
所谓拼合柱,就是将多根小木料拼合到一起形成大柱子。使用小料充当大材以承重载这是提高木材利用效率的好办法,也是营造法式的关键要求:大料做梁,中料做柱,小料做拱枋——大料不可小用。把小木料用木楔(xìe)拼合在一起,以小料成大材,不仅省却了对于大型木料的依赖,且具有独特别致的艺术效果。

  拼合柱做法

保国寺大殿就是现存木构建筑中拼合柱使用的最早实例。不过我们在这里要分清楚,有的柱子是用整木刻画出瓜棱样式,而有的柱子是多根木料直接拼凑到一起形成的断面瓜棱形样式,瓜棱的断面形状也有好多种,如果不多加注意,往往容易混为一谈。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保国寺现存拼合柱案例并非都是宋代原物,而有后代维修时的改装。这个年代问题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并不妨碍这种做法的独特性。
 
在这里,我们还请大家注意下这些柱子的另一个明显的独特之处,就是侧脚。什么是侧脚呢?简单的说就是柱子是斜的,不完全垂直的。
 

保国寺梁架结构
  
宋代规定,建筑的外檐柱在前后檐方向上也就是纵向上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十,在两山方向上也就是横向上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角柱同时向两个方向都倾斜,这种做法叫侧脚,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斜。保国寺的柱子侧脚数据同样吻合法式规定。侧脚这种做法说着简单,其实施工技术要求非常高,明代以后不用,大量的穿斗样式来起到增加聚力的效果,梁架结构逐渐式微。这也是为何木构建筑的欣赏首选唐宋的原因。


藻井


第四个特点,精美绝伦的大木作藻井举世罕见。
 
宋金以前建筑藻井虽有,但施大木材斗拱营建的藻井仅此一例。这与大殿内部空间利用的变化紧密关联。大殿内部空间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呢?——这个答案很重要,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就是佛坛空间与礼拜空间的变化。我们把列置佛菩萨的高坛称为佛坛,那里是神的空间。把信众们合十磕头礼拜的地方称为礼拜空间,这里是人的空间。
 
保国寺内部梁架结构是八架椽,前三椽栿,中三椽栿对后乳栿,用四柱。

这些名词大家不用纠结,其实意思就是说,在纵向上,我们把这个室内空间分成三个部分,从前往后,第一部分占比八分之三,第二部分占比八分之三,第三部分占比八分之二。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前三椽栿也就是第一个八分之三是礼拜者的空间,中三椽栿也就是第二个八分之三是佛坛的空间。

保国寺佛坛
 
在这里我们注意到,佛坛的空间占比较之前唐、五代时期有了很大的缩减,连三椽栿都做不满。而佛坛前面人作为礼拜者的区域有了很大的扩大,在人神交流的场所,放下神的架子,关注人,从礼拜者的角度来看待空间营造,这是宋代宗教艺术很大的一个特征,我们称之为理性主义的人文之光。
 
于是成就了大殿里这方精美绝伦的藻井!这是殿内木构装饰最精彩的部分。它偏偏是在人的空间,而不是在神的空间。

 保国寺大殿大藻井
 
那么又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大殿的上方要做藻井呢?
——这要延伸到我们建筑背后的深远而博杂的文化内涵了。
 
据汉代文献记载“藻井当栋中,交木如井,以压火祥”,是辟火的吉祥物的概念。五行之中,以水克火,于是木构建筑设置克火的藻井成为一种必需品。而中国古代文化中“天一生水”的概念又使得这个井的意向悬扣于屋顶,意味着藻井水源自天上,取天水而不绝,以天水而镇火。在木构井圈旁绘饰水藻纹,更是强化这种“天井”的意向。
 
之所以说这种大木作藻井极为珍贵罕见,后世逐渐弃置,是因为这种大木作营建,藻井木构和房屋梁架是形成整体关联的。
 
大殿开间大小不同,藻井大小高低随之变化。大藻井利用大殿主体结构中的补间铺作承托,而小藻井处在非对称的主体结构斜拱之间。为了承托它,在山面檐柱柱头铺作里跳插入了45度方向的虾须拱,这种极为特殊的拱形样式正是宋代木构技艺杰出的最有力证明。
 
《营造法式》中提到,丁头拱中,若只里跳转角者,谓之虾须拱。所谓丁头拱,就是半截拱,只有一个卷头。在这里我们看到丁头拱中最为特殊的实例——虾须拱:配合着大木作藻井意向,形成一对在天井中游泳的巨虾。虾须拱这个概念大家也不一定非要记住,可以对照图片看一下有没有觉得像一只大虾就可以了,觉得有意思就行。
 

保国寺大殿虾须拱
 
学会了观察之后我们了解一下大殿藻井的木构营造:
 
大藻井下部为八角井,由平綦枋围合成方井,然后四角加四条抹角构成八角井,八个角各出两跳华拱,而令拱随着承托的圆井也作圆弧状,上面承托八条弧形阳马(即角梁)汇聚于顶,阳马之间有八道圆环构成穹窿状。视觉上如层层波浪压入一井。
这些名词如果大家听不懂也没关系,课后可以对照下文档图片方便理解。
 
小藻井做法类似,只是圆环减为五道。大藻井与三椽栿之间为长方形平綦,上残留水藻纹彩绘图案。
 
也唯有这种古法藻井,方能更真切地体现藻井的本意。
  

彩画

第五个特点是“七朱八白”阑额彩画。
 
大殿梁架阑额上均匀分布着一道道白色条块,这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赤白装饰彩画形制,俗称“七朱八白”。
 

保国寺“七朱八白”阑额彩画
 
宋代彩画有五大类型,五彩遍装,青绿晕装,涂红刷饰等。涂红刷饰里面刷红加白的方块,叫七朱八白——檐额或大额刷八白者,随额之广……二尺以上者,分为七分,各当中以一分为八白,于额身内均作七隔,其隔之长随白之广,俗谓之七朱八白。
 
保国寺大殿的这种彩绘遗迹,其比例和形制都与《营造法式》中所载内容完全吻合,这也是国内完整的宋代木构建筑中的唯一案例。
 
七朱八白这种有点奇怪的装饰图案,很可能源于早期建筑的重楣样式。


所谓重楣,也就是双重阑额,是为了将柱与柱之间关系结合的更加紧密的一种营造方式。


这种重楣样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古老的图案记忆却保留下来,便形成了宋代的七朱八白装饰。

在木构营建技术之外

保国寺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内容

注:本文节选自『国保100』第一课保国寺课程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