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一学生面临选科不知所措,听听一线老师怎么说

 学院2009 2022-02-05

以微课堂高中版

 2022-02-03 11:50

导语:

组织高一学生选科是高中学校的常规工作。

我们学校也是如此,寒假之前年级部就在考虑这件事了,专门将选科的有关事项以一封信的形式印发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和孩子利用寒假这段时间进行研究分析,初步确定选科的意愿。春季开学以后,学校根据学生的选科意愿,大致确定出选科科目的组合种类,然后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给他们分别提出一个大致的建议供参考。


可能很多网友也听说过选科这件事,那么什么是选科呢?估计不少网友、家长甚至学生都不一定清楚。在这里,我先大致科普一下。

图片

选科与高考模式有关系,目前全国高中生的选科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实行“3+综合”高考模式的省区。分成文科和理科两大类,也就是所谓的“大文大理”。目前来看,在大陆仍然实行这种高考模式的省区还有17个,占了全国省区的大多数,分别是黑、吉、内蒙古、新、青、藏、宁、桂、云、贵、川、豫、晋、陕、赣、甘、皖等。

这些省区的学生,选科比较单纯,就是两种选择,要么选理科,要么选文科。

选理科的学生高考科目是语数外+理化生,理化生被称为“理科综合”,高考成绩全部采用原始分(试卷裸分);选文科的学生高考科目是语数外+政史地,政史地被称为“文科综合”,高考成绩全部采用原始分(试卷裸分)。

文理科高考总分均为750分:语、数、外满分均为150分,理科综合为300分;文科综合为300分。

图片

第二种,实行“3+3”高考模式的省区。主要包括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海南、山东等6个省区。在这种高考模式下,语、数、外三科是必考科目,除此之外,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也就是6选3(浙江还增加了信息技术,是7选3)。

高考总分除了上海为660分之外,其他省区均为750分,语、数、外语满分均为150分,其他3门选考学科,每科满分均100分。

在这种高考模式下,语数外高考成绩使用卷面分(试卷裸分),另外3门选考科目使用等级分(不是试卷裸分)。

图片

第三种,实行“3+1+2”高考模式的省区。包括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区。

在这种高考模式下,语、数、外三科是必考科目,除此之外,学生要从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中选择一门作为必考科目,另外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等4个学科中,选出2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高考总分750分,语、数、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历史满分均为100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满分均为100分。

在这种高考模式下,语数外高考成绩使用卷面分(试卷裸分),物理、历史也使用卷面分,另外2门选考科目则是使用等级分(不是试卷裸分)。

与第一种高考模式相比较,后两种高考模式打破了大文大理的壁垒,给学生更加自由的选科空间,有利于学生们的个性成长。

高一学生应该如何选科,才能选出适合自己的学科呢?

很多学生家长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很多高一学生对此感到很迷茫。在这里以山东省的“3+3”高考模式为例进行分析,对其他省区的学生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选出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是非常关键的。

先举三个例子:

1、某实验中学的张同学,在高一的时候,成绩很不理想,每次统考成绩都排在全年级七八百名。但是,在去年高考的时候,竟然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什么原因?张同学在高一的时候,各学科的成绩是很均衡的,数理化语数外成绩都非常好,名列前茅,但是政治和历史成绩一塌糊涂,几乎倒数。因此在高一阶段,这两门课的成绩对他的总分影响相当严重。但是,在选科的时候,张同学就把这两科的沉重包袱给甩掉了,选择了理化生组合,轻装上阵,如虎添翼,考上清华大学也就不奇怪了。

图片

2、郭同学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对马列主义哲学感兴趣,对文科特别有感觉,在选科的时候,果断放弃理化,选择了生政史组合,高考的时候如愿以偿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录取,圆了自己的梦。

3、李同学在选科的时候选择了政治,高考的时候报考了警校,那些高考成绩比他高的学生,也有很多报考了警校,最终录取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李同学被警校录取了,而那些高考成绩比他高的考生却没有被录取。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警校的好几个专业对政治进行了限选,李同学选择了政治,正好满足这些专业的需求,而那些选择理化的学生不符合专业限选要求而无缘警校了。

也就是说,选科正确了,在高考录取的时候会实现一定程度的逆转,增加了被高校录取的概率。

图片

既然选科对高考成绩甚至高校的录取如此重要,那么如何选科呢?

全国有2700多所高校,700多个专业,而新高考选科组合高达20个,怎么去选科呢?简单地说,高一学生选科的时候就是要把握这么一项原则:

职业规划+大学专业选科要求+自身认知。

1、职业规划。

可能很多孩子对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会非常具体,但是应该有一个大致的职业方向。

比如有些孩子可能喜欢工科、医学、科学研究、农学,建议选科的时候侧重于物理+化学;

有些孩子可能喜欢从事艺术、文学、社会类的职业,建议选科的时候侧重政治+历史。

图片

2、大学专业选科要求

这一点非常重要!前面提到的报考警校的李同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选科正好符合警校相关专业的对政治限选的要求。

如何了解各大学的专业选科要求呢?有很多渠道可以理解,各高校的招生简章里面有,各省区的报考志愿指南里面也有,有些经销商售卖的报考志愿的软件系统里面也很清楚。

据数据统计显示,高校设置的92个一级学科中限选物理的有65个,限选化学的有56个,限选理化的有55个。选择理化的考生可以报考97-98%的专业,弃选理化的考生可报考的专业仅有50%左右。

当然,这是对理化限选的情况,还有很多专业限选1门、2门、3门学科,当然还有部分专业不限制选科。因此,高一学生选科的时候,可以参考各高校专业限选情况,提前为高考志愿填报埋下伏笔!

3、自身认知

刚才分析了选科,如果选择理化,将来报考志愿的选择范围更广,就业的路子也很宽泛。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应该选择理化呢?

绝对不是!

选科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假如某个学生理化成绩特别差,在选科的时候如果再去选择理化,在高考的时候只能在等级赋分的时候充当炮灰、垫底了。

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科呢?可以从学科能力和兴趣爱好两个方面进行权衡。

选科之前,你要做两项工作:

一是把理化生政史地六门功课的成绩在纸上分别列出来,最好是全年级甚至全县的成绩排名情况;

二是把理化生政史地这六门学科,按照你对学科的兴趣从高到低进行排序。或者根据你对这些学科的发展潜力大小排序也可以。

选科的时候,本着的原则就是学科能力高低与兴趣爱好大小进行选择,优先选择排在前三名的学科,就OK了!

最后,给高一学生和家长一点温馨提示吧:

1、成绩平平的学生,建议选择理化组合,因为这个组合以后的报考余地更大一些;

2、不建议选择理化史组合,一是因为这个组合不搭界,二是因为物理是理科代表,历史是文科代表,选择这个组合会感到吃力,并且高校专业中很少有关于这个组合限选的。

3、纯文科组合政史地,也不建议选择。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个组合适合报考的专业数量较少,二是文科高考题现在重视考查能力,平时文科成绩好的学生,高考成绩不一定好,因为文科成绩偶然性因素比较大,而理科题目的客观性很强,会了就是会了,不会就是不会,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偶然性很小。

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