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炉政治流派手法简析

 莫为天下先 2022-02-01

图片

说得光明一点,我们是含蓄的人,说的真实一点,我们可能是虚伪的,如与熟人社交时,总是以谈钱伤感情的面目示人,但内心深处却对钱来者不拒。

之所以如此,在于我们的文化属性使然,是在多种文化属性熏陶下而生存(儒家、道家、法家),这三家流派之文化对我们基因的改造渗透,使得我们任何个人都可能是杂家。

远在春秋战国之前,儒法道之思想便已存在,但之所以在春秋时始爆发、百家争鸣,盖在于周之统治基础已遭到严重破坏,所谓礼崩乐坏,有云,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谓统治由政出一门而转为政出多门,由以力争雄构成了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从而对人才的急切需求,致使各类学说游走诸侯。

诸子处在乱世争雄的时代,所以各国诸侯对人才的需求只关注三点:一是勘乱;二是富国强兵;三是君主集权。

所以,我们看儒、法、道各家流派均是以维护君主统治地位而出发考虑策略,也就是说这三家流派都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施策,在原则上,此三家基本一致:一是君主独尊集权;二是牧民、弱民、愚民。只是在具体做法上存在偏差。

1、儒家手法

所谓儒家的手法在于说教、在礼教,通过道德说教的方式给民众洗脑,给民众种下自我调节的道德因子,这种说教道德的统治效果如何,完全在于民众对道德的接受程度,以及自我控制的调节力度,对于君主来说,是比较被动的控制,并且说教道德洗脑是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在乱世争雄时期是不可能被接受的,而儒家礼教强调等级制度、即你是农民便世代为农、你是商人便世代为商、你是贵族便世代为贵族,这就是统治秩序,不允许跨界,儒家这套理论在乱世不可取,但在统一之世却很受欢迎,就在于其维护君主统治地位,恒定不变的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法家手法

汉家说儒可以守成、法可以进取,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儒其实也不能守成、儒的存在只是一块遮羞布,真正进取或守成的依然是靠法家,但法家遭受打击,是因为说的太直白露骨,尤其是人与人关系,乃为经济利益关系,统治者明白,但却不想要民众明白,所以必须用儒家道德掩盖,而私底下真正起作用的还是用法家理论,法家之所以有其先进性,关键也在于法家言利,所以言利表示鼓励竞争,便是激发民众个体意识,但是如此发展便会对统治集权造成威胁,所以将逐利的通路堵死,并且给民众留下唯一逐利通路(即为君主服务而战)。

3、道家手法

道家提倡无为,但其真实目的在于有为而治,简单说来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实现对民众管理,而君主不用过多操劳便能实现,那么如何实现呢?道家没有具体的措施,只有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绝圣弃智等,所以道家更多体现在了哲学层面,是一种方法原则之类的东西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