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发胖明显 试试这个方法治病又减肥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2-07
   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常有家属向医生反应,精神病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体重增加,给生活带来极大困扰。有研究结果显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体重增加、性功能障碍、过度镇静、焦虑不安、失眠和震颤,其中体重增加影响到35%的男性患者和65%的女性患者。因此,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体重增加是有临床数据可以证明的。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为何会发胖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使人增重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精神病人自身的因素。譬如有些患者存在多食、贪睡、少动等病理征象,有些患者本身存在内分泌和脂肪代谢的紊乱,有些患者在患病后过量补充营养物质,这些行为都有可能导致患者体重的增加。另一种是药物对体重的影响,大多数抗精神病药物的机理都是基于“阻断脑内神经递质”来调整脑内化学物质的平衡,如DA、5-HTR、NE等,就会影响到食欲调节中枢,导致食欲暴涨,进而使患者体重上涨。由于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体重增加的风险不同,在生活习惯干预情况不理想时,患者可与医生商量,换用其他对体重影响较小的同类药物。

虽然早期患者的确通过药物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对于病程较长的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而言,抗精神病药物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中。一方面是随着病情进展,药物已经无法得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血脂血糖异常、糖尿病等精神疾病多病共发,也会使得患者比较痛苦。针对这部分病程较长、药物敏感度较差,且治疗效果反复、需要大量服用药物的患者,可选择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外科手术——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下的神经调控术,该技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其原理是通过头部MRI、DTI、CT等图像融合技术,精准定位脑内异常的神经核团位置,利用射频技术,将射频电极插到神经病理环路的特定靶点上,使接触部位的神经细胞发生热凝固,即阻断其神经病理冲动的传导,达到治疗的目的。由于直接阻断了神经病理信号的传导,不必像药物那样需要参与复杂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因此神经调控手术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至于术后患者为何能够减重,这是因为:

(1)术后患者迅速恢复正确的认知能力,自觉意识到暴饮暴食会变胖;

(2)术后患者亲情感回归,患者可在父母的引导下自觉节制饮食;

(3)术后患者逐渐恢复社交功能,能够经常进行户外运动;

(4)术后患者对精神类药物的敏感度提高,从而减少用药量,也减轻药物所致肥胖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饮食量的控制、运动量的增强、用药量的减少,患者自然可以达到减重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