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术真传:辨十二经虚实之法

 沙澧闲人个人馆 2022-02-04

十二经脉虚实病候在《内经》中已有明确的记载,而肖老根据经络探测仪的测定,又进行了肯定,并且在证候上进行了必要的修改。以下是修改后的十二经虚实病候。

1.肺经——太渊、中府、孔最、列缺

实:悲愁,发热,咳嗽上气,咽肿,缺盆肿痛,肩痛,掌中发热。

虚:呼吸困难,咽喉干燥,手臂痹痛,皮肤痛或麻木,手拇指活动障碍。

2.大肠经——曲池、三间、合谷、天枢、温溜、偏历

实:身热,鼻衄,颈肿,咽干,喉痹,齿痛,痔核。

虚:肠鸣,洞泄,唇干,上肢痹痛,食指活动障碍。

3.胃经——厉兑、解溪、冲阳、中脘、梁丘、丰隆

实:热病汗不出,唇口干燥,水肿,腹痛,善噫,乳腺痛,下肢关节痛,发狂。

虚:面浮肿,食不下,肠鸣腹痛,胫寒。

4.脾经——大都、商丘、太白、章门、地机、公孙

实:食物不化,腹胀不能卧,呕吐下利,足冷胫热,舌根强痛。

虚:腹满泄泻,善噫食不下,嗜睡,易疲劳,黄疸,矢气,股膝部肿痛,足大趾活动障碍。

5.心经——少冲、神门、巨阙、阴郄、通里

实:烦渴,咽干,大便不利,四肢沉重,臂内侧痛,掌心发热。

虚:心绞痛,心悸不安,语言涩滞,意识模糊。

6.小肠经——后溪、小海、腕骨、关元、养老、支正

实:身热,汗出,口疮,颈肿。

虚:耳后痛,耳聋,目黄,肩、臑、肘、外廉痛,腹泻。

7.膀胱经——至阴、束骨、京骨、中极、金门、飞扬

实:脑病,眼病,衄血,肩、背、颈、腰、骶、下肢外侧、外踝等肿痛,足小趾活动障碍。

虚:后头痛,腰痛,痔核,足跟痛。

8.肾经——涌泉、复溜、太溪、京门、水泉、大钟

实:口热舌干,咯血,胸闷,咳喘,善恐,黄疸,脊股内廉痛,足下热痛,生殖器病。

虚:身冷,体沉重,眩晕,耳鸣,健忘,饥不欲食,性欲减退,下利或便秘,腰冷痛,足软无力。

9.心包经——中冲、大陵、膻中、郄门、内关

实:面赤,目黄,胸胁满,肘臂挛痛,腋下痛。

虚:心悸,手掌发热,喜笑不休。

10.三焦经——关冲、中渚、阳池、石门、会宗、外关

实:头面赤热,汗出,耳鸣,咽肿喉痹,目外眦痛,腹胀满,小便不利,无名指活动障碍。

虚:呼吸困难,小便不利,气短,腹中寒冷。

11.胆经——侠溪、阳辅、丘墟、日月、外丘、光明

实:头痛,恶寒,发热汗出,口苦,食欲不振,瘰疬,目外眦痛,胸、胁、肋、下肢外侧肿痛,足下热。

虚:头晕,目痛,善噫,足缓无力。

12.肝经——行间、曲泉、太冲、期门、中都、蠡沟

实:目赤肿痛,眩晕,善怒,往来寒热,腹满,腰腹痛,生殖器疾病,月经不调,失眠,妇人小腹痛。

虚:腹胀满,脱肛,足大趾无力,性欲减退,遗精,遗尿。

以上各经虚实病候,取本经特定穴和脏腑募穴,用雀啄术而行补泻,即可调整脏腑的平衡而收到即时疗效或稳定疗效。

针刺“无痛”十要诀

针刺疗法是将金属针具刺入肉体,通过对经络、腧穴的刺激,起到治病作用。金属针刺入肉体,难免会产生疼痛,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人,由于对针刺没有体验,面对一根根金属针即将刺入自己的身体,心情难免紧张、发怵。如何最大程度地减轻针刺时的疼痛?古代医家为我们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笔者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总结出“消、选、准、干、散、避、押、浅、轻、问”十字要诀。(一)消

打消病人怕痛的心理顾虑。怕痛是人的一种正常心态,但也容易受到言语的调控。《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也在卷首《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这里的“治神”,即医者用自己的言行,调病人的心态。

古代医家为什么要把“治神”摆在针刺的首位?就是因为治神能在极大程度上安定病人的情绪,解除病人怕痛的恐惧心理。只要医生能在针刺之前耐心向初诊病人讲明针刺治病的科学道理,使他明白针刺入人体后的正常反应主要是酸、麻、胀,仅有轻微疼痛(如同蚊虫叮咬一般),并让其观看其他正在接受针刺治疗的病人的情况。

以优质服务取得病人的高度信赖,当他对针刺有了基本了解和正确认识后,就能克服怕痛心理,乐于接受针刺治疗。正如《圣济经》所云:“治病之道,必观其态,必问其情……为其治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若。以神受则意诚,意诚则功倍故也。”

(二)选选好针具与体位。毫针质量不好,特别是针尖带钩、针身弯曲及带有砂眼、锈斑的针具刺入肉体,肯定会引起疼痛及出血。因此,选择质量好的针具,是减轻疼痛的重要环节。体位不正确,也容易导致针刺疼痛。其一,体位不正确,医者操作就不方便,勉强刺针,岂能无痛?其二,体位不正确,不利于病人长时间留针,病人在留针过程中势必改变体位而导致弯针、滞针、疼痛。因此,针刺之前,医者一定要根据所选腧穴,给病人确定一种正确而舒适的体位。(三)准准确取穴。准确取穴,是针刺得气的基础和前提。正因为如此,腧穴才又被称为“气府”、“气穴”。而酸、麻、胀的得气感是可以掩盖轻微痛感的。倘若取穴不准,进针中就很难获得得气感,进针时的疼痛感就得不到掩盖和抑制,就会“喧宾夺主”占上风。因此,欲做到针刺无痛,必须强调取穴准确。(四)干下针必待消毒酒精挥发干,夹持进针或出针时必须用干棉球。临床上许多针刺疼痛是由于酒精刺激针孔引起的。此类疼痛一是消毒时酒精太多,未等挥发就急速进针;二是夹持进针中或最后取针时用湿棉球而不是干棉球。三种情况均导致酒精顺针孔浸入肌肉,刺激而痛。(五)散利用一定的方式分散病人的注意力。进针前,医者有意识找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与病人交谈,最好是一些询问性话题,让他集中精力听你的问话,并及时回答你的提问。在病人回答问题时,医者却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刺手上,把握时机将针刺入。在这方面,《金针赋》采用的是“下针之前,须爪按重而切之,次令咳嗽一声,随咳下针。”(《医学入门》云:“咳嗽十声”)这里,令病人咳嗽是假,利用咳嗽的声音和振动,分散其注意力是真。这种把阳性刺激诱导、转化为阴性刺激,原理上符合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但方法上应该改进。(六)避进针时避开血管、肌腱、韧带,避开瘢痕和毛孔。医者如果不熟知人体解剖,在进针过程中就很容易刺入血管、肌腱或韧带,产生疼痛和滞针现象。所以,应当将熟知人体解剖,视为针灸医生的基本功。瘢痕属结缔组织,如直接在上面针刺,是很疼痛的。所以,进针时理应回避。如果瘢痕处正好又是腧穴所在的部位,则应从瘢痕旁边进针,针尖斜向瘢痕下方(也即腧穴深层)深入。心细的针灸医生还发现,进针点在毛孔比在皮丘的疼痛要明显一些,故而提出“避开毛孔刺皮丘”之说,当属经验之谈。(七)押押手巧妙配合。押手是辅助进针的手,通常是左手。古代针灸医家对押手的辅助作用是十分重视的,如《标幽赋》所云:“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提示在减轻进针疼痛方面,押手能起到分散病人注意力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难经·七十八难》才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输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对于针前精神高度紧张的病人,还可以利用押手在远离进针部位“声东击西”,以减轻进针时的疼痛。例如坐骨神经痛患者在侧卧位时针刺昆仑穴,可用押手在委中穴处重力点压,让病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委中穴处,使他产生医生要为其针委中穴的错觉,而医者却在昆仑穴进了针。当然,也可以用押手点按其他任何一个部位(如对侧足部的昆仑穴等)。(八)浅进针浅。一般而言,进针浅一些,感觉就会小一些,疼感也会轻一些;进针深一些,感觉则会大一些,痛感也会相应重一些。因此,对于初次接受针刺的人或对针刺较为敏感的人,应尽量做到进针浅一些,中穴即止。(九)轻手法轻。这里的“手法”,包括进针手法、行针手法和补泻手法。一般而言,手法轻,感觉就轻(痛感也然);手法重,感觉则重(痛感也然)。所以,对初次接受针刺者和对针刺敏感的人,针刺手法应该尽量轻一些,得气为度。或先针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疼痛感轻一些),后针肌肉浅表部位的腧穴(敏感度高一些)。做到“刺入轻巧有力,行针轻便柔和,出针轻快稳顺”。也可遵《针灸大成》所言,对怕痛者施以“指针”。(十)问正确发问。针刺过程中,医生普遍都会向病人询问针刺的感觉。而缺乏经验的医生往往会问病人:“痛不痛?”这是很糟糕的询问方式。这种问法,往往会因为“疼痛”这个词语刺激大脑皮层,反射性地引起“疼痛”。所以,有经验的医生一般较少发问,往往是通过刺手体会针下的感觉,或者通过“察言观色”来判断病人对针刺的反映。就是要问,也会问病人“感觉怎么样?”或“有什么感觉?”把究竟是什么感觉让病人自己说出来,而不要让语言给病人造成疼痛的恶性刺激。当然,针刺不可能做到绝对无痛。但只要做到上述各点,一定会在最大的程度上减轻或消除疼痛。

针灸临床工作者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形:一些貌似简单的疾病虽经多方治疗,而病势不减,一些久治不愈的患者,针感迟钝,得气困难,甚或出现气逆,病情加重等异常反应,有如《伤寒论》中的“变证”和“坏病”。

众所周知,针灸的调虚实、和阴阳作用,有赖于经络运行气血,抗御病邪,传导感应等生理功能的正常。若久治仍不能奏效者,除去辨证、配穴、手法等一般性的原因以外,经络系统自身的功能状态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灵枢》对针刺疗法与经络的功能状态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刺节真邪》云:“六经调者,谓之不病,虽病谓之自已。”言外之意,某些难治之证是由于经络失调引起的。

《九针十二原》、《终始》、《经水》 等篇则进一步指出:针刺失当可导致“精泄”“致气”(气滞之意) “伤气”“失气”“脱气”“数刺而气不至”等经络虚衰的现象。

《灵枢·根结》亦云:“上工平气,中工乱脉,下工绝气危生,不可不慎也” 。

《行针》篇不但记载了“或数刺之乃知,或发针而气逆,或数刺而病亦甚”等临床现象,而且做了深刻的分析,“其多阴而少阳者,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之乃知。其气逆与其数刺病亦甚者,非阴阳之气,浮沉之势也。此皆粗之所败,工之所失,其形气无过也。”

这些论述表明,古人清楚地认识到:某些内外因素可以导致经络的功能失调,使经络的反应能力减弱,或数刺乃知,或久治不愈,或治则病亦甚。现代生理病理学把因能量消耗过多而需要休息,把因运动过度,刺激过强,作用时间过久,而使细胞、组织、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称之为疲劳。参考这个定义,我们把多种因素引起的经络气血的过度耗伤,经络机能的减弱,称之为经络疲劳现象。

此种状态下的经络必先有自身的休息与恢复,才能发挥对其他系统的调整作用。在经络疲劳的基础上,可以引起经络系统功能的紊乱。为叙述方便,我们简称为经络的疲劳现象。经络的疲劳现象只涉及个别经脉时,称为经络的局部疲劳现象,若涉及整个经络系统,则称为经络的整体疲劳现象。导致经络疲劳的原因,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外源性最为常见,多为医者的失治、误治,“用针不审”所致。或刺激量过大,疗程过长或浅深失当,或手法不精。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不适当地应用综合疗法,如艾灸、耳压、按摩、拔罐、穴位注射、埋线、割治、敷贴、中药、西药、气功等等,也是导致经络疲劳常见原因。内源性一般为患者自身障碍所致,不知保养是最主要的原因,此种人一旦发病,甚难调治。经络是否疲劳,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判断:

(1)病人大多有多方求医,久治不愈,甚至越治病情越重的经历。

(2)针感失常或数刺乃知,或刺之而气不至,或针刺后症状不减,反而加重。

(3)正气虚,对疾病的易感性强,如:反复感冒。认识经络的疲劳现象,有益于防止“变证”和“坏病”的出现,同时有益于提高临床疗效。

如果经络系统已经显现疲劳,则不要急于治本病,应首先调整经络自身的状态,再缓而图之治其本病。

如《灵枢·刺节真邪》所云:“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后水可行,地可穿也。”经络的功能正常了,再用微针调其血气,则其势如高屋建瓴,疗效必然提高。应用手法候气,使气至病所,再行补泻手法,是先调经络后治原发病的一个例证。

针刺间隔时间的长短,应以经络功能状态为依据。功能状态良好,间隔的时间可以缩短,若经络已经处于疲劳状态,间隔时间则应延长,使其恢复到最佳的功能状态。根据古代医家的有关论述和我们的临床实践,提出下列5项措施,避免和纠正经络的疲劳现象:

(1) 每次治疗之间和每个疗程之间一定要有充分的休息。我们认为,慢性病患者每周针2~3次为宜,疗程间休息2周;急性病患者每周针5次,疗程间休息1~2周。

(2)对于局部疲劳,用针灸本经或局部经脉的原穴的方法纠正之。对于整体疲劳,多采用针灸大穴的方法来调治。如:合谷、三阴交、内关、足三里、大椎、身柱、百会、太冲、中脘、气海等。这些腧穴可调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

如曾治某女,27岁,患坐骨神经痛2月,被某医针刺30余次,病势未减,反而加剧。起初我们用常法治疗4次,病情未见改善。后发现患者有经络疲劳现象,乃改变治法,取消局部取穴,而只针合谷、三阴交和内关、足三里,隔日交替应用。经4次治疗,患者状况大为好转,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亦开始减轻。以后再改用环跳、阳陵泉等穴位,治疗6次,病告痊愈。

(3)对于经络疲劳状态较重、体质较虚者,改用药物调治,待机体状况改善后再施以针法。

(4)针药并用,对于单用针难以耐受,单用药又鞭长莫及者,采用二者结合以调之。虽调以针,但用穴少,手法轻;虽配以药,但剂量小,作用缓。用二者之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5)一切有利于消除经络疲劳的方法均可选用,如气功、导引、按摩、疗养等等,但切忌滥用。我们根据古人的论述和自己的实践,提出了经络疲劳的概念和防治方法。希望能对广大针灸工作者有所启发,也希望广大针灸同道关注这一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针灸的理论与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