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枣子有故事:正月初一新年好,​开口吃个神仙枣

 左手作文法 2022-02-01

正月初一新年好

开口吃个神仙枣

你看“课”这个字,就是果子在说话呀。万物皆是果子,万物皆有故事。从身边的瓜果蔬菜、花鸟鱼虫开始,听它们的故事,做有故事的有心人,哪怕我们生居城市,内心也有一片田野。

枣子有故事

文/陆生作

本文刊登于《山海经·创意读写》“城市博物课”专栏。

我在回想,从小到大我见过几棵枣树?就一棵,长在大伯家的院子里,两三米高,枝叶繁茂,阳光照耀着,硕果累累。因为我生活在杭州嘛,与枣子最直接的接触,主要发生在店铺里,买一袋红枣干,烧红枣粥;买几斤新鲜大枣,咬起来嘎嘣脆,蜜蜜甜。剩下的与枣子有关的东西,都是从书本当中得来的。

印象最深刻的,当然就是鲁迅先生《秋夜》的开头:“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那时鲁迅住在北京。马未都在一篇文章里头讲:“过去住老北京的四合院,初夏的枣花香、入秋的打枣都是生活中极大的乐趣。枣子这东西不到日子没法吃,无味还艮(gěn),但挂在树上很耐看,尤其枣多挂在树梢上,风吹时如小铃铛乱晃,煞是喜人。”这样的感受,我一个南方人,只能在想象中身临其境一下。

枣子起源于中国,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栽培它了。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中出土过酸枣。山东临朐(qú)发现了距今1200万年的枣叶化石。《诗经》里就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的经验总结。

你看“枣”字,上边是一个“朿(cì)”字,下边两个点像极了从枣树上掉下两颗枣子来;如果用了繁体的写法,上边是一个“朿”字,下边也是一个“朿”字。两个“朿”字上下相叠就是“枣”。如果把两个“朿”字左右并列呢?那就是荆棘的“棘”了。荆是荆,棘是棘,棘就是酸枣,我们爱吃的甜枣就是从酸枣演化来的。

如果有机会进到一个枣树园,近距离观察一棵枣树,会发现枣树的树干上有很多环切的疤痕。这是“开甲”留下的痕迹。开甲就是环状剥皮,可以抑制枣树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所以有一句农谚叫“开花砍几刀,枣树压弯腰”,枣子的产量哇哇地提高。

古籍中早就记载“枣、棘皆有刺”。枣树上长刺很惊讶吗?“枣”字和“棘”字都是带“朿”的,“朿”就是“刺”呢。枣树为什么长刺?在民间故事中,枣树长刺刘邦有关。

刘邦和项羽打仗的时候,刘邦被打得大败。他就逃啊,骑着马逃进了深山里,又累又饿,晕乎乎的,从马上摔下来,躺倒在一棵枣树下。枣树善良啊,看到一个人饿成这副样子了,就摇动身子“噼里啪啦”落下很多枣子。刘邦被砸醒了,看到满地红枣,很高兴,捡起来,来不及擦一擦就吃了。

吃饱了,精神就有了,他感激地对枣树讲:“将来,要是我刘邦当了皇帝,就把你封为'百树之王’,家家户户都要种植。”后来刘邦果真当了皇帝,可他早就把枣树的救命之恩忘得一干二净了。

几年后,刘邦上山打猎,又碰到了枣树,还是没有想起自己以前许下的诺言。他伸出手,想摘几颗又红又甜的枣子,可手刚升过去,就“唉哟”一声缩回来,手指头上血流出来了,被刺扎了呢。枣树为什么突然长了刺?为的就是惩罚像刘邦这样忘恩负义的人。

类似的故事,又发生在刘秀或者刘备身上,反正都是他们刘家人。

我们来说刘秀的吧。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到处捕杀刘姓皇室。刘秀跑啊跑,跑了几天几夜,又累又困又饿。他跑到一棵枣树下,靠着树干就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腿上传来一阵钻心的疼,顺手一摸,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蝼蛄。刘秀非常恼火:“蝼蛄啊蝼蛄,我一路被王莽追杀,累得要死,你还不让我睡一个好觉?!”说着他就把蝼蛄的头给掐了下来,扔在了地上。这时他听到马嘶人叫,大事不好,王莽的追兵又来了。刘秀灵活地一个翻身,滚进了路边的芦苇塘。

追兵走后,刘秀又来到枣树下,心想:唉,多亏了蝼蛄把我叫醒了,否则我可就没命了。看着地上断成两截的蝼蛄,刘秀从枣树上掰下一根刺,把蝼蛄的头和身子又连了起来,说:“蝼蛄,谢谢你救了我,你快爬走吧。”那蝼蛄听了刘秀的话,真的一爬一爬地走了。真命天子开金口嘛。从此,蝼蛄身上就有了这样一根刺,连着它的头和身子。

在另外一个版本中,蝼蛄救了刘备的命,刘备说:“等我将来当了皇帝,在我的国土上,你可以随意来往,任何人都不得伤害你,违者定斩不赦。”后来刘备当了皇帝,他真就下了这样一道命令。蝼蛄高兴得不得了。百姓们对蝼蛄也是毕恭毕敬。蝼蛄太得意了,凭着那点功劳在田地里横冲直撞,毁坏庄稼,寻欢作乐。百姓们看着心疼,但又无可奈何,因为有皇帝的命令呀!

但是严重的灾荒终于惹怒了百姓们,他们再也忍不下去了!只要一见到蝼蛄,就把它弄死,一个也不放过。俗话说“法不责众”,皇帝也只好作罢了。从那以后,蝼蛄成了人人痛恨的害虫。

与枣子有关的,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叫《枣核娃》。一个娃娃像枣核那么大,有没有让你想起拇指姑娘?

从前啊,有一对夫妻,相亲相爱,日子过得挺自在,唯一的缺憾是他们年近五十了,仍没有一儿半女。他们常常到庙里去祈求:“娘娘啊,你老人家如果有灵,哪怕送给我们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娃儿,那也好啊。”

有一天,妻子到河边去洗衣服。河水哗哗地流啊,一个浪打过来,一颗枣子浮浮沉沉地漂过来。她顺手一捞,就把它捞了起来,擦擦干净,放在口袋里带回家去。

夫妻俩看着枣子,谁也舍不得吃,就把它放在灶台上,供给灶王爷。慢慢地,枣子瘪掉了,到这时夫妻俩还是舍不得吃。干脆,他们就把枣子埋在了院子里,希望可以长出一棵枣树来。

说来也真怪,第二天埋枣子的地方就长出了一棵小枣树。这速度也太快了吧!夫妻俩觉得神奇,内心更是充满期待。他们给枣树浇水施肥,没过几天就开了花,结了果,但是只结了一颗枣子。虽然只有一颗,但它大啊,有一个拳头那么大。

夫妻俩常常站在枣树下望着这拳头大的枣子。风轻轻吹着,枣子晃啊晃,“咚”的一声,它掉下来了,裂开了,从枣子里跳出一个又白又胖的小男孩,叫着爹喊着娘。夫妻俩好开心啊,你亲他一口,我亲他一口。虽然只是一个枣核娃,但总比没有强啊,而且枣核娃特别能干,能够帮爹打柴种地,能够帮娘洗衣做饭。一家人生活得甜甜蜜蜜。

讲到这里,你有没有想到桃太郎的故事?老奶奶从河边捡回一个桃子,从桃子里蹦出一个儿子,就是桃太郎啊。后来,桃太郎去鬼岛上救出了公主。那,枣核娃也得干一点大事吧?

那年家乡大旱,乡亲们颗粒无收,肚子饿得不行。官老爷有很多粮食,吃香的喝辣的,却不顾乡亲们的死活。枣核娃看不下去了,悄悄地溜到官府里把粮食偷出来分给乡亲们,还把官老爷治得服服帖帖的。枣核娃个头虽然小,但本领大啊,是一个了不起的娃儿。

枣子有故事,听了这么多,要交一个任务给你:蜜枣是怎么做出来的?请你花点时间找找资料,记得把它分享给你的爸爸妈妈和伙伴们啊。

1、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师古曰,食读曰飤(sì 饲)。出自[漢]班固  [唐]顏師古注《前漢書/考證》。

2、王质烂柯徐甲枯骨

王氏神仙传:王质,东阳人,时入山伐木,偶于石室中见数童子下棋,质坐斧柯上观之。童子将与质,食之无饥渴。童子下棋未终,一童子曰:子可去,来已久矣。质起视斧柯已烂矣。还家,亲戚无有存者。后入山升天。今衢州有烂柯山。出自[宋]陳葆光《三洞群仙錄》。

3、戴铁锅的人一声不响,只是一面笑,一面吃。把枣肉一口一口咽下肚,把枣核一个一个往急流中吐。说也奇怪,他一个枣核吐下去,湖面上就竖起一根桥桩。就这样,一斤枣子吃下肚,枣核一个一个吐出来,湖面上桥桩就横竖成行地排好了。木匠们看见桥桩打好了,高兴啊,赶紧一齐动手搭桥,很快就把桥架好了。出自民间故事《神仙造起枣子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