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悟,需循序渐进

 旮旯二爷 2022-02-03

本篇文章限时免费阅读

庄子:人开悟是一个什么状态?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小婉的文化客栈

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

已关注

所属专栏: 庄子的幸福之道

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德充符》里面的故事。

这里面的故事会告诉我们,人是如何通过修行,坚持,慢慢得道的。

1.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王骀,这是个身体有缺陷的人,可是这个人却能够与孔子分庭抗礼。为什么呢?

因为一个人真正的德行跟他的外貌没有很大关系,而是与他的心态有关。如果你与一个人交往,仅仅只是观察他的外貌,而从来不深入了解他的这个人,以及他的内在品质,我想这样的人际交往关系一定是失败的。

那么既然王骀这个人物能够做到像孔子一样厉害,他到底有什么本领呢?

因为王骀这个人能够看穿世事,游乎其中,他不应外在环境改变而改变,也不应性情是非改变而改变,他的特点就在于能够“守其宗”。

“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因为王骀就是用道的观点来看待万物的。

文中的孔子又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越国和楚国,就跟肝胆一样是不一样的,可是如果从同样的角度来观察,这个越国和楚国其实都一样。如果你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够从繁琐的俗事中跳出来,让心在更加宽广自由的国度里翱翔。

显然,王骀他就是一个超脱的人。

“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

他是用本心来看待自己的,也是用本心来看待万物的,因为超脱,所以他能看透世事,因为看透,所以能够放下。从而万物在他眼中都是一样的。

正如《金刚经》里所说:

“一切诸相,即是泡影。”

所以人如果能够看破,没有执念,我想,对于生活的本质,我们可能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这种认知的背后,或许会让我们每个人更加真实地活着。

那么像王骀这样一个真正得道的高人他是什么样的呢?

他不需要解释什么,说明什么,人们自然会来追随于他。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就好比是流水,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你是看不清楚自己的,但是等它静下来之后,你的影子也就能慢慢浮现出来。

你自身有能量,有足够的定力,有深厚的认知,他人自然会感受得到,从而对你刮目相看。

所以我觉得,一个得道的人,首先得学会向内求,增长自我内在的生命力,有一颗有趣的灵魂之时,反之会影响他人。

这是一个得道者的形象,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不同的人,从这些人身上再反观我们自己。

2.

申徒嘉和郑国的大臣子产一同在伯昏无人那里学习。伯昏无人也是一个得道的高人,申徒嘉和子产都是他的学生。

可是子产看不起申徒嘉,一方面他是个身体有残疾的人,另一方面子产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而申徒嘉没有。

有一天,子产出门的时候对申徒嘉说,我出去了,你就留在这里,我回来了,你再出去。后来,子产办完事回来了,看到申徒嘉还在那里,就很不客气地说,我回来了,你怎么还没走呢?你不知道我是一个执政官吗?你见了我都还不回避,你想跟我平起平坐吗?

这像不像社会上的一些人,老是喜欢把他的身份拿出来压你,感觉自己特别厉害。

可是申徒嘉告诉他,我们同在老师的门下学习,哪有什么身份不一样的人,难道你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吗?

子产很轻蔑地说,你看看你的德行,少一条腿,还敢和尧比德行,你干嘛不照照镜子?

申徒嘉说,人哪,都是命。你看那后羿开弓射箭的时候,大部分时候都是能射中的,但是有时候也射不中,我就是那个有时候射不中的人,这是我的命,

我该认。虽然,我曾经很痛苦,难受,但是现在我跟随先生学习十九年了,我几乎已经忘记自己身体上的问题了。

申徒嘉其实就是在告诉子产,一个人真正要获得精神上的超脱,他得首先忘掉自己的思想束缚。没有了思想包袱,人心态自由了,你才会看到一片更加开阔的天地。

这就好像,社会上有的人有了一点身份地位,有了一点成就,老是沾沾自喜,认为自己了不起,其实当他固步自封的时候,他不知道他的竞争对手早就在想办法超越自己。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明白,其实申徒嘉代表的是一些已经有些修行的人,而子产是刚开始修行的人。人总会有这些毛病,认为自己很厉害,所以,庄子就是经申徒嘉的口来告诉世人这个道理。

同时,他也在暗示修行之路,其实是一步步坚持下来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把生活,把学习,把事业当作一条修行的路,这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

3.

当然,除了修行之人以外,我们也可以在这篇文章中看到社会上其他形态的人。

比如庄子笔下的鲁哀公。

鲁哀公他问孔子,他说自己认识一个人,他叫哀骀它。这个人长得像个丑八怪一样,可是男人们争着和他做朋友,女人们急着要嫁给他。我听说他这么神奇,就把他招过来。和他相处了几个月后,我对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又过了几年,我觉得他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想把国家让给他治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哀骀它为什么自己走了呢?

孔子告诉他,大王,你听说过一个故事吗?我到楚国去的时候,在路上看到一头死去的母猪,小猪们不知道她已经死去了,还围绕在她身边吃奶。可是等过一会,它们还是会意识到自己的母亲已经死了,这时候它们就会离开。

因为这些小猪并不仅仅爱的是它母亲的身形,而是它的灵魂。

所以这就是你和哀骀它的相处,虽然你们处在一块,可是你们讲不到一起。他无非是因为你大王的威严来到这里,可是他并不与你志趣相同啊。

哀骀它是个得道的人,那他高明在何处呢?

“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第一,首先他“才全”。

才全指的是什么呢?

他对世间的生死、富贵、身份、地位,包括社会关系,伦理准则都很十分准确地洞悉,但是他理解了这一切以后,依然能够保持一份安和的心,顺其自然的应对万物,这是他对现实社会的认知。

第二,是他“德形”。

哀骀它的修行早就超脱了现实社会,继而转向了精神层面,他内心有“德”,但是他不外露,所以他才能够跟鲁哀公相处。

但是鲁哀公和哀骀它却不是同类人,鲁哀公为什么请哀骀它来,因为他更多的是自己的政治需求。他无法放下自己的包袱,虽然他欣赏哀骀它,却无法做到跟他一样。

即便是最后哀骀它走了,鲁哀公感到一丝遗憾,可是他真正反思的不是自己与哀骀它的区别,而是自己在政治上的得失。

“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其国。”

从这一点来讲,鲁哀公代表的是那一些永远执迷不悟的人。

4.

人最可怕的不是现实的困境,而是思想上的围墙,如果这一堵围墙打不碎,你就无法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当你打破这一堵墙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世界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开阔。

所以,庄子在最后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无情的人。

“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放下自我的是非之心,所谓的好恶偏见往往会蒙蔽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不到真相。如果没有好恶是非之心,我们也不会因此而语出伤人。没有了伤害,生活自然是愉快的,富足的。

这是一种超脱了现实的境界,也是一种至高的理想追求。

或许,对现实中的我们来说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庄子起码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一个美好的念想。

所谓无情,甚似有情。

明代学者胡文英在评论庄子这段话时,这样说道: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无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心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好一个冷眼看穿,倒是这四个字,解透了世间真理。

少一分是非,好恶,多一分性情的至真之情。

少一分虚伪,多一分真实。

想必,“德”到“和”的过程便是这蜕变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