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国雄医案(七)

 一个大树 2022-02-06

十、豁痰除湿、宣通经络法治愈痰热蒙闭、瞀瘈一例

林某,女,22岁。

初诊198063日。

主诉及病史∶神志异常十天,高热、昏迷、抽搐一天住院。入院后经各项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经西医西药治疗(包括用甘露醇高渗葡萄糖等降颅内压,肌注青链霉素防感染,静脉滴注大剂量地塞米松等),但患者仍持续高烧40℃左右,频发性四肢抽搐。给予吸氧、水敷、安定药等对症处理,病情仍日趋严重,乃于住院之第三天邀余诊治,加用中药治疗。

诊查∶高热,昏迷,舌红绛苔黄腻,舌赛,脉弦滑数有力。

辨证∶证属暑温,病情是在气营两燔阶段。

治法∶根据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法则,佐以清心开窍之品,选方以清营汤为主加减。服药三天,症状随之好转,体温下降至38℃,神志渐清,能笑,但夜间仍发热39℃。胸背部有红色疹点,舌红苔黄白腻而干,脉弦滑略数。此邪热已减,但营阴之热未退,更兼痰热阻遏心窍,故神志仍未清醒,肢体亦未能自主活动,图治之法,除仍用清热开窍之法外,

宜加强豁痰除湿,宣通经络之剂。

处方∶青蒿10g知母10g地骨皮12g佩兰10g藿香6g菖蒲9g橘络6g杏仁10g天竺黄9g竹茹10g竹叶心20g黄芩9g枇杷叶10g

另服苏合香丸,每日2次,每次1丸。

根据病情改变,上方略有加减。服用上方药加减约四周,患者病情已大为好转,能回答问题,虽语声低微,但语音清楚,自诉头晕痛,左侧肢体活动不白主,但在家人扶持下能站立并缓慢步行。舌质红苔黄,舌体伸缩自如,脉象已转弦细数。此乃热邪灼伤阴津,而痰热仍有阳塞经络之证,给予清解余热、补养阴津,并佐以豁痰通络之剂。

处方∶地骨皮12g芦根24g淡竹叶9g丹皮10g北沙参30g玉竹10g麦冬10g丝瓜络5g橘络6g丹参24g鲜地龙30g

服用上方药加减,病情日渐恢复,于住院之第六十六天痊愈步行出院。

【按语】近代温病学家叶、薛、吴、王、柳等对温病之兼湿痰、热痰、燥痰者有很多精辟之论述,特别是对湿温之逗留气分,郁而生痰,以及痰热阻遏、内蒙心包所出现的神昏、谵语、失语、痉等症均有独特的认识与处理方法,他们习用宣上渗下、清热涤痰、开窍辟秽之法,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杜绝了温热病昏迷患者的后遗症。笔者治疗本例高热、昏迷、抽搐案,自始至终均不离透达、涤痰、通络之旨,就是运用晚清各大温病学家之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